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秀才,舉人,進士地位都如何?當地父母官敬畏嗎?

嗯嗯嗯嗯80649260


古代秀才,舉人,進士地位都如何?當地父母官敬畏嗎?

自古有"金舉人,銀進士,窮秀才"之說,雖然有些過於簡單,但也大致說明了他們之間的地位差異。

秀才,別稱“茂才”,最初是指才能優異的人。在不同的朝代,秀才的地位相差懸殊。

漢代以來,秀才成為舉薦人員的科目之一。漢文帝曾下詔“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漢武帝確立察舉制,“秀才之舉”與“孝廉之科”並立為兩漢最重要的察舉科目。東漢為避漢光武帝劉秀諱秀才改稱“茂才”。“茂才”大多從現任官吏中推選,起用為縣令(千石)。

隋朝開始創立科舉制,唐朝正式確立和完善了科舉制度。唐初秀才科是常科,而且地位最高,為六科之首,被稱為是“尤異之科”。對秀才的選拔要求也最高,據《唐六典》記載:“有博識高才、強學待問、無失俊選者為秀才。”對才、學、識都提出了極高的選拔標準,考試內容上考有關治國方略的五條對策,這就要求應考者不僅要博古,還要通今,不僅長於經典詩文,還要有實際的行政能力。當然這樣高標準的人才給予的待遇也高,上上第的秀才,可以授予正八品的出身品階,比進士、明法高出四等,比明經高出三等。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停秀才科。開元年間曾再度開秀才科,但三十年無人登第。到宋朝時,秀才對一般讀書人的泛稱,但值得一提的是,宋朝的讀書人並不喜歡自己被稱為“秀才”,覺得那是對自己的貶低和輕慢。明太祖朱元璋曾採取薦舉之法,舉秀才數十人,任以知府等官職。此後,秀才則用來專指府、州、縣學的生員。

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分為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4個等級。考生無論年齡大小,都要先參加入學考試,也即院試,院試錄取者為秀才。秀才分三等:廩膳生、增廣生、附生,只有第一等可以領少量的俸祿。秀才可免除個人的農業賦稅和徭役,見到縣官可以不下跪,一般案件不受刑,可以當私塾先生或者官員幕僚。因為他們在經濟上並不富裕,只是在社會地位上稍高於平民,所以被稱為"窮秀才",是科舉金字塔下的最低一層。

舉人,最初指被舉薦之人。

漢代實行察舉制,被舉薦之人就稱為“舉人”。

唐朝時把不經學館考度而由各州縣舉薦入京應試的士子通稱為舉人。

宋朝時的科舉只有解試、省試和殿試三個級別,第一級別的考試——解試通過後即為舉人。舉人登科後可直接授官,免除丁役。

明清時舉人專指鄉試考中者,是一種出身資格,初步具備了入仕資格,當然,一般是中下級官吏。如清朝早期,一些舉人可以在出現官缺的情況下,擔任知縣和教職。即使沒有獲得官職,也可以被一些總督、巡撫級別的封疆大吏聘為幕僚。比如晚清名臣左宗堂就是舉人出身,湖南巡撫駱秉章。舉人每月還有較多的俸祿,可免除差役和所有賦稅,見了所有官都可以不下跪。

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是科舉制下的最高功名。

“進士”最早見於《禮記·王制》,意指貢舉的人才。

(北京國子監的進士題名碑,共198塊,記載著51624名進士的姓名、籍貫和名次)

隋唐科舉考試設進士科,錄取稱進士。宋朝時進士科最受重視,考中進士的人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進士科在宋朝時被稱為宰相科。

明清時的科舉分4個等級:院試、鄉試、會試、殿試,殿試及第的人稱進士,賜出身。進士分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一甲3名依次為狀元、榜眼和探花,可以直接授予官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為從六品官。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為正七品;二、三甲的進士則會被分派到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觀政,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實習。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就是在得中二甲進士後,被派往工部觀政當實習生,負責督建威寧伯王越的墳墓,觀政期滿後才被授予刑部雲南清吏司主事一職的。

