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舉人、貢士、進士分別能當什麼官,考中難度有多大?

一德格天1


一,秀才

秀才不能當官。也不會去當官,因為秀才必須努力去考舉人,才能有士的身份。

以下以科舉定型的明清時期為例。

蒙生(讀過書的人,有地方村、里長做保)通過縣級考試為童生。童生參加縣府院三級11場考試通過為生員,也就是通常稱呼的秀才。每兩年大約產生2.5萬秀才,而全國讀過書的人大約三四百萬,可見秀才不容易考。

中了秀才,也就被稱呼為讀書人(不是讀過書),見地方官不跪,口稱學生。可被推薦去擔任富貴人家的幕僚,師爺,掌櫃。在地方上有一些話語權。

而國家政權每年會支持秀才部分錢糧,等於資助你繼續求學。但秀才需要每年參加縣考,通過者才能參加舉人考試。

二,舉人

每三年秋季,國家在各省首府舉辦鄉試,秀才和縣學、國子監學生可參加,中者就是舉人。

舉人是士,享有稅務全免待遇。所以中舉之後很多小農小商會獻上財產,請求託庇。

由於秀才基本都會拼命考舉人,而每三年只產生大約3000名舉人,錄取率一般都是低於千分之五,遠比進士錄取率的百分之一要低,所以明清時期就有金舉人、銀進士的說法,尤其是在江南地區,中舉非常難。

所以,舉人通常考兩三次就不會再去參加京城禮部考試,轉而發展家族業務。或者給高級官員擔任幕僚,為今後出仕積累人脈。

舉人已經可以出仕,得到推薦,經各省佈政史、按察使審核擔任本省從九品以上正式官員比如稅目,司庫,巡檢等職務。如果名氣大,背景強,則可能得到縣教喻等八品職務。但是舉人的晉升很慢。到老運氣好也就六品,能夠因功晉升五品都是祖墳冒煙。畢竟如左宗棠這樣得到軍功的舉人並不多。

三,貢士

貢士在唐宋時期相當於明清的舉人。明清時期的貢士指會試通過者的300人,但隨即就會參加殿試。殿試通常不黜貢士,所以貢士99.99%都是進士,這就不單獨說了。

四,進士

頭年鄉試結束,舉人第二年二月進京城參加禮部考試,稱為會試。會試中者三百參加殿試。前十名之外順序大體不會發生變化,統稱進士。但唐代進士非常嚴格,每科多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可能三五人甚至一二人,乃至一個不中。宋代推崇文治,每科進士一般百來人,宋仁宗甚至創造過一科點800進士的超級記錄。到明清時期,每科進士固定300人。特殊情況下,比如會試中者家中突發喪事,則被允許直接參加下一屆的殿試,本科不再補錄缺額。

進士授官各時期不同。唐宋時期進士初授官多是八九品。明清時期的進士前三甲稱一甲進士及第。狀元初授官為從六品翰林院修纂,榜眼探花均為正七品翰林院編修,三年期滿另外授予職務。但是從整個明清來看,前三甲官運都不怎麼好,最終出將入相者,極少。

第4名至第60名為二甲進士出身,第61名至300名為三甲同進士出身。無論二甲三甲都可參加庶吉士考試,通過者授從七品,入中央各部學習三年,三年後重新分配。事實上,明清宰相尚書基本都是庶吉士出身。所以庶吉士是積累官場人脈、學習行政過程,結識中央政權高級官員的重要通道,也就有非庶吉士不得入閣的說法。

對於沒有考中庶吉士的進士,會分配去地方各省下擔任從七品官職,通常是各州府司法副手等職務。三年後多可晉升正七品。但過後就有較大區別,三甲同進士晉升緩慢,到老能夠在地方上晉升四品知府都很難。二甲進士則會相對好一點。


