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考上童生,秀才,舉人的百人錄取率有多少?

纖指十三玄_


首先需要說的是明清時童生是那些習舉業的讀書人在未考取秀才前的稱呼。而明史記載,只有通過縣試和府試的才能被叫做童生。清朝的科舉之路為:院試、鄉試、會試、殿試。我們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各級考試的功能及考取難度。

童生通過院試考取秀才,但是秀才不能當官

因為童生才可考秀才,所以考秀才也稱童子試,童子試首先要在本縣由縣令主考,即縣試;其次在進行府試;最後去省裡由學政主考,即院試。以上三次測試全部通過者便可以稱作秀才,秀才就可以擁有進入朝廷舉辦的學校學習的資格。 這個資格非常重要,因為只有在朝廷學校上學的學子才可以考取更高的功名,這是因為清朝不允許讀書人自學後直接考取舉人或進士,必須層層考取。

而考取秀才的難度有多高呢?清朝普遍一個縣的錄取名額在10-20名之間,大縣和小縣會有幾個名額的差別,但具體是根據糧賦的高低來決定錄取比例的。在現代來講基本上得全縣前十名才可能考中秀才。 秀才是功名的一種,也是最低級的功名,秀才不能做官,本質上還是百姓,不過可以享受免賦稅徭役、升堂時免下跪禮等待遇,可以去當塾師了,而且收費會比其他沒有功名的塾師高不少。

鄉試考舉人,可以做官

秀才參加各省在省城舉行的考試,考中者叫舉人,舉人的第一名叫作解元(“連中三元”中的第一元)。在當時,像南方一些士子大省,每次都有上萬名秀才來參加鄉試,錄取人數僅僅為二三百人。 因此,三年一次的鄉試又被稱為大比之年,是整個科舉考試中最難的,因為其錄取比例僅百分之二、三,難度可想而知。

和秀才考舉人相同,只有考中舉人才可以考進士,但比秀才好的一點是舉人即使考不中進士也可以通過吏部“大選”當官。即使有幸受到吏部賞識,舉人也可以當最低級的官員,如主簿、縣丞等,只有極少數能靠自努力升遷,做到州縣主官。

會試考貢士,貢士參加殿試後直接當官

各省選拔出的舉人可以參加由禮部舉行的全國統一考試——會試,考中者被稱為貢士,第一名稱作會元(“三元”中第二元)。從錄取比例看,考貢士要比考舉人容易一些,因為舉人已經十分金貴,加上有些人屢試不中、年紀過大而改從他業,真正參加會試的人數會有所縮減,因此,錄取比例在10%稍多。

考中貢士後需要參加殿試,通過殿試後才可被稱作進士。但實際來看通過會試的貢士基本都可以獲賜進士出身,所以我們一般把貢士和進士畫上等號。 殿試是由皇帝親自選拔,根據成績分為三類,其中一甲3名,分別是狀元(“三元”中第三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三甲若干名。 考中貢士者,可以直接授官,一甲前三名授官最高,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其他進士則授翰林院檢討等級別更低的京官或外官。



人來瘋歷史1


在清代童生的錄取率還是比較高的,但是沒有什麼用,一點特權都沒有,也就是認識幾個字而已,所以清朝時期的童生是數不勝數的。二秀才這種級別就比童生高的太多了,並且秀才還有很多特權,比如在清朝可以見官不跪,家裡人免除徭役,免除賦稅等,犯了法也會有專人來問責審查,所以秀才還是在古代還算是不錯的 ,可惜的是秀才一般都沒有錢,古代並不像現代一樣有什麼扶貧和幫助學子的政策,所以也有很多人一生只考到秀才,有的連飯都吃不上。沒辦法繼續考了,在史料記載清朝時期共有46萬秀才,而童生則有200多萬,所以一比較概率中秀才的概率是2.5%。二所謂的中舉人,可謂的天方夜譚,太難了,在古代只要中上舉人的花,一生不愁吃不愁穿,享盡榮華富貴,在清代記載整個時期在出現了15萬舉人,一年不到600個,那麼大概是30%,總之在古代是非常難的。






