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秀才,举人,进士地位都如何?当地父母官敬畏吗?

嗯嗯嗯嗯80649260


古代秀才,举人,进士地位都如何?当地父母官敬畏吗?

自古有"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之说,虽然有些过于简单,但也大致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地位差异。

秀才,别称“茂才”,最初是指才能优异的人。在不同的朝代,秀才的地位相差悬殊。

汉代以来,秀才成为举荐人员的科目之一。汉文帝曾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汉武帝确立察举制,“秀才之举”与“孝廉之科”并立为两汉最重要的察举科目。东汉为避汉光武帝刘秀讳秀才改称“茂才”。“茂才”大多从现任官吏中推选,起用为县令(千石)。

隋朝开始创立科举制,唐朝正式确立和完善了科举制度。唐初秀才科是常科,而且地位最高,为六科之首,被称为是“尤异之科”。对秀才的选拔要求也最高,据《唐六典》记载:“有博识高才、强学待问、无失俊选者为秀才。”对才、学、识都提出了极高的选拔标准,考试内容上考有关治国方略的五条对策,这就要求应考者不仅要博古,还要通今,不仅长于经典诗文,还要有实际的行政能力。当然这样高标准的人才给予的待遇也高,上上第的秀才,可以授予正八品的出身品阶,比进士、明法高出四等,比明经高出三等。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停秀才科。开元年间曾再度开秀才科,但三十年无人登第。到宋朝时,秀才对一般读书人的泛称,但值得一提的是,宋朝的读书人并不喜欢自己被称为“秀才”,觉得那是对自己的贬低和轻慢。明太祖朱元璋曾采取荐举之法,举秀才数十人,任以知府等官职。此后,秀才则用来专指府、州、县学的生员。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4个等级。考生无论年龄大小,都要先参加入学考试,也即院试,院试录取者为秀才。秀才分三等:廪膳生、增广生、附生,只有第一等可以领少量的俸禄。秀才可免除个人的农业赋税和徭役,见到县官可以不下跪,一般案件不受刑,可以当私塾先生或者官员幕僚。因为他们在经济上并不富裕,只是在社会地位上稍高于平民,所以被称为"穷秀才",是科举金字塔下的最低一层。

举人,最初指被举荐之人。

汉代实行察举制,被举荐之人就称为“举人”。

唐朝时把不经学馆考度而由各州县举荐入京应试的士子通称为举人。

宋朝时的科举只有解试、省试和殿试三个级别,第一级别的考试——解试通过后即为举人。举人登科后可直接授官,免除丁役。

明清时举人专指乡试考中者,是一种出身资格,初步具备了入仕资格,当然,一般是中下级官吏。如清朝早期,一些举人可以在出现官缺的情况下,担任知县和教职。即使没有获得官职,也可以被一些总督、巡抚级别的封疆大吏聘为幕僚。比如晚清名臣左宗堂就是举人出身,湖南巡抚骆秉章。举人每月还有较多的俸禄,可免除差役和所有赋税,见了所有官都可以不下跪。

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是科举制下的最高功名。

“进士”最早见于《礼记·王制》,意指贡举的人才。

(北京国子监的进士题名碑,共198块,记载着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

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称进士。宋朝时进士科最受重视,考中进士的人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进士科在宋朝时被称为宰相科。

明清时的科举分4个等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殿试及第的人称进士,赐出身。进士分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甲3名依次为状元、榜眼和探花,可以直接授予官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为从六品官。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二、三甲的进士则会被分派到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观政,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实习。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就是在得中二甲进士后,被派往工部观政当实习生,负责督建威宁伯王越的坟墓,观政期满后才被授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一职的。

所以,古代秀才,举人,进士地位相差还是比较悬殊的,但即使是最低一级的秀才,也可以见了县官不下跪,举人即使没授官,也可以和地方官平起平坐。


文史清谈


从秀才开始,算是脱离了底层阶级,成为士,受人尊敬和敬畏了。

秀才

秀才是童生通过县试,才正式转为秀才。秀才虽然是科举制度下的最低级别,但已经比一般百姓高多了。非常受人尊重,声望高的直接做师爷,差一些的教私塾,见到县令可以不用下跪,如果作礼,县令也要回礼的。

举人

举人就更不用说,在各省贡院参加乡试,通过后称为举人。一旦成为举人,基本就算是衣食无忧了,不仅有人送田送钱送房,县官见到都要主动作礼。举人意味着可以直接做官了,比如明朝的海瑞就是举人出身,所以举人地位非常高了。

