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建立


蘇聯的建立


1917年3月,俄羅斯帝國爆發二月革命,導致沙皇下臺,俄羅斯帝國解體。出現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並存的局面。最後以列寧為首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左翼(布爾什維克)聯合其它極左翼政黨在聖彼得堡發動起義,於1917年11月7日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史稱“十月革命”。革命後改國名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

十月革命後,俄國境內各民族紛紛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或自治共和國。國內戰爭期間,為抗擊共同的敵人,俄羅斯聯邦同烏克蘭、白俄羅斯、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格魯吉亞建立了軍事政治同盟。隨著國內戰爭的結束和國民經濟恢復,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開始,為了統一進行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各蘇維埃共和國的共產黨提出了聯合問題。1922年8月,聯共(布)中央成立了由斯大林主持的專門委員會,提出各蘇維埃共和國以自治共和國身份加入俄羅斯聯邦的方案。格魯吉亞領導人反對這一方案,遭到粗暴的對待。病中的列寧得知這件事後,立即寫信給中央政治局,嚴厲批評“自治化”方案和一些人的大國沙文主義錯誤。列寧建議各蘇維埃共和國按平等自願原則一起加入蘇維埃共和國聯盟。根據列寧的建議,1922年10月中央全會討論通過新的文件,該文件得到了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黨和蘇維埃機關的熱烈響應和支持。

蘇聯的建立


1922年12月30日晚,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首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斯大林在會上作關於成立蘇聯的報告。列寧因病未出席大會,被推為大會的名譽主席。大會通過了蘇聯成立條約。當時加入蘇聯的有俄羅斯、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等4個加盟共和國。大會通過的聯盟條約規定,聯盟蘇維埃代表大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蘇聯人民委員會為執行機關。條約還特別規定,每個加盟共和國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聯盟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