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政治啟示:軍統局的升官祕笈:會說江山話,就把洋刀挎

20世紀國民黨統治期間,“軍統局譯電科是江山人”一語在國民黨內部廣有流傳。這句話是從何而來的呢?


抗戰期間,蔣介石檢閱軍警學生部隊


  在蔣介石主政的國民政府裡,其政界、軍界、學界都有許多江浙人的身影。在蔣介石的人際網絡中,江浙區域始終為其中心。除了政界、軍界、學界外,在蔣介石的近衛系統中,幾乎由清一色的浙江子弟充任,構成一支絕對效忠於蔣的重要武力。而作為蔣介石政權主要的情報機構軍統局,也是由浙江江山人戴笠主持。
  在軍統局以及後期的保密局時期,軍統局的局本部以江浙籍人員居多。戴笠與毛人鳳在人員的任用上秉承上意,十分注重使用江浙籍人員其要害部門,如秘書室(又稱局長室)及所屬機要室(又稱譯電科、電務科)、文書室;負責軍事情報的第一處;負責政治情報第二處;負責人事及特工訓練第六處;電訊總檯等單位,也大多為江浙人所把持。在江浙籍的人員中,江山籍人員又佔了很大的比重。
  秘書室一直是軍統、保密局這一情報組織的核心,而譯電科(電務科、機要室)則在該核心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有機密情報均由這兒彙總上傳,所有秘密指令也通過這兒發出。從1944年起,譯電科一直由浙江江山籍女少將姜毅英負責主持。姜毅英原名姜嶽根,1908年出生,浙江江山新塘邊人,1933年1月畢業於浙江省警官學校第一期特訓班,後入第一期電訊班學習。在1934年至1937年,姜毅英就由特務處(舊軍統第二處)派到福建、廈門、昆明、武漢等地擔任電臺報務員。抗戰期間也曾潛伏敵佔區從事諜報工作。是軍統老資格的電訊人。除姜毅英之外,譯電科內浙江江山籍人員還有葉世德、朱雲海、周增森、王偉(即王威)、毛宗綏、柴春榮等六十餘人。其中江山籍女譯電員有毛以粵、吳瑞馨、廖梅英、戴金寶、張淑德、王慶蓮等人。譯電科儼然成了浙江江山人的天下。國民黨其他派系以及“失寵”的各路人馬對此很是不滿,但又無可奈何,因此就有了“軍統局譯電科是江山人”這句話。


  軍統局在其核心機構使用浙江子弟的做法,始於軍統成立初期。1932年3月18日,“下野”後的蔣介石“出山”就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4月1日,蔣介石將原聯絡組擴大改名為情報處,又稱特務處,歸隸於3月1日成立的秘密組織“力行社”。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後,戴笠曾向蔣介石建議:需要訓練一批“政治警察”人才,用為情報、保防、安全、警衛等工作幹部。6月,戴笠負責的“力行社”特務處,“為訓練特種工作幹部,使特工幹部瞭解警察業務,便於今後特務處與警察機構配合工作”,呈准在浙江警官學校設立“特務警察干部訓練班”(簡稱特訓班)。初定,特訓班由戴笠任總務組長,負責實際工作,經費由“力行社”特務處負責,而特務處的經費則是從蔣介石個人的“特別費”中支付。9月,“力行社”特務處在名義上歸隸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列為第二處,經費上有了正規渠道的保證。到了10月,戴笠兼任浙江省警官學校(俗稱杭州警校)政治特派員,該校校長施調梅旋即辭職而去,戴笠推王固磐繼為校長。從這個時候開始,特務處便在江浙地區招兵買馬,擴大隊伍。
  軍統以浙江省警官學校為基地,開辦特務訓練班,一方面浙江警官學校師資和辦學條件,在當年各警官學校中為最強,另一方面也與浙江這一特殊地緣有重大關係。俗話說“親不親故鄉人”,利用鄉土地緣關係來支持自身發展,擴大自身實力的做法,也算是一個老傳統了。

  在無線電通訊方面,軍統早期的特務處,在成立前和成立初期,並沒有自己的無線電通訊設備和技術人員,所有情報必須依靠中央黨部調查科(中統)的電臺,來為其拍發。1933年3月,胡宗南推薦魏大銘進入特務處主持電訊工作,特務處方開始招納培訓無線電通訊人才,研究製造各類電臺。
  1933年,特務處在杭州浙江省警官學校設立電訊班。電訊班由魏大銘負責主持,康寶煌、蘇民、謝公元等為教官,對從警官學校畢業生中挑選出的人員進行特種電訊專業培訓。這是軍統歷史上首次培訓電訊人員,共有畢業學員12人。由於在第一期培訓中發現學員缺乏基本的無線電知識,特務處便在上海設立了三極無線電傳習所,招收學員先行培訓。從第二期開始,從該所學生中挑選人員,進入浙江警官學校電訊班施行特種電訊培訓。從1933年3月到1937年5月,杭州的浙江省警官學校電訊班共辦了9期,畢業259人。1937年10月,電訊班遷至武昌,續辦兩期畢業75人。從1933年至抗戰勝利,軍統共訓練電訊人員2788人,這還不包括抗戰時期軍統各特警訓練班,所辦的各類電訊人員培訓。其製造功率2瓦至1000瓦各類電訊設備2075臺,抗戰高峰時期軍統無線電臺高達685臺之多。“軍統局譯電科是江山人”一語也就更加流傳。
  抗戰勝利後,在中共和社會各界輿論的呼籲下,蔣介石不得不做出讓步,宣佈將他的鎮壓機構軍統局“撤銷”。軍統局經改頭換面成為“保密局”期間,為了做樣子,開始了大規模的“裁撤人員,保存精幹力量”行動。原軍統中工作年限短的、未經過正規系統培訓的、外圍機構中的人員,經過“汰弱留強”而離開了軍統機構,其中也包括了許多浙江籍人員,但基本上是屬於那些“沒有門路送禮和沒有後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