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营业后,零售门店如何“自救”?


恢复营业后,零售门店如何“自救”?

近期,随着复工潮的兴起,消费趋势也逐渐上升。许多实体门店陆续恢复营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开门迎客。但疫情并未过去,实体店铺还将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回温期”。

这场猝不及防的疫情,倒逼着零售户进行反思和转型。恢复营业后,实体零售门店纷纷跳出传统销售思维,主动适应疫情后的新变化,不断探索、调整各自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策略,积极开展“自救”,在为自己店铺止损的同时,也为更多消费者带来温暖和希望。

注重健康消费,打造安全购物环境

零售户 孙老板

疫情的发生就是一些不健康的消费理念、方式造成的。一场危机生命的疫情,必然会深刻影响大众的健康消费观念。这次疫情给大多数顾客带来最大的影响是健康消费理念的进一步提升,人们的消费意识、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将会有所改变,顾客的日常消费将从“物美价廉”上升至“品质优先”。

疫情后,消费者对购物中心的要求将会更高,店铺的卫生环境、店内的通风系统以及商品的安全健康等都将成为顾客的硬性要求。为此,恢复营业后我对自己的店铺进行一次彻底的调整、清理,力求打造一个更健康安全、让顾客更放心的店铺。

一是坚持每天打扫店内外卫生。随时保持店铺整体环境干净、明亮、整洁、卫生,店内垃圾做到袋装封闭,并及时清理至垃圾点。把疫情期的防控措施融入到平时的经营中去,每天对门店进行两次消毒,营业前进行一次,营业结束后进行一次。保持店铺的通风效果,做到店内空气流畅、清新自然。每6个小时对购物车、购物筐、收银台、展售柜玻璃、电子秤、食品夹等工器具进行消毒处理,确保顾客在购物时有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

二是严把进货关,把不健康的商品拒之店外。随着顾客消费理念的变化,他们更注重商品的健康安全,特别是对食品的要求会更高、更严。

我的店铺经营的商品主要是以老百姓日常生活所需品种为主,如:副食品、百货、小家电、烟酒等多达几百种商品。为了使顾客购买到放心的商品,我严把进货关,所有商品全部从正规的生产厂家和有信誉、售后好的供货商那儿购进。

所售食品都通过ISO质量认证,确保所售的每一件商品都是合格产品,让消费者放心消费。进货时严格审验供应商资格,并与供应商签订协议书。

不销售辣条等有损小孩成长和健康的小商品,不销售防真子弹枪、冲天炮等危险系数较大的商品。不销售过期商品,经常检查食品的生产日期,遇到不是很新鲜的商品,及时通知厂家更换或采用特价的方式迅速销售出去。

对特价商品事先向顾客声明还有多长时间的保质期,做到先礼后兵,尽可能的减少矛盾分歧,营造和谐的经营环境,确保顾客购买的商品安全健康。

三是加强商品管理。即食商品不裸卖,按照标准进行装袋销售。装袋过程中,佩戴一次性手套,不让顾客直接接触即食食品。针对疫情带来的消费变化,在门店探讨无接触售卖、无接触付款等方式。针对顾客的消费需求,增加捆绑、打包、套餐、预定等售卖方式,减少消费者在店挑选占用时间,尽量减少挑选、称重等人接触人的环节。

携手抱团经营,合作共赢吸引顾客

零售户 田老板

抱团,原指很多单个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形成比较稳定强大的能力状态,现常比喻团队互助协作、取长补短、积聚力量,共度困境并实现共赢发展。在抱团经营上,我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和本地生产商家抱团经营。春节刚过,疫情汹涌而来,我的蔬菜水果店在经过市场监管部门的验收下得以艰难营业。但是,由于进货渠道几乎狭小,许多顾客想要的蔬菜水果根本进不来。正当我为此而发愁的时候,一个远房亲戚打电话找到我,想让我为他的大棚水果蔬菜找销路。这个亲戚种了十几个大棚,其中一部分是蔬菜,一部分是草莓、香瓜等水果。由于疫情来袭,他大棚里的产品不能运往外地,只能想办法在当地找销路。亲戚的电话,一下子让我看到了商机。

亲戚给我的价格很便宜,比如别的超市的平菇零售价是4.5元/斤,而亲戚给的价格是2.5元/斤,我和几个零售户统一了价格,一律售价3.8元/斤,这样就比其他店里的价格便宜0.7元,一下子有了价格上的优势。

同时,我又联系了县城郊区祁东村的菜农,在和他们谈妥价格后,他们也送货到店。这样,我和几个零售户朋友的店铺在货源上有了充足的保证,而且价格便宜,菜品果品新鲜,一经推出,立即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