四川達州


這問題問得挺好,好就好在這幾個級別區分得很清楚,很有必要普及一下。

先說秀才。考秀才也就是俗稱的“童子試”,這是科舉考試中最低的一個級別,但說是最低,其實也是非常難的。

首先,童子試要考三次,一次在本縣,由縣令主考,即所謂縣試,通過者接著考府試,最後由各省學政主考,稱院試。必須要三次都通過,才能取得秀才功名。

從學識上說,能考中秀才基本就相當於目前的古典文史哲碩士研究生水平,而且還得書法相當好才有可能(因為童子試是不糊名的)。



而從淘汰率來說,秀才的錄取率有多高呢?通常說,錄取名額一般在15名左右,大縣小縣稍有增減(8名到20名不等),這個是根據糧賦來決定的,糧賦高的,比例就高一點。

還有一點要注意,古達科考除了恩科之外,通常是三年一試,這樣的錄取名額換算成現在的高考的話,最起碼要全縣前十名而且有文科特長,才可能考中秀才。

不過很遺憾的是,秀才是最低的功名,是沒有資格做官的。只能說,考中秀才就可以去當塾師了,而且收費會比其他沒有功名的塾師高不少。就這點好處。

接下來,是鄉試這一關。鄉試必須取得秀才功名之後才能考,表面上看,秀才已經很難考中,但如果一個省的所有秀才(不分往屆應屆都可以考)全部集中起來,那就十分驚人了。



像江浙這種人文大省,每次鄉試時都有八九千人甚至上萬秀才來趕考,而錄取僅二三百人,而一些人口少的省份,錄取僅百餘人,參考者起碼也有兩三千。

因此,三年一次的鄉試又被稱為大比之年,是整個科舉考試中最難的,因為其錄取比例僅百分之二、三,難度可想而知。

舉人考中了,也不是所有人可都可以做官。按清朝規定,只有連續兩次會試落榜者可以大挑,選中者可以做縣令(這種地方都是比較差的)或教諭(教育局長)之類的低級官職。

或者,一些舉人也會選擇充當幕僚為業,這也是一條出路。此外,就只能靠繼續參加會試、考中進士,走正途出身了。

舉人的學識,大概和目前的古典文史哲博士水平相當。



之後,舉人要赴京參加會試,這是每年春天在禮部主持的考試,每次各省舉人有個三五千人吧,然後從中選出三百來人,這就是所謂貢士。之後,這批人再參加殿試,就是所謂進士了。

從錄取比例看,舉人到貢士的難度低於考舉人,因為舉人已經十分金貴,加上有些人屢試不中、年紀過大而改從他業,真正參加會試的人數會有所縮減,因此,錄取比例在10%稍多。

而一旦成了貢士,基本就可以和進士劃等號了。因為殿試是排名考試,換言之,所有參加殿試的貢士都會被錄取為進士。

進士也分三個級別,一甲三名狀元榜樣探花,這是直接翰林院授官的,二甲、三甲統稱進士,這個還需要參加一次朝考,才能最終定去向,考得好、年紀輕的會撥入翰林院深造,其他基本分到各部或下發到各縣為縣令。

這批人,是俗稱的老虎班,是不需要候補、即到即用的。

由此,漫漫科考路,這才告一段落。


坑爹史冊


科舉考試,秀才、貢士是不授予官職的,秀才只取得入學、向上層次考試資格,貢士取得參加殿試資格。

舉人部分可以出仕為官,但多是地方官佐;進士則全部出仕為官。

一、童生,古時的讀書人,在科舉考試第一關為童生試,取得參加科舉考試、求取功名的資格。

童生,在未考取生員(秀才)以上功名之前,俗稱白衣;你看,《水滸傳》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倫,綽號“白衣秀士”,就是一個沒有功名的文化人。

既使八十歲白髮老翁,未考取生員(秀才),也是童生。

二、秀才:縣試、府試、院試(省學政主持的考試),童生參加,錄取者稱為生員,始獲得功名,俗稱秀才。

生員分為廩生、增生、附生,廩生可獲得政府膳食供給待遇,相當於今天的大學公費生;增加錄取名額的增生、附加錄取的附生則沒有這個待遇,相當於今天大學擴招的自費生。

生員中選拔出優秀者,可以入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者稱為貢生,為貢生中的優貢,相當於今天大學生保研;不同於恩貢、蔭貢等憑特權進入國子監的貢生。