所以,古代秀才,舉人,進士地位相差還是比較懸殊的,但即使是最低一級的秀才,也可以見了縣官不下跪,舉人即使沒授官,也可以和地方官平起平坐。


文史清談


從秀才開始,算是脫離了底層階級,成為士,受人尊敬和敬畏了。

秀才

秀才是童生通過縣試,才正式轉為秀才。秀才雖然是科舉制度下的最低級別,但已經比一般百姓高多了。非常受人尊重,聲望高的直接做師爺,差一些的教私塾,見到縣令可以不用下跪,如果作禮,縣令也要回禮的。

舉人

舉人就更不用說,在各省貢院參加鄉試,通過後稱為舉人。一旦成為舉人,基本就算是衣食無憂了,不僅有人送田送錢送房,縣官見到都要主動作禮。舉人意味著可以直接做官了,比如明朝的海瑞就是舉人出身,所以舉人地位非常高了。

進士

進士就意味著人上人了,進士可是通過了皇帝的殿試呀,光宗耀祖不過如此。進士好一些的直接進翰林院,特別優秀的進六部,差一些的都會為官一方,可謂直接進入統治階層了。

所以說,秀才是書生的開始,進士算是到頭了,對各地父母官來說,能出秀才還可以,出個舉人算是學風昌盛,出個進士那絕對高人一等了。


以史知今


古代功名的分量大家可不要低估,哪怕是這其中最低一級的秀才,擺到現在也能相當於區縣一級下轄實權部門的一把手,大公司的高級白領,大學教授。在古時候成為秀才,就已經是國家認可的統治階級的一員了。擁有免稅免徭役,見官不跪,過堂免刑等特權。每次考核名次最好的一批人,還可以享受國家補助。

說的通俗一點就是:通常秀才可以輕鬆的在各級學校,私塾擔任講師,也可以在縣級衙門擔任如收稅,治安等非正式實權職務,如果能力突出或者後臺過硬,還可擔任一些正式官職。古人愛嘲諷窮酸秀才呢,很簡單,秀才是古代的平民能直接接觸的最高級“官員”。其中說到政治影響,大略等同:秀才:鎮黨委委員。舉人:縣委常委。進士:省委常委。而狀元,直達中央任職領導。


南朝灬


中國古代太漫長了,秀才、舉人、進士的含義也不同,不好一概而論的,但大體上以科舉制定型為分野,可以將其劃分為明清以前和明清時期。

先來說說秀才。

秀才這一稱呼首次出現在西漢的察舉制中,大概意思就是優秀人才,並非具體的功名。隋朝創辦科舉制選拔人才,設秀才科,唐朝最初沿用,但後來廢除。宋元兩朝,秀才不過是一般讀書人的通稱。



而在明清時期,凡能通過童子試,即縣試、府試和院試者,即可獲得秀才功名。秀才這一功名雖然只是讀書人參與科考的起步,但也並不容易,明清時期很多讀書人可能終生都無法考上秀才,只能被人稱為童生,比如魯迅小說中的人物孔乙己,他就是一個典型的老童生。一旦考上秀才,你就算是進入了士階層,在文化落後的鄉村地區也頗有面子,平時當個私塾先生、代寫個書信、代寫對聯之類自然是不在話下,如果平民有什麼要與官府交涉的事宜,秀才更是當仁不讓的中介人。

一般來說,窮秀才不會有官做,經濟上也難說是富裕,不過在鄉村混口飯吃,或是入高官幕府餬口,僅此而已。

再說舉人。

舉人也是西漢出現,西漢察舉制令郡國舉薦賢才,故稱呼被舉薦之人為舉人。隋、唐、宋三朝,科舉制並無舉人一科,而各科被推舉赴京應試者被稱為舉人。



明清時期,科舉制定型,考生考中秀才後有資格參加三年一次的全省鄉試,如果考中,即為舉人。考中舉人,對於古代讀書人來說,基本上可以說是一隻腳已經踏入仕途。一方面,考中舉人就有了當官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舉人有資格參加會試,而會試一旦考中,就能真正踏入仕途;另一方面,即便會試沒有考中,有個舉人功名,也可真正躋身士大夫階層,一舉打入省內上流社會的交際圈,並擁有司法上的豁免權和經濟上的免稅權等。

