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在单位里工作了一辈子的人,退休时单位该不该请吃一顿饭?

张小小1


说真的,能够在一家单位工作了一辈子的人,真是幸福啊。话说,现在又有多少单位能够让你干到退休,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干到退休的估计也就只剩下国企和公务员、事业单位了。

想着父母那一辈,在乡镇基层干部的退休的那几年

父亲在乡镇基层干部退休的那几年,正好赶上国家“八项制度”实施最严的那几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管理越来越严格。父亲,应该是提前从一线退居二线,当时应该也属于内退,还未到法定年龄,正式办理退休。当正式退休的时候,也就是组织大家陪老同志照个相,留了个影,没有人敢组织吃饭。反正当时,心理有些不舒服,感觉人走茶凉的感觉。

不过,从退休后来看, 退休工资也还不错,在县城,一个月也有4000元的退休工资。生活也算过的比较舒坦。这点应该是在体制内,最大的优点之一,贡献一辈子,国家也没有亏待,这不几次公务员调整工资,退休后赶上好时机,比以前在职的时候领的退休工资还要多。

反观,那些灵活就业人员,自己买社保的,到了退休年纪,在我们县城那,一个月就领了个2000元左右。总而言之,差距还是相当明显。

不过,公务员退休后的生活也应当遵守法律特别是公务员法的规定。我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二条第一款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非公职人员,就不受这样的限制,有利有弊。

也限制出国自由,反正父亲退休的这几年,每逢家庭旅游,父亲因为护照需要原单位同意方能办理,父亲嫌麻烦,反正也从来没有办过护照。可能也是父亲这么多年,从体系里退休后,抹不下脸的缘故吧。

在民营企业里人们,只能是到了法定年龄,才能退休正式开始领取退休金。

据报道,现在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才2.5年,想着还要漫长的时间才能退休,就感觉时间好漫长。现在就业市场,女性貌似到了30岁,就开始就业歧视问题出现;男士到了35岁还未做到公司管理层,也会出现职场危机。现在职场的平均寿命越来越短。

社会越进步,时代的年轮往前进,职场的幸福感越来越低。父辈那一代,工作从一而终,有个正经的单位,可以干一辈子,幸福感爆棚。而现在呢?你想干一辈子,但是企业不容许。

1、退休金是否又能到退休时,轻松领取呢?还得要满足条件:

个人缴费满15年后不继续缴费,退休时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个人缴费满15年,仅仅是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一个基本条件,只要职工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仍处于就业、有收入状态,就要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如果中断缴费,将会直接影响到个人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水平。

2、对于跨省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按下列规定确定其待遇领取地: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呼吁,年轻人对于社保问题,还是要引起重视。

现在反观一个社会现象,很多刚走入职场的年轻人,对于社保这个事情非常不关注,甚至还为了增加到手收入,和企业协商社保部分个人和公司部分代缴的金额以现金形式发放到工资里。这些做法不仅不合法,还是对个人权益的最大伤害。

不过从现实来看,也很能理解年轻人的做法,一是对于社保意识的淡薄,毕竟离退休还太遥远的事情;二则,经济负担重,年轻人生活压力负担重,又何谈日后养老的事情;三则,社保缴纳时间长,缴纳社保需要交满15年才能在退休时拿到自己的养老金。而医保的话,女性需要连续交20年,男性需要连续交25年后,才能在退休后享受到医保的待遇。四则,工作变动性大,很容易社保就容易断缴,个人又舍不得自行负担。

不过过了30岁的人,大家都开始对保险非常重视,除了基本的社保以外,还给自己购买了各种商业保险。毕竟,现在给自己多份保障,未来就少分担忧了,否则真正在疾病面前,更是屋漏偏锋连夜雨了。

综上,个人感觉,作为体制内人员退休的人员,就别在乎企业的那顿饭了,退休后舒舒服服、安安心心,在家颐享天年,含饴弄孙,真是一件让年轻人羡慕的事情啊。

对于我们这些还有漫长退休时间的中年人而言,只能是更加努力的工作,时刻保持危机感,为自己提前买好保险,才能在疾病、灾难面前,更加充容。离退休的日子还远着,任重而道远。

二胎宝妈@Coco宝贝1126,分享职场那些事,感谢关注、点赞、评论!