秀才只是取得入縣、府學校學習,拔貢,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不能出仕為官,可免除差徭。

秀才向上考試不第,可搞教育辦私塾、府州縣衙為吏等謀生。

三、舉人:鄉試,省級舉行考試,生員參加考試,錄取者稱為舉人,人們習稱老爺,第一名稱解元。

舉人除取得向上層次的考試資格外,享有免除賦稅徭役的特權待遇,因此,中舉後,有些土財主會給好處,將土地、人口依附於中舉者,以逃避賦稅徭役。

舉人不同於秀才,除取得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外,可以出仕為官了,多是府、縣教學、主簿一類的八、九品級的佐官,亦有出任知縣主官的,但是很少。

舉人,相當於今天省級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幹部,錄用為領導幹部或後備幹部。

舉人,社會地位蠻高的。所以,《儒林外史》中,窮秀才范進中舉後,有人送房、送錢,原來嘲諷奚落的丈人頓時另眼相看,自己聞聽中舉競然高興的瘋癲了!


四、貢士:會試,中央政府禮部(主管外交、教育等事務)舉行考試,舉人參加考試,錄取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不授官出仕,取得參加殿試資格。

五、進士:殿試,皇帝親自主持考試,對會試錄取者——貢士,分等定級,皆稱進士。

分為三甲,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進士及第;二甲若干,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賜同進士出身。

進士皆出仕為官,授予京官者,有擇優進翰林院備皇帝諮詢、學習為仕經驗,含有培養後備幹部之意,也有分發六部及其它官署附官;外放則可為知縣主官或府、州附官。

進士,相當於今天全國公開招考領導幹部考試並錄用成為領導幹部者。


z山海


秀才是士農工商中士的最底層。參照明朝歷史,秀才分兩種。一種為通過全縣秀才考試,名次很好的稱為“膳生”。這一部分秀才享有一定的朝廷供給,每月可領取米幾鬥來保障最基本的生活。另一部分就是最常見的普通的秀才了。他們沒有朝廷供給,要靠自己來維持生計。秀才是不能任官的,只是證明你是讀書人,有了最低等的功名。可以免除一部分勞役與稅負,但是有數量限制。古代出遠門要到縣衙開具“路引”,否則被查出是要入罪的。秀才則不用,朝廷允許秀才不用路引。還有一點特權就是“見官不跪”。見了官員可以不下跪,作揖即可。這就是最低等的功名秀才。

秀才之上就是舉人了。為全省秀才通過考試選拔而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亞元”。跟秀才不同,舉人是可以任官的。一般為七品以下官員可由舉人衝任。當然前提是要到吏部報備選官。但是時間就不能確定了。毫無疑問舉人的待遇與秀才相比是天差地別的。舉人不僅自己免除徭役賦稅,還可以蔭庇其他人。所以很多老百姓為免除賦稅爭相投獻土地與舉人來免除賦稅。可以說舉人這個群體是地主階層的代表。

進士與貢士沒有很大的區別。兩者所差的就是一場殿試。也就是御前考試。貢士由舉人功名者可以參加考試。然後由皇帝選擇其中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探花,第三名為榜眼。進士分為兩種,一種就是進士及第,這是通過考試時名次比較好的。另一種為“同進士出身”,這是名次靠後的一部貢士。按名次高低選取一定的名額,由皇帝賜“同進士出身”。這也是兩榜進士的由來。當然只要是兩榜進士就能任官了。最低為七品。當然進士跟進士也是不一樣的。在明朝只有一甲進士可以選翰林,也就是到翰林院任職。有明一朝非翰林出身不能入內閣大臣。也就是俗稱的“閣老”,也可視為宰相。可以說一個讀書人一生的成就,在科舉名次出來以後就決定了。


雪山來客1077


舉人很牛逼的,即使不做官,在地方也是呼風喚雨的統治階級,特權和當地縣太爺是一樣的,只是未在吏部註冊而已。貢士和進士差別不大,進士是貢士的排位賽。進士的話真的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平均一年全國一百人左右。


南文玄


就難度而言,考秀才比考博都難,明朝一個縣的秀才名額只在十幾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