比如《儒林外史》裡的范進就是這樣,他一輩子窮困潦倒,餓得兩眼發黑,還要遭受老岳父的奚落。一朝得中舉人,范進立刻被眾人高高捧起,不僅老岳父對他越發恭敬,還有人主動送來土地,省裡的老爺們還派人看望,送來銀票。不久,他又高中進士,最後升任學政,儼然是朝廷高官了。

最後說一下進士。



隋唐時期科舉制初建,就設有進士科。唐朝科舉制以明經科和進士科最為重要,進士科難度極大,主要考的是詩賦,考中者皆稱進士。明清時期,鄉試考中後就能參加次年在京城組織的會試,會試通過後再經殿試,排出名次,分出三甲,其中一甲三人,為本次殿試的一二三名,即狀元、榜眼和探花。

一般來說,獲得進士出身,就登上了科舉制的塔尖。在明清時期,進士可直接進入翰林院供職,其中一些人會逐漸躋身內閣或南書房等機構,有機會成為天子近臣,並獲得轉任地方官的機會,積累政績,最後再調回中央,擔任宰輔要職。當然,大多數人也僅僅是在翰林院終老一生,或者到地方擔任個知府知縣,然後政績平平,湮沒無聞,僅此而已。


達摩說


古代當官者要從三考裡出身。就是本題所提出的問題,古代讀書人是慣稱十年寒窗之辛苦,才能進行考試。首先是鄉試,第一名者稱秀才,雖稱秀才還系白衣,如在秀才其間犯了法要被革除。

。第二考是省試,參考第一名者稱舉人,舉人有銜稱舉人老爺,期間犯法亦要革去。

。第三考是京試(國家級),第一名者稱狀元;二名探花;三名榜眼;以下統稱進士,進士有多少?是看一場考試有皇帝取才而決定的,每三年一次(稱為某某年第幾名進士)狀元於吏部統一按排官職,再將初定奏本皇帝,經皇帝准奏,並下旨上任。不過有時皇帝需要重要人才,要進行殿試,皇帝親自監考,合格,不通過吏部按排,有皇帝親自任命官職,這都是重要職位,比如:監察御司,七省巡按,按察司,應天府尹等重要衙門。


老龔166916589


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秀才

秀才,指的是才能秀異者,最初是在漢武帝時期,漢武帝親自出卷考試,應試成功者稱為秀才,後東漢事情為避光武帝劉秀名諱,遂改成茂才 。

秀才在古代是有這一定才學的人,所以在當時地位還是不錯的,比如見縣令不用跪拜,家裡可以免除徭役等,還可以替人寫東西來賺錢,如果沒有一定的好處,誰願意苦讀寒窗十年呢?(但是秀才離做官還有一定的距離)。

舉人

舉人,是指在秀才中通過鄉試者,在唐朝時科舉制度已經非常成熟,這時候的舉人,已經不是白身,有了初步做官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後,所有人都來恭喜巴結他,

當到達了舉人這個地位後,在社會上便達到了士農工商的第一位,成為了一個初級士人,可以勝任縣令等職務,在當時是比較受人尊敬的。

進士

進士,是指通過了殿試的舉人,所以進士是比較少的,除了名列三甲的進士,是可以進入六部擔任一些中層的位置,也可以選擇去外放擔任知州,有了政績,還可以回到京城。

進士一般都是很有才能,要不然唐太宗也不會在進士魚貫而出時,說出:“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而殿試中的前三甲,更是有機會成為一方封疆大吏,成為朝堂的重要朝臣,