Coco宝贝1126


因本人为基层工作了几十年的公务员,参与过单位退休人员相关事务的管理,仅就本人熟悉的体制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相关事宜的办理谈点个人看法。

据我了解,在“八项制度”实施之前,单位对于退休的老同志还是很好的。定好时间了,全机关单位的同志参加,由一把手主持,隆重地召开一个座谈会,目的是欢送老同志光荣退休,开始颐养天年,享受退休生活。座谈会上,大家对退休老同志表达惜别和敬意,请他们以后常到单位走走,并保重身体。老同志自然也会表达对同事的感谢和留连不舍,单位领导也一定会肯请老同志留下工作上的好经验、好建议。然后集体照相,留下永远的记忆。到了晚上,全单位所有人一起吃一顿饭,给老同志好好地敬上几杯酒,表达同事一场的美好祝愿。最后,买个纪念品,由领导陪同,用单位的车把退休老同志送到家里。这是单位的大事、重要事,已经成了惯例,所有人也都会慎重对待的。毕竟,不论你年轻与否,工作人员毫无例外都有这么一天的。

“八项制度”实施以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越来越严格。从经费的使用,出差、下乡的报销,到车辆的管理,都有相应的很详细的制度。例如,现在要求:接待上级领导检查,10人以内的检查组,陪同人员不得超过3人,且饭桌上不得上烟、上酒。见过上级部门一把手来检查工作,没忍住上了白酒,给领导敬了几杯酒,被县上一把手在大会上点名批评。纪委监委、审计等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和审计很多,要求很细很严。有时侯确实感觉无所适从。我曾经遇到过按省厅文件发放一项补助资金,被审计署特派办认为是挤占专项资金揪住不放,要求全面纠正,差一点无法过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自然涉及老同志退休的事,就不得不从简,谁愿意为了一顿饭的事,被有关部门揪住不放,搞得灰头土脸,那确实就不划算了。严格按政策办事,自然就会造成老同志的心理失落,这是毫无办法的事。我曾经提到过目前的政策环境,被一些老同志严厉批评,认为找各种借口,推卸单位责任,故意冷落老同志,结果是人走茶凉或人未走茶就凉。坦率地说,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

那么,目前情况下,怎样比较稳妥地办理老同志退休事宜呢?我认为,大概可以这么做:1、开一个座谈会,让大家好好地谈一下感想,互相表达感谢和祝愿;然后,组织大家陪退休老同志照个相,留下这永恒的一瞬,做为永远的留念和美好的回忆。吃一顿饭就实在不宜再搞了,一旦被发现,领导会挨处分的。2、给老同志买个好一点的纪念品,在单位职工的福利费中列支,不宜在办公费中列支,否则后患无穷。3、遇上年关、重大节日,由领导带队买点东西,上门慰问一个退休老同志,表达良好祝愿和关心、关怀。4、遇老同志家里有婚丧嫁娶重大事务,由一把手或分管领导上门,表达心意。总之,政策是政策,肯定要严格遵守,但单位上主动上门多走动走动,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做的。


水波不兴3291


第一,现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央国企对吃喝要求极严,这个吃饭绝对不允许,吃了,要受处分

第二,人走茶凉,不必在意,每一代都这样

第三,单位不是家,谁的也不是,都在那打工,职务,职称,都是浮云,一退,都要加个“前”,记住,只有你的家,子女,财产才永远是你的

第四,我退时(刚退),接任要开欢送会,要让我总结业绩,讲话,等等,我一笑说不用,用假期收拾完办公室,钥匙交办公室主任,在大门和保安握手感谢,从此与那座楼成陌人,再也不去


王朝W


在单位里工作了一辈子,退休时单位当然该请吃一顿饭。至于请不请,在私企由老板定,在体制内的单位,一般都会请,只是操办的形式各有不同。

在私企的处理方式相对简单,老板觉得该请就随便怎么请,老板不愿意请就不请。能在单位里面工作一辈子的人,大概率是在体制内的单位,下面就说说体制内单位的操办方式。

01

八项规定出台之前的操办方式

八项规定出台之前,各单位的报销管理相对较松,在公款吃喝这方面管得不是太严。有工作一辈子的老员工退休,单位通常会举办一个欢送仪式,以答谢老员工一辈子的辛劳付出,操办的方式根据单位大小也有不同。

