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考上童生,秀才,举人的百人录取率有多少?

纤指十三玄_


首先需要说的是明清时童生是那些习举业的读书人在未考取秀才前的称呼。而明史记载,只有通过县试和府试的才能被叫做童生。清朝的科举之路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我们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各级考试的功能及考取难度。

童生通过院试考取秀才,但是秀才不能当官

因为童生才可考秀才,所以考秀才也称童子试,童子试首先要在本县由县令主考,即县试;其次在进行府试;最后去省里由学政主考,即院试。以上三次测试全部通过者便可以称作秀才,秀才就可以拥有进入朝廷举办的学校学习的资格。 这个资格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在朝廷学校上学的学子才可以考取更高的功名,这是因为清朝不允许读书人自学后直接考取举人或进士,必须层层考取。

而考取秀才的难度有多高呢?清朝普遍一个县的录取名额在10-20名之间,大县和小县会有几个名额的差别,但具体是根据粮赋的高低来决定录取比例的。在现代来讲基本上得全县前十名才可能考中秀才。 秀才是功名的一种,也是最低级的功名,秀才不能做官,本质上还是百姓,不过可以享受免赋税徭役、升堂时免下跪礼等待遇,可以去当塾师了,而且收费会比其他没有功名的塾师高不少。

乡试考举人,可以做官

秀才参加各省在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叫举人,举人的第一名叫作解元(“连中三元”中的第一元)。在当时,像南方一些士子大省,每次都有上万名秀才来参加乡试,录取人数仅仅为二三百人。 因此,三年一次的乡试又被称为大比之年,是整个科举考试中最难的,因为其录取比例仅百分之二、三,难度可想而知。

和秀才考举人相同,只有考中举人才可以考进士,但比秀才好的一点是举人即使考不中进士也可以通过吏部“大选”当官。即使有幸受到吏部赏识,举人也可以当最低级的官员,如主簿、县丞等,只有极少数能靠自努力升迁,做到州县主官。

会试考贡士,贡士参加殿试后直接当官

各省选拔出的举人可以参加由礼部举行的全国统一考试——会试,考中者被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作会元(“三元”中第二元)。从录取比例看,考贡士要比考举人容易一些,因为举人已经十分金贵,加上有些人屡试不中、年纪过大而改从他业,真正参加会试的人数会有所缩减,因此,录取比例在10%稍多。

考中贡士后需要参加殿试,通过殿试后才可被称作进士。但实际来看通过会试的贡士基本都可以获赐进士出身,所以我们一般把贡士和进士画上等号。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选拔,根据成绩分为三类,其中一甲3名,分别是状元(“三元”中第三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三甲若干名。 考中贡士者,可以直接授官,一甲前三名授官最高,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其他进士则授翰林院检讨等级别更低的京官或外官。



人来疯历史1


在清代童生的录取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没有什么用,一点特权都没有,也就是认识几个字而已,所以清朝时期的童生是数不胜数的。二秀才这种级别就比童生高的太多了,并且秀才还有很多特权,比如在清朝可以见官不跪,家里人免除徭役,免除赋税等,犯了法也会有专人来问责审查,所以秀才还是在古代还算是不错的 ,可惜的是秀才一般都没有钱,古代并不像现代一样有什么扶贫和帮助学子的政策,所以也有很多人一生只考到秀才,有的连饭都吃不上。没办法继续考了,在史料记载清朝时期共有46万秀才,而童生则有200多万,所以一比较概率中秀才的概率是2.5%。二所谓的中举人,可谓的天方夜谭,太难了,在古代只要中上举人的花,一生不愁吃不愁穿,享尽荣华富贵,在清代记载整个时期在出现了15万举人,一年不到600个,那么大概是30%,总之在古代是非常难的。






鹏正


在看录取率之前,我们要看一下清朝的科举制度。正式的考试分为三个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每两年或者三年举办一次。但是在正式的考试前又有个童生试。

童生试是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也就是秀才。

秀才是入门标准,你只有是秀才才能参加乡试。乡试在各省省城举行,通过的人被称为“举人”。

会试在京城举行,通过的称为“贡士”,贡士再参加殿试。殿试顾名思义在宫殿里,由皇帝亲自考试,通过的就称为“进士”。

清朝初期,不论获得何种功名的人都可以入仕,但是到了1850年以后,只有进士才能够当官。而这就决定了录取率。童生试为地方考试,灵活度比较大,所以录取率不予评价。

入仕尽管对广大的生员们是同等的机会,但政府却在严格控制着录取的人数,实际上只有位于顶端的少部分人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每次乡试都有将近两百万人参加,但只有三万人能够通过开始成为举人,录取率为1.5%。

而三万人中只有三百人能够通过会试,成为贡士。录取率为1%。

贡士进入殿试,由皇帝亲自考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录取率更是渺茫。

换句话说,不论是你哪一年参加考试,对于一个秀才来说,高中状元的几率为1/2000000,也就是二百万分之一。

大部分人24岁才能通过乡试,成为举人,31岁成为贡士,36岁成为进士。

另外,有个名词叫连中三元,也就是在乡试、会试、殿试的考试中每次都是第一名,自从我华夏有科举以来,连中三元者只有21位,清朝的是陈沆、钱棨和陈继昌。


子墨子


没有童生的数据,因为童生考试比较简单,也以县为单位进行考试。

以清代为例。

秀才考试就比较难,需逐级通过县级4场府州级4场院级3场,合计11场考试通过,才能授予生员身份。



清代平均每两年录取大约25000名秀才,参加考试的童生不少于300万,录取率全国平均约1%,毕竟秀才具备基本功名,属于乡镇头面人物,考试者太多。



考举人甚至比进士还难。比如范进中举这个文学角色就充分说明考举人的难度。



清代每三年常科进士参考人一般约2~3万,实际录取300进士,录取率1%至1.5%。



因大多数举人考两三次之后就不会再考,需要出仕或者给高级官员做幕僚,积累行政经验与人脉,最不济也在乡镇操持家业,勾结官员吞并土地,高尚者则教书育人。因此每次首都礼部会试不会有很多举人参加。



而举人是一般读书人的终点站,也是国家统治阶层成员,所以几乎每一个秀才都要拼命去考举人。每三年,各省首府乡试参加者超过50万秀才,实际只录取约4000人,录取率大体7‰—9‰左右,而在江南等文风鼎盛之地,竞争更激烈,录取率甚至不足5‰,所以,当时也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


四川達州


清代录取率是逐年下降的趋势,因为跟高考不同,几乎是一考定终身,复读不是大面积,连续复读几年的更是凤毛麟角。清朝科举,只要没有考中进士,就会一直考下去,所以基数儿是越来越大,而录取的人数儿却不会变化太大。

院试通过率大概在百分之三左右,乡试通过率大概百分之一左右,会试通过率大概百分之五左右。


在历史中摸爬滚打的飞


清代秀才是有名额限制的,每三年,考两次,每一次,只录取2.5万人,这是全国范围的。真正分下来,其实机会还是很少的(16000人出一个秀才)。当你成为秀才后,你就可以参加乡试了,省会考试,三年一次,每次全国也才录取1400人,这是什么概念呢?晚清人口有四亿,相当于28.5万人里面出一个举人。

考中举人和秀才不一样,秀才说到底,依然是老百姓,只是比老百姓多一些特权,但是你一旦中举,就相当于你已经是要做官了,因为你已经成为了国家的候补官员,一旦有了缺口,那么你走马上任。这也是我们熟知的《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了个举人,就这么高兴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