所以進士以及其中的名列三甲,算是達到了古代科舉士人的最高峰,地位自然可想而知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


嘴痕


秀才舉人,在察舉時期,也有如此稱謂,也可以說是科舉制度沿襲了察舉制度流下來的稱謂。科舉制度完整來講,從低到高,是為,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

秀才舉人的稱謂,來源於漢朝,武帝時期一改選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舉人才,是為察舉制度。秀才即為優秀人才,此種制度一直延續到隋朝。隋大業年間,開始科舉制,設秀才科,唐初沿用,及第者稱秀才,後來廢止,秀才變成一般讀書人稱謂。宋朝,應試者和士人統稱秀才。明清時專指府州縣學員。

察舉時期的秀才,可以直接為官。明清時代的秀才,是士階層的最低門檻,代表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種特權。例如免除差徭,見知縣時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稟見知縣等等。秀才中部份人是貧窮家庭出身,但是得到秀才功名不一定可以帶來財富。只有生員資格的秀才並沒有俸祿,若果未能通過之後的鄉試中舉,亦不足以為官。

秀才也分為三等:廩膳生、增廣生、附生。成績最好的叫廩膳生,國家按月給他們發放糧食,讓他們能夠安心讀書。成績其次的叫增廣生,增廣生沒有吃國家公糧的資格,但有可能作為“替補隊員”,升到廩膳生的行列。附生是指剛入學的秀才。

在明清時的中國,秀才是地方士紳階層的支柱之一。在地方鄉村中,他們代表了知書識禮的讀書人。因為他們在地方官吏前所有的特權,故此經常會作為一般平民與官府之間溝通的渠道。遇上地方上的爭執,或者平民要與官衙打交道,經常都要經過秀才出面。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喪事,或過年過節,亦有請村中秀才幫忙寫對聯、寫祭帳等習慣。

察舉時期,舉人是指被薦舉之人。漢代取士,無考試之法,朝廷令郡國守相薦舉賢才,因以“舉人”稱所舉之人,可以直接為官。

唐、宋時有進士科,凡應科目經有司貢舉者,通謂之舉人。至明、清時,則稱鄉試中試的人為舉人,亦稱為大會狀、大春元。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習慣上舉人俗稱為“老爺”,雅稱則為孝廉。

考上了舉人,才真正擁有了官員的身份,成為了統治階級的一員。舉人有當官的資格,但不一定能當官,但可通過"大挑"進入官場。

范進中舉

舉人通過會試,錄取者,稱之為貢士。貢士通過殿試,即為進士。殿試的通過率也很高。在正常情況下,殿試的通過率為百分之百。這就是說,所有的貢士,最後都會變成進士。區別只是名次不同。

貢士通過殿試之後,出榜分為三甲: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稱進士,中了進士。進士叫天子門生。

進士多入為翰林官。一甲第一名為狀元,授修撰;第二、三名分別為榜眼、探花,授編修。二、三甲可選為庶吉士,或授給事中、主事、中書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國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縣令、縣丞等官。

綜上,秀才父母官或許沒有過多的敬畏,舉人進士的話,就相當敬畏了。儒林外史記載的范進,一中舉,父母官馬上來拜會,就能看出。

以上。

部分圖片文字來自網絡,侵刪。


酷的世界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科舉考試下特權階級的地位是隨著朝代交替而變化的。

然後我們才能回答這個問題。


秀才

隋唐時期,盡廢舉薦制與九品中正制度,首創科舉開科取士,設秀才科,是常科考試的一種。

但唐朝時期的秀才科是極其難考的(與明清時期秀才等級截然相反),秀才科被稱為眾科之首,第一位中秀才的杜正玄甚至被稱為海內一人。

直到隋朝覆亡,秀才科及弟不過十餘人,唐朝時期,直到後來秀才科被廢,每年考中秀才者也不過一二人。為什麼被廢除秀才科呢?因為題目太難從而導致無人參考,秀才科形同虛設,便被廢除。