如果是小单位,员工人数不多,可能是单位全体一起参加,准备一些水果瓜子开个茶话会,老同志回忆工作经历、工作亮点,其他同事谈谈感想感谢,待到晚上再一起吃个饭,欢送仪式才算结束。

如果是大单位,员工人数很多,就不适合单位全体参加欢送会。通常是单位领导,退休员工所在的部门全体,以及其他部门的职工代表坐在一起,开个茶话会,晚上再吃个饭,以表达对老同志的感谢欢送之情。

以上是八项规定出台之前,欢送老同志的操作方式,八项规定出台之后,操办方式就相应的要适应变化。

02

八项规定出台之后的操办方式

八项规定出台后,各级各部门严肃很刹吃喝风,特别是公款吃喝被严令禁止。这种情况下,老员工退休该不该送,就由单位或者部门领导来决定,但经费不能用公款。

如果是小单位,员工人数不多,单位领导在决定欢送的时候,也会召集全员欢送,操办形式相对就简单了,可能只是吃个饭,费用可能由领导干部掏,或者除了退休员工之外的其他参与人员AA制。

如果是大单位,员工人数很多,送退休员工的具体操办工作就落到部门负责人头上了。通常,部门负责人会召集整个部门员工请退休员工吃个饭,费用同样是AA制或者领导掏钱。

还有一种可能,单位领导或者部门负责人觉得不宜操办,可能就不会请吃饭了,这种情况也存在。

综上所述,老员工在单位工作一辈子马上退休,作为管理者来说应该请吃一顿饭,但各个单位有不同的操办方式,也有可能不会请。


自由职路


你讲的一顿饭,实际就是欢送会。以前老职工退休了,单位都会开一次欢送会,会上,领导总结该同志为单位所做出的贡献,说者热情洋溢,听着热泪盈眶。最后,离职的同志发言,恋恋不舍的那份情,那份意,多少话都哽在心头。会后同志们抱以热烈的掌声,那掌声,满带深厚的情意,一辈孑都不会忘怀。

好的东西,真的不应该放弃。一顿饭值不了多少,那份对事业、工作和同事珍贵的情怀,都会被这一顿饭所感动,永记长存。


青山依旧586


我们厂里的做法是,每一个退休职工,临走那天,厂领导,本科室或车间的主管,本班组两三个同事,凑满一桌,在一个中档酒馆吃一顿,十年前是人均二百元的标准吧,然后派车送回家中。退休后的每个重阳节,会邀退休职工集体在酒馆聚餐,大约人均一百元的标准,再每人发两百元左右的副食品,或干脆就是购货卡。这几年由区里统一管理了,年节,重阳节还能有点福利。原单位?听说卖给老外了。😂


牛小歪


退休时领导安排吃顿饭我认为还是可以的,我退休时就吃了这么一顿饭,吃饭是单位主要领导亲自安排并培同还有两个副手也参加了,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我平时与这位领导有矛盾,他给了我小鞋穿,可我并不计较,那些得到他好处的反而还时不时在上面去告他的状,时间一久他自反到是觉得对不住我,所以在我退休时安排了这么顿饭吃。虽然只是一顿饭我还是感到单位的温暖。现在很多退休的人怨气大,感觉人走茶凉,可以理解


用户1021705571161


这个现在不比往年啦。你在单位工作了一辈子,退休了,单位不一定请你吃一顿饭。

原因是多方面的。请吃饭,不只是请你一个人,还得要人陪吧?那么这个请吃的钱,谁来出?

以前,大约2008年前,我们学校的老师退休了,学校会买一点东西。(二三百元左右,农村学校穷呀)。

有时学校会请退休老师吃一顿饭,买点菜,几个女老师帮厨。就在学校厨房炒几个菜,大家热闹一番。也就开支几百块钱的事。

我08年退休,学校里送了一个匾。大约要好几百块钱。对单位的开支己经开始紧了。我不好意思,自个掏钱办了两桌,两桌也只用了一千元。(那时一般饭店办一桌也只400元)图个热闹,我很开心。

