教育的根本出路在教師,你認為呢?

不是天方夜談


這句話的對與不對,應當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下志認定。

如果在欲將教育的責任推給教師時,是十足的霸凌行為,試問那些主管教育的不是教師們是派什麼用場的?

如果在強調教師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的巨大作用時,竊以為是完全正確的,試問沒有教師不要說教育沒有出路,教育辦也辦不成。

如果把教師認定為單個的具體的人時,這句話就是信口雌黃,只有把教師認定為一個整體,這句話才是正確的。

基於這句話而對有成就貢獻的教師個體給予褒揚,這句話是準確的,基於這句話而對無師德的教師個體加以撻伐,則不過是無限上綱或者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請珍愛我們的教師吧,給予他們尊重和包容,為他們的教書育人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吧,愛護教師就是愛護我們的教育。少拿教師說事,不要戴高帽不要苛責,教師強則教育強,教育強則國強。


鄉下人1個


教師只是教育的一方面。

我是兩個孩子的父親,雖然很不認可現在的教育,但是也很無奈。決定教育主要還是要看教育體系和制度。

我記得我小的時候就在喊減負,但是從我小的時候一直喊到我的孩子上學 ,負擔不但沒有減,反而越來越重。我上學小學的時候只有語文、數學兩門主課,現在又增加了一門英語,我那時候每天8點半之前能上床睡覺,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無法做到。

我覺的這是我們教育的管理者們需要反思的,我們要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是一個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但是卻不瞭解我們的傳統文化,是一個能解答高深的數學題,卻不能洗衣做飯。

我們的先人在教育上是有著悠久的傳統和歷史的,而我們現在的教育根本就是放棄其中的精髓。

我覺得我們的教育首先要注重德育,特別是對低年級的孩子人格的培養,比如說孔子的仁愛、禮義、忠恕、明智和誠信,現在的校園暴力就是德育的缺失。小學的孩子注重品格的培養,初中可以學習下法律,一個掌握了高深知識的壞人,比一個沒有文化的壞人更可怕。

再就是傳統文化的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神,需要學的太多了,即使不讓孩子們都學會,要讓他們能夠了解、欣賞。在網上看到日本都會有那種傳統文化的遊行,真的挺羨慕的。

還有對知識的學習應該有選擇性的,比如說英語,不知道我們教育的領導們怎麼想的,將英語放在跟母語幾乎同等重要的地位有必要嗎?我們難道要成為一個雙語國家嗎?我們的母語學一輩子還不一定能全學會呢?有必要花這麼大精力去學英語嗎?完全可以在高中階段學習一下基礎,能夠達到簡單的日常交流,到大學學習專業英語。

雖然社會進步了,但是看著我孩子,我覺得他真的比我小的時候壓力要大。


填滿空白的日子


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教育的根本出路卻不在於教師。

教育的根本出路在於教育方針。教育方針是國家或政黨在一定歷史階段提出的有關教育工作的總的方向和總指針,是教育基本政策的總概括。它是確定教育事業發展方向,指導整個教育事業發展的戰略原則和行動綱領。內容包括教育的性質、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徑等。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針;相同的歷史時期因需要強調某個方面,教育方針的表述也會有所不同。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是我國教育的根本出路,也是唯一的出路。

社會人才錄用機制制約著教育的出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是教育的目的,社會錄用人才的機制反過來影響教育的過程和方式方法,從而進一步影響教育的出路,讓人才培養與社會建設需求一致,人才與崗位無縫對接。

社會對人才觀的認識影響教育的出路。社會錄用人才的機制影響了社會對"人才"觀念的認識,帶有極強的功利性。學校的知名度,社會對專業的需求,社會對專業人才的回報,影響入學、對專業的選擇、對崗位的競爭。骨感的現實反過來影響學校的發展,專業的建設,培養人才的數量,這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育的出路。最殘酷的是,把教育培養人才服務社會扭曲成培養的人在未來索取社會!

教師踐行教育方針影響教育出路。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園地,是教師踐行教育方針的陣地。教師的天職就是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傳道授業解惑"。學校培養人才的合格率是學校生存發展的生命力,教師是培植生命力的締造者。人才的合格率主要體現在升學率,升學率主要體現在知識學習,尤其是普通教育,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深受高考指揮棒指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育方針的踐行,從而影響著教育的出路。

綜上所述:國家政策導向是教育的根本出路,社會需求和人才觀反過來影響教育方針的制定,教師是教育方針的執行者,是教育發展前行的踐行者。0K。






老樵


教育的根本出路在於教師?這話有點兒逗。教師有那麼大能耐嗎?