进士

进士就意味着人上人了,进士可是通过了皇帝的殿试呀,光宗耀祖不过如此。进士好一些的直接进翰林院,特别优秀的进六部,差一些的都会为官一方,可谓直接进入统治阶层了。

所以说,秀才是书生的开始,进士算是到头了,对各地父母官来说,能出秀才还可以,出个举人算是学风昌盛,出个进士那绝对高人一等了。


以史知今


古代功名的分量大家可不要低估,哪怕是这其中最低一级的秀才,摆到现在也能相当于区县一级下辖实权部门的一把手,大公司的高级白领,大学教授。在古时候成为秀才,就已经是国家认可的统治阶级的一员了。拥有免税免徭役,见官不跪,过堂免刑等特权。每次考核名次最好的一批人,还可以享受国家补助。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通常秀才可以轻松的在各级学校,私塾担任讲师,也可以在县级衙门担任如收税,治安等非正式实权职务,如果能力突出或者后台过硬,还可担任一些正式官职。古人爱嘲讽穷酸秀才呢,很简单,秀才是古代的平民能直接接触的最高级“官员”。其中说到政治影响,大略等同:秀才:镇党委委员。举人:县委常委。进士:省委常委。而状元,直达中央任职领导。


南朝灬


中国古代太漫长了,秀才、举人、进士的含义也不同,不好一概而论的,但大体上以科举制定型为分野,可以将其划分为明清以前和明清时期。

先来说说秀才。

秀才这一称呼首次出现在西汉的察举制中,大概意思就是优秀人才,并非具体的功名。隋朝创办科举制选拔人才,设秀才科,唐朝最初沿用,但后来废除。宋元两朝,秀才不过是一般读书人的通称。



而在明清时期,凡能通过童子试,即县试、府试和院试者,即可获得秀才功名。秀才这一功名虽然只是读书人参与科考的起步,但也并不容易,明清时期很多读书人可能终生都无法考上秀才,只能被人称为童生,比如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孔乙己,他就是一个典型的老童生。一旦考上秀才,你就算是进入了士阶层,在文化落后的乡村地区也颇有面子,平时当个私塾先生、代写个书信、代写对联之类自然是不在话下,如果平民有什么要与官府交涉的事宜,秀才更是当仁不让的中介人。

一般来说,穷秀才不会有官做,经济上也难说是富裕,不过在乡村混口饭吃,或是入高官幕府糊口,仅此而已。

再说举人。

举人也是西汉出现,西汉察举制令郡国举荐贤才,故称呼被举荐之人为举人。隋、唐、宋三朝,科举制并无举人一科,而各科被推举赴京应试者被称为举人。



明清时期,科举制定型,考生考中秀才后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的全省乡试,如果考中,即为举人。考中举人,对于古代读书人来说,基本上可以说是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一方面,考中举人就有了当官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举人有资格参加会试,而会试一旦考中,就能真正踏入仕途;另一方面,即便会试没有考中,有个举人功名,也可真正跻身士大夫阶层,一举打入省内上流社会的交际圈,并拥有司法上的豁免权和经济上的免税权等。

比如《儒林外史》里的范进就是这样,他一辈子穷困潦倒,饿得两眼发黑,还要遭受老岳父的奚落。一朝得中举人,范进立刻被众人高高捧起,不仅老岳父对他越发恭敬,还有人主动送来土地,省里的老爷们还派人看望,送来银票。不久,他又高中进士,最后升任学政,俨然是朝廷高官了。

最后说一下进士。



隋唐时期科举制初建,就设有进士科。唐朝科举制以明经科和进士科最为重要,进士科难度极大,主要考的是诗赋,考中者皆称进士。明清时期,乡试考中后就能参加次年在京城组织的会试,会试通过后再经殿试,排出名次,分出三甲,其中一甲三人,为本次殿试的一二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

一般来说,获得进士出身,就登上了科举制的塔尖。在明清时期,进士可直接进入翰林院供职,其中一些人会逐渐跻身内阁或南书房等机构,有机会成为天子近臣,并获得转任地方官的机会,积累政绩,最后再调回中央,担任宰辅要职。当然,大多数人也仅仅是在翰林院终老一生,或者到地方担任个知府知县,然后政绩平平,湮没无闻,仅此而已。


达摩说


古代当官者要从三考里出身。就是本题所提出的问题,古代读书人是惯称十年寒窗之辛苦,才能进行考试。首先是乡试,第一名者称秀才,虽称秀才还系白衣,如在秀才其间犯了法要被革除。

。第二考是省试,参考第一名者称举人,举人有衔称举人老爷,期间犯法亦要革去。

。第三考是京试(国家级),第一名者称状元;二名探花;三名榜眼;以下统称进士,进士有多少?是看一场考试有皇帝取才而决定的,每三年一次(称为某某年第几名进士)状元于吏部统一按排官职,再将初定奏本皇帝,经皇帝准奏,并下旨上任。不过有時皇帝需要重要人才,要进行殿试,皇帝亲自监考,合格,不通过吏部按排,有皇帝亲自任命官职,这都是重要职位,比如:监察御司,七省巡按,按察司,应天府尹等重要衙门。


老龚166916589


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秀才

秀才,指的是才能秀异者,最初是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亲自出卷考试,应试成功者称为秀才,后东汉事情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遂改成茂才 。