后来的退休老师,没有听说请吃一顿。己经退休的老师,也几乎不去原单位。退休后我也没去过原单位。

退休了,我到原单位去干什么呢?没意思。几次要求填什么表,都在微信群里办了。特殊情况要本人签字,我是去了就走。退休了,己经与原单位脱离了关系,没什么事了。

那个长方形的匾就是原学校送的,一直挂在那儿。也有十一年了。


笨笨潮爷1


对于退休人员,我们单位有一个惯例,非常好。


今年,单位的孙主任到了退休年龄,光荣退休了。孙主任一直是我们单位的业务领导,业务能力很棒。而且人品很好,带出了很多的业务能手。


在他退休后,按照我们单位的惯例,组织了一个小型的茶话会。单位领导、部门科室的负责人都齐聚一堂,大家有说有笑,共同回忆那段奋斗的日子。茶话会上,他们纷纷表达了对孙主任的祝福,有的给孙主任准备了礼物。其中一份礼物,最为珍贵,一位同事,将孙主任参加工作以来带领我们攻克的一些大项目进行了整理,用照片冲洗出来,形成了相册。


这本相册,即使孙主任一辈子工作的缩影,也是我们单位不断发展壮大的真实写照。孙主任非常感动。我们也都沉浸在那段峥嵘岁月里。


这种茶话会,就是一个非常新颖的形式,大家齐聚一堂,回忆过去的艰苦岁月,祝福退休人员的美好生活,不失为一种乐趣。


那,请退休人员吃饭,到底该不该呢?可以不可以呢?


一、请客吃饭,需要慎重。


退休人员退休后,想请他们吃饭,这个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不是所有的饭都是能吃的。


一是不能公款吃喝。单位吃饭,是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的,不能超越了规矩。利用公款请客吃饭,这是绝对不允许的。随意组织大规模的聚餐,也是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二是私人聚会是可以的。对于退休人员,平时相处不错,没有利害关系的同事之间,互相吃饭是可以的,费用由聚餐人员平均承担,不铺张,不浪费,表达自己对退休人员的尊重。


因此,请退休人员吃饭,需要遵守规定,不能做不符合规定的事情。


二、表达心意,不一定吃饭。


在物质社会发达的今天,吃饭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不再是新鲜稀奇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新意。我们之所以会选择请他们吃饭,不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表达新意,表达感激之情,表达尊敬之意。吃饭只是一种形式。除了吃饭,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


我们可以赠送退休人员礼物。这里提到的礼物,不是那种奢侈品、明贵品,而是带有自己心意的礼物。比如我同事给孙主任准备的工作相册,非常有纪念意义。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喜好和需求,给他们送一个纪念物。


当然,还有很多的形式,我们不要拘泥于请客吃饭。要有新意,有创意。


三、对他们,多关心他们才行。


吃饭不是结束,而应该是开始。从他退休以后,我们更应该多关心他们,经常到同事家走动,嘘寒问暖,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经常和他们聊聊天,拉拉呱,增进友情,维护良好的同事关系。


尊重不是一时的,而是长久的。我们要多关心帮助退休后的同事,让他们感受到单位的关怀和温暖。


综上所述,退休人员退休后,自己拿钱请客是可以的。我们不仅要用形式表达对他们的敬意,更要多关心退休后的同事,让友谊长存。


职场百灵鸟


按道理来说,每年退休人员那么多,单位也没有义务请大家吃饭,但是从情感层面来说,吃一顿也无妨。

这个事情还是得看单位的领导以及平常和同事相处的关系是怎样的,有的单位平常工作氛围比较好,和大家打成一片;有的则是就事论事,只是单纯的工作关系。

我所在的单位,平常业务不是很多,大家相处的比较愉快,而且领导也比较平易近人,去年人事科的李哥正好达到退休年龄,在7月份的时候办理了退休手续。领导特意叮嘱大家一起出来吃个饭,算是给李哥送行,当然也是领导自掏腰包请的客。

不过,对于大多数的单位来说,

每年都有许多退休人员,如果都请大家吃顿饭的话,一是没那个闲钱,二是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

再说了,现在也不能公款吃喝,这个吃饭的钱谁来出?还有就是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在单位干了一辈子的人有很多,如果都得吃饭的话,那就想的有点多了。

领导个人的意愿请大家吃个饭无可厚非,但是现在整个单位的层面来请退休人员吃饭的话还是有些不合情理的。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是@冯阿元 ,分享温暖、有料、走心的文字给大家,关注我,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