比如一個果園,決定培育什麼樣規格果實的是果園的主人,向果園提供什麼樣的樹苗的是苗木供應商,老師充其量也就相當於培土施肥澆水,整枝打叉防治病蟲害的園丁而已。

最後的果實究竟是什麼樣子,是由苗木的質量,苗木的生存環境(風、雨、溫度等),園丁的技藝及工作態度和主人要求的培育目標等多種因素決定的。

同樣道理,國家政策決定著培育什麼樣的人的大方向,家庭提供的生源質量,學生成長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以及教師的教育才能及工作態度等多種因素,決定了學生最終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學生的成才雖然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但教師在學生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起主導作用。因而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德藝雙馨,並盡心盡力地工作,為學生的成才提供必要的條件和保障,不辜負黨和人民對自己的期望。

教師的工作辛苦且意義重大(是學生成才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理應得到全社會的支持。如只許園丁培土澆水,不許園丁整枝打叉,高質量的果實是培育不出來的。同理,只許老師講課,不許老師批評懲戒犯錯學生,稍有不慎就被投訴,丟飯碗。最後想得到高質量的學生也是件困難的事。

客觀地評價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有利於教師更好地工作。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更有利於教育事業的發展。

教育的根本出路,在於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天涼好個秋A


我認為:教育的根本出路在教師這個觀點是成立的。

只有成績不好的人才去讀師範。這是馬雲老師在母校110年校慶上的發言。

首先,這句話我很認同,現在的教師行業在競聘老師或者招教師環節上出現一種現象,就是一個崗位有很多教師報考。但是這裡面的人才分為很大一部分是找不到更合適的工作,不得已報考教師。還有一部分是在家閒置好幾年,實在需要找工作,然後考取教師資格證,再去加入教師編制。

好的人才得不到引進

教育人才匱乏的主要原因我覺得是,教師的待遇不高。就拿小編所在的城市,教師的工資人均4千多。而十年前工資水平實際拿到2千左右。而小編所在的城市房價是一漲再漲。現在達到1萬3左右。所以很多高知識人才不甘於收入的匱乏,而另謀它業。

提高待遇,改進機制

我認為,教育首先要提高待遇,以此來引進優質人才。其次,改進制度,優勝劣汰。教師行業不是養老院,幹好幹孬都一樣這樣的思想堅決遏制,能者上庸者下。

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保證。,教育的根本出路在教師。雖然不同意“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但是這其中也折射出一定的立場。


兔子侃大山


又一頂好大的帽子啊!

多少年來老師承受了多少坑人的帽子,人類的工程師,階梯,蠟燭,甚至是一些高帽子的言論,比如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好教的老師。

其實,在整個教育來看,最無奈的,最無發言權的就是老師了,所有的教育方法方式都是規定好的,教師只能在小範圍內容做最小的改動,教育的方式方法都受到上級的嚴格管控,你想創新?你想改革?一個小老師根本沒有發言權,何談教育的根本出路在教師呢?


龜仙島


作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作為我們每個人都會關心的身邊事,教育總是充滿了爭議。有的教育專家說教育的根本出路是素質教育,也有的教育專家說教育的根本之路在於發展職業教育。說“教育的根本出路在教師”,我不認同這個觀點。

  教育的根本出路不在於一個人,而在於整個社會,下面我從四方面談下我的看法:

  第一,首先要從國家方面說起。

  由於國家高考的存在,不論是家長,孩子還是老師都以應試教育為主。要求孩子學習,學習,再學習。只要學習好,各方面的缺點都可以掩蓋。導致現在的高中孩子都還處於不成熟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甚至於連自己的一雙襪子都不洗,可以說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主導和現象!

  第二,從老師這方面說。

  對教育來說,課堂改革非常重要,改革是一場新的理念的改革。老師要認真對待,不能只是把傳統課堂進行修修補補,而是應課堂的顛覆性改變。老師要樹立嶄新的教育觀,在課堂上解放學生,發展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老師只是起引導作用。軸心和拉動!

  第三,從家長說起。

  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家長改變觀念。有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但是他們死活不讓孩子上職高,託關係走後門上高中。導致這些基礎差的孩子在課堂上什麼也聽不懂,可是家長認為就是聽不懂也比在職業高中強。認知和理念!

  第四,從孩子方面說一下。

  教育再改革,老師再努力,家長再付出,如果孩子不努力一切等於零。所以說,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必須把孩子的思想教育好。對於孩子出現的各種問題,比如貪玩,沒有學習興趣,生活沒有規律,沒有愛好,過於內向,青春叛逆等,這時候,溝通很重要。千萬別讓孩子成為脫韁的野馬,失去了控制。我們應該讓孩子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鼓勵孩子,讓孩子慢慢的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由讓他學變成他要學,作為老師和家長一定要耐心指點,循循善誘。規劃和發展!