二是和零售同行抱团经营,共度难关。由于我的店铺仅出售水果蔬菜,远远不能满足因疫情“宅”在家里的顾客的需求。有时顾客会在微信群里提出要求,让我为他们代买米油、面粉和一些熟食商品。于是,我联系了比较熟悉的副食熟食店、粮油店、超市等几个零售店铺,和他们达成了共识,一起为顾客提供所需要的商品。

我们几个零售户组成了一个微信大群,然后把自己微信群里的顾客进行共享。每天,群里的顾客在大群里把自己需要的商品进行下单,由几个零售户分别准备顾客想购买的商品。然后,再把商品集中到我的店里。

我要求几个零售户对每个顾客想要的商品除了写上名字外,还要把商品的数量、价格拉出清单,放在商品袋里,让顾客买的放心、明白。然后,我们几个零售户轮流每天派一人进行送货。把顾客购买的商品统一送到小区门口,然后再通知顾客下来自取。

一段时间下来,我们几个零售户抱团经营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原本生意惨淡的几个店铺,因为抱团经营,经济效益有了一定的提升。而几个小区的顾客,也因为我们送上门的商品价格公道、品种多样,质量有保证,赢得了顾客的信赖。有的顾客还把自己的亲朋好友拉进了我们的微信群,顾客队伍进一步增加。

抱团经营,让我们几个零售户都受了益,我们从过去的“单兵种作战”向“多兵种作战”转化,形成了商品资源互补、顾客资源共享的发展模式,在合作共享中和谐共赢,促进了店铺发展。

这样,既方便了顾客,又能照顾到各家商店的生意,有效利用各个店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差别,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拓展,使有限的客源、资源被充分利用。

打通网络渠道,提升线上销售水平

零售户 魏老板

为了抗击疫情,斩断病源,从春节到现在,人们几乎都宅在家里,渐渐习惯了线上购物。线上平台异常火爆,成为人们近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购物方式。

疫情防控期间,鼓励“无接触式”购物,避免居民聚集购物引发交叉感染,许多商超积极优化服务模式,构建网上购物平台,让消费者不到店就能购物。即使在后疫情时代,人们的消费行为也不会随着疫情的结束而消退,宅经济将会长期与人类共存下去,线上线下双线融合将是未来销售应有的模式,它将成为因疫情崛起的又一新兴业态。

过去,我的店铺都是以线下经营为主导,关注的是客流量,并不太注重线上平台的打造和运营,这次疫情发生将会是我店铺转型升级的一个转折点。恢复营业后,我开始着手打造线上购物平台。

一是进行转型升级,构筑网络购物渠道。疫情期间,网上购物可谓花样翻飞,直播带货、微信小程序、网上商城APP、购物热线、微信购物群等,成为商家应用范围广、受众接纳度高的几种购物模式。有的还推出店铺导购二维码,引导顾客购物。

我通过疫情期间的亲自体验和其他零售户朋友的网上营销经验,最后经过筛选,确定了网上商城APP和购物热线、微信购物群三种“云销售”方式。

网上商城APP主要面对所有上网购物的顾客,面广线长,可以是本地的顾客,也可能是外地的顾客,但这种方式若想收到效果需要较长时间的运营。

微信购物群主要针对我店铺附近的几个小区的年轻顾客和中年顾客,这些顾客大多能够玩转微信,能够自主在微信群里完成购物付款等程序。

购物热线主要针对那些没有智能手机或尽管有智能手机而不会玩微信的中老年顾客。

后两种方式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成效,因为通过购物热线和微信购物群进行购物的顾客都是我过去的一些老顾客和因疫情而结识的一些新顾客,他们对我店铺的商品非常了解,对我的人品也都熟知。我想,有这三种线上购物模式,一定会为我的店铺增加客流量,大力提升销售水平。

二是做好线下体验,提高服务竞争力。这次疫情中线上销售比较成功的门店,主要是那些在平时的经营中,注重与顾客的互动,为顾客提供良好体验的店铺。良好体验的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是日常的嘘寒问暖,更是客我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情感维系以及周到热情的特色服务。

因此,恢复营业后我会一如既往地为顾客提供独具特色的周到服务,温暖人心的热情服务以及细致如微的细节服务,让顾客来到我的店里就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增加店铺黏性,提升顾客对店铺的信赖度,让线上线下高效结合,充分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

结束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020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一次疫情改变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这次疫情对于实体店铺来说既是一次危机,又是一次商机。如果能够把危机转变成商机,将推动实体零售店在2020年快速转型升级。实体门店恢复营业后的“自救”,更是一次精神洗礼。不管多困难,疫情总会过去。只有撑下去,才会迎来“春暖花开”。零售业,挺住!2020,我们能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