隋唐時期的秀才地位極高,可以直接入仕參政,是國家極其重視的人才。

秀才科被廢后,秀才一詞開始泛指讀書人,發展到宋朝時期,只要參加考試,不論及第與否,一概統稱為秀才。

這個時期內的秀才是一種稱呼,而無實際功名特權。

到了明清時期,秀才重新邁入特權階級,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檻。

明清時期秀才階層享有一定特權,如免除徭役、不跪縣官、不用服徭役、地方上受審不得用刑等,社會地位得到一定的提高,但階級並沒有發生變化,且沒有俸祿,也不能直接做官,除非更進一步成為舉人。


舉人

自隋唐以來,舉人登科即可授官,若是中舉,社會階級躍升不說,還享有約百數畝至數百畝免繳田稅、免數十丁徭役的權力。

舉個例子,如果當時的地主富農需要給朝廷交稅十兩,但要是掛在舉人名下為侍,自身免稅,只需給舉人五兩,還可以免除徭役。你要給一個舉人老爺一定好處,就可以得到舉人免稅的權利,這個侍從奴隸之名可是真金白銀買來的。

舉人與秀才相比,享受國家給予的俸祿,亦可謀得一官半職,雖然要等官位缺口,但也算真正的邁入了統治階級。

舉人可以再考進士,若三次會試不中,也可選擇謀得官職,若是入了官位,則不可再考進士。

中了進士,就算沒有謀得一官半職,但功名在身,地方官員也不敢有絲毫怠慢。


進士

自隋煬帝與大業年間始置進士科目,此後朝代多為沿用,中試者稱為進士。

進士是科舉考試的盡頭,一甲三人則當即授予官職,入翰林院,二三甲進士再次考試,擇優入選翰林院,其餘分往各地任職。

當然,若是不滿名次也可重考。進士被稱為天子門生,稀缺性決定了大多數人都可以留任京城,最不濟者也可以做個地方縣令或者同級官員。

雖然初任官職品級不高,但功名在身,升遷只是時間問題,進士進入翰林院,便是入閣拜相的起點。

中了進士,當地父母官基本就只能仰望了,還敢不敬?


蟬鳴八月


要區分時間線。

簡單說,西漢至唐代,秀才指才能優異,是察舉制中州長官推薦給中央,三公考試,初授予官很重。到了明清時期,科舉定型,秀才就是基礎功名,國家給予錢財支持繼續讀書,免除本家稅金徭役。見地方官不跪,口稱學生,可以當私塾先生,低級幕僚。

舉人,察舉制時期是郡國長官推薦給中央政權的人才,是常科孝廉,基本擔任郎官。明清時期是士,享有不稅特權。可以被推薦出仕當官,與縣令平輩交往。可以擔任高級官員幕僚。屬於統治階級成員。

進士,科舉功名。唐代進士非常難得,每科多不過十來人,少則三五人,甚至一個都不中,所以,號稱五十少進士。進士提拔快速,運氣好十來年就具備入相資格。宋代之後進士地位下降,但也是科舉出仕正途,每三年不過三百進士,一甲前三名是狀元榜眼探花,但官運不怎麼好。第四至60名是二甲,是高級官員的主要來源。61名以後的三甲,晉升相對緩慢,到老也就五品。

顯然,家中三甲以上進士,地方州府縣官員都會道賀,互相交往。


四川達州


秀才相當於現在普通大學畢業,再往前,只相當於高中畢業,就是承認你是讀書人,有學問,給你一個功名,相當於以前老師一樣的社會地位,見官可以不用跪了,但得行學生禮。當了秀才,別人也不能隨便欺負你了,因為你是有功名的人,欺負你相當於輕視朝庭。中舉就不一樣了,秀才雖然有功名卻還是普通百姓。舉人則是國家幹部侯選人員,相當於當上公務員,就披上了國家公職人員的名頭。但不是所有中舉的都有官做,得等有缺了,朝庭排號任命。如果不想等就繼續考,就是像當今畢業後考上公務員再考博士,考上直接派官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