  總之教育的根本出路,不可能有一個人或者一方面兒來決定,我們必須全方位考慮,找出教育的出路。願我們的教育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為國家為社會做出巨大的貢獻。


十字路口的地圖


不完全贊同,我認為教育的根本出路在於教育制度的改革、大眾觀念的轉變和教師隊伍建設這三個方面。

題主之所以問這個問題,其主要根源是對目前教育現狀的不滿意、不認同,教育的弊端近幾年來也反覆被提及,但目前教育中比較廣為大家認同的問題主要有兩個:

1、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2005年的錢學森之問,將這個問題推向了風口浪尖,在網上引起了熱議,甚至一度有人拿目前的教育和抗戰時期僅存在不到9年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教育進行對比,在抗日戰爭時期如此艱苦的條件下,9年的時間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為後世培養了173名院士和2名諾貝爾獎獲得者,這不能不讓人深思。

2、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比培養不出傑出人才更要嚴重的就是培養出了許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和喪失道德底線的“人才”,比如打虎拍蠅中的一批貪官汙吏;比如高鐵霸座男;比如攜帶北斗機密出國的女博士等。

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個人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從制度、轉變大眾觀念和教師隊伍建設幾個方面著手。

1、改變“分數為王”的制度。

目前我們已經習慣性的用分數的高低作為評價學生學習好壞的唯一指標,這就導致了學生為了考取高分,不得不採取文科死記硬背、理科大量練習的方式。但是知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為了考取高分。相信大家有感覺有些分數考不好的學生,卻能夠很好的將學的內容運用在生活中,而“分數為王”的體制,直接斷絕了這些學生進一步深造的機會。

2、改變功利主義的觀念。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人才,“人才”這個詞本身就代表兩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人”之後才是“才”。但是目前大眾對於教育的功利心太強,普遍認為只有高分數進入好學校找到好工作才是成功的人生,導致整個教育體制忽視了對於最基本的“人”的培養,產生了一批突破道德底線的“人才”。


3、建設現代化的教師隊伍。

教師隊伍是教育的主要環節,但其實只要制度改變過來,教師隊伍的變化就不是很困難了,建立合理的考核機制,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慢慢就能夠轉變過來了。

總的來說,教育的根本出路在於,改變“分數為王”的教育制度、“功利性”的教育觀念和建設現代化的教師隊伍。


泛泛的生活


小學是基礎教育五年足矣,初高中合併五年,叫中學教育,文、理分科,畢業後,按專科學習實用技能,再上大學教育,為社會需要培養各類人才!!!而不是隨意安排多門課程!!!例如師範生該學如何教課的技能!化工大學應該教學生化工知識和如何出成果!使學生學有所用!而不是上學只是為拿個文憑!!才是教育的出路!!!


胡真實105181123565


如果說“教育的根本出路在教師”我覺得未免有些片面,因為好的教育要有適合國情的教育制度,要有保證學生健康成長、快樂學習的教學環境,當然也離不開為人師表、德才兼備的教師。

首先我要說的是教育的出路首先決定於教育制度

當今中國是應試教育,考察一所學校,考察一位教師最直接的指標就是升學率,如果一所學校的升學率高,這所學校所吸引的資源也更好,招生的分數線也更高,這樣一來,好的學校的生源好、師資好,水到渠成其升學率也一定會更好。其實應試教育也是一把雙刃劍,高考選拔相對公平的同時,也把許多某一科目出類拔萃的人才擋在高校大門之外,這也是相關部門應該考慮的問題。

其次我要說的是學校要能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良好的環境對一個人的健康成長是十分重要的。學校不僅要培養孩子科學文化知識,還要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孩子積極陽光的心態,教育孩子心存感恩的學習生活,並有回饋社會報效祖國的雄心壯志。智商對一個人成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但是情商、逆商在關鍵時候的對人的影響更大,當一個人面對危機,當一個企業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候,這個人、這個企業的領導如果臨危不懼,能夠力挽狂瀾那就不只是高智商就能解決的了。

最後我要說的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是最為重要的

無論教育制度多麼完善,無論學校環境多麼優美,如果離開每一個教師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心,嚴謹耐心的培養,循循善誘的教導,都不會成就一個德才兼備、體魄健全的有用人才。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校園裡的園丁,是每一位學生的領路人。

春夏秋冬百花園裡栽桃李,東南西北萬木叢中育棟樑。有了每一位盡職盡責的教師,有著尊師重教的完善制度,定能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有用之才,中國夢的偉大構想也一定能夠早日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