鵬正


在看錄取率之前,我們要看一下清朝的科舉制度。正式的考試分為三個等級,即鄉試、會試、殿試,每兩年或者三年舉辦一次。但是在正式的考試前又有個童生試。

童生試是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也就是秀才。

秀才是入門標準,你只有是秀才才能參加鄉試。鄉試在各省省城舉行,通過的人被稱為“舉人”。

會試在京城舉行,通過的稱為“貢士”,貢士再參加殿試。殿試顧名思義在宮殿裡,由皇帝親自考試,通過的就稱為“進士”。

清朝初期,不論獲得何種功名的人都可以入仕,但是到了1850年以後,只有進士才能夠當官。而這就決定了錄取率。童生試為地方考試,靈活度比較大,所以錄取率不予評價。

入仕儘管對廣大的生員們是同等的機會,但政府卻在嚴格控制著錄取的人數,實際上只有位於頂端的少部分人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每次鄉試都有將近兩百萬人參加,但只有三萬人能夠通過開始成為舉人,錄取率為1.5%。

而三萬人中只有三百人能夠通過會試,成為貢士。錄取率為1%。

貢士進入殿試,由皇帝親自考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錄取率更是渺茫。

換句話說,不論是你哪一年參加考試,對於一個秀才來說,高中狀元的幾率為1/2000000,也就是二百萬分之一。

大部分人24歲才能通過鄉試,成為舉人,31歲成為貢士,36歲成為進士。

另外,有個名詞叫連中三元,也就是在鄉試、會試、殿試的考試中每次都是第一名,自從我華夏有科舉以來,連中三元者只有21位,清朝的是陳沆、錢棨和陳繼昌。


子墨子


沒有童生的數據,因為童生考試比較簡單,也以縣為單位進行考試。

以清代為例。

秀才考試就比較難,需逐級通過縣級4場府州級4場院級3場,合計11場考試通過,才能授予生員身份。



清代平均每兩年錄取大約25000名秀才,參加考試的童生不少於300萬,錄取率全國平均約1%,畢竟秀才具備基本功名,屬於鄉鎮頭面人物,考試者太多。



考舉人甚至比進士還難。比如范進中舉這個文學角色就充分說明考舉人的難度。



清代每三年常科進士參考人一般約2~3萬,實際錄取300進士,錄取率1%至1.5%。



因大多數舉人考兩三次之後就不會再考,需要出仕或者給高級官員做幕僚,積累行政經驗與人脈,最不濟也在鄉鎮操持家業,勾結官員吞併土地,高尚者則教書育人。因此每次首都禮部會試不會有很多舉人參加。



而舉人是一般讀書人的終點站,也是國家統治階層成員,所以幾乎每一個秀才都要拼命去考舉人。每三年,各省首府鄉試參加者超過50萬秀才,實際只錄取約4000人,錄取率大體7‰—9‰左右,而在江南等文風鼎盛之地,競爭更激烈,錄取率甚至不足5‰,所以,當時也有金舉人,銀進士的說法。


四川達州


清代錄取率是逐年下降的趨勢,因為跟高考不同,幾乎是一考定終身,復讀不是大面積,連續復讀幾年的更是鳳毛麟角。清朝科舉,只要沒有考中進士,就會一直考下去,所以基數兒是越來越大,而錄取的人數兒卻不會變化太大。

院試通過率大概在百分之三左右,鄉試通過率大概百分之一左右,會試通過率大概百分之五左右。


在歷史中摸爬滾打的飛


清代秀才是有名額限制的,每三年,考兩次,每一次,只錄取2.5萬人,這是全國範圍的。真正分下來,其實機會還是很少的(16000人出一個秀才)。當你成為秀才後,你就可以參加鄉試了,省會考試,三年一次,每次全國也才錄取1400人,這是什麼概念呢?晚清人口有四億,相當於28.5萬人裡面出一個舉人。

考中舉人和秀才不一樣,秀才說到底,依然是老百姓,只是比老百姓多一些特權,但是你一旦中舉,就相當於你已經是要做官了,因為你已經成為了國家的候補官員,一旦有了缺口,那麼你走馬上任。這也是我們熟知的《范進中舉》中,范進中了個舉人,就這麼高興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