秀才在古代是有这一定才学的人,所以在当时地位还是不错的,比如见县令不用跪拜,家里可以免除徭役等,还可以替人写东西来赚钱,如果没有一定的好处,谁愿意苦读寒窗十年呢?(但是秀才离做官还有一定的距离)。

举人

举人,是指在秀才中通过乡试者,在唐朝时科举制度已经非常成熟,这时候的举人,已经不是白身,有了初步做官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所有人都来恭喜巴结他,

当到达了举人这个地位后,在社会上便达到了士农工商的第一位,成为了一个初级士人,可以胜任县令等职务,在当时是比较受人尊敬的。

进士

进士,是指通过了殿试的举人,所以进士是比较少的,除了名列三甲的进士,是可以进入六部担任一些中层的位置,也可以选择去外放担任知州,有了政绩,还可以回到京城。

进士一般都是很有才能,要不然唐太宗也不会在进士鱼贯而出时,说出:“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而殿试中的前三甲,更是有机会成为一方封疆大吏,成为朝堂的重要朝臣,

所以进士以及其中的名列三甲,算是达到了古代科举士人的最高峰,地位自然可想而知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嘴痕


秀才举人,在察举时期,也有如此称谓,也可以说是科举制度沿袭了察举制度流下来的称谓。科举制度完整来讲,从低到高,是为,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秀才举人的称谓,来源于汉朝,武帝时期一改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是为察举制度。秀才即为优秀人才,此种制度一直延续到隋朝。隋大业年间,开始科举制,设秀才科,唐初沿用,及第者称秀才,后来废止,秀才变成一般读书人称谓。宋朝,应试者和士人统称秀才。明清时专指府州县学员。

察举时期的秀才,可以直接为官。明清时代的秀才,是士阶层的最低门槛,代表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秀才中部份人是贫穷家庭出身,但是得到秀才功名不一定可以带来财富。只有生员资格的秀才并没有俸禄,若果未能通过之后的乡试中举,亦不足以为官。

秀才也分为三等:廪膳生、增广生、附生。成绩最好的叫廪膳生,国家按月给他们发放粮食,让他们能够安心读书。成绩其次的叫增广生,增广生没有吃国家公粮的资格,但有可能作为“替补队员”,升到廪膳生的行列。附生是指刚入学的秀才。

在明清时的中国,秀才是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在地方乡村中,他们代表了知书识礼的读书人。因为他们在地方官吏前所有的特权,故此经常会作为一般平民与官府之间沟通的渠道。遇上地方上的争执,或者平民要与官衙打交道,经常都要经过秀才出面。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丧事,或过年过节,亦有请村中秀才帮忙写对联、写祭帐等习惯。

察举时期,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可以直接为官。

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

考上了举人,才真正拥有了官员的身份,成为了统治阶级的一员。举人有当官的资格,但不一定能当官,但可通过"大挑"进入官场。

范进中举

举人通过会试,录取者,称之为贡士。贡士通过殿试,即为进士。殿试的通过率也很高。在正常情况下,殿试的通过率为百分之百。这就是说,所有的贡士,最后都会变成进士。区别只是名次不同。

贡士通过殿试之后,出榜分为三甲: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士。进士叫天子门生。

进士多入为翰林官。一甲第一名为状元,授修撰;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可选为庶吉士,或授给事中、主事、中书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县令、县丞等官。

综上,秀才父母官或许没有过多的敬畏,举人进士的话,就相当敬畏了。儒林外史记载的范进,一中举,父母官马上来拜会,就能看出。

以上。

部分图片文字来自网络,侵删。


酷的世界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科举考试下特权阶级的地位是随着朝代交替而变化的。

然后我们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秀才

隋唐时期,尽废举荐制与九品中正制度,首创科举开科取士,设秀才科,是常科考试的一种。

但唐朝时期的秀才科是极其难考的(与明清时期秀才等级截然相反),秀才科被称为众科之首,第一位中秀才的杜正玄甚至被称为海内一人。

直到隋朝覆亡,秀才科及弟不过十余人,唐朝时期,直到后来秀才科被废,每年考中秀才者也不过一二人。为什么被废除秀才科呢?因为题目太难从而导致无人参考,秀才科形同虚设,便被废除。

隋唐时期的秀才地位极高,可以直接入仕参政,是国家极其重视的人才。

秀才科被废后,秀才一词开始泛指读书人,发展到宋朝时期,只要参加考试,不论及第与否,一概统称为秀才。

这个时期内的秀才是一种称呼,而无实际功名特权。

到了明清时期,秀才重新迈入特权阶级,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槛。

明清时期秀才阶层享有一定特权,如免除徭役、不跪县官、不用服徭役、地方上受审不得用刑等,社会地位得到一定的提高,但阶级并没有发生变化,且没有俸禄,也不能直接做官,除非更进一步成为举人。


举人

自隋唐以来,举人登科即可授官,若是中举,社会阶级跃升不说,还享有约百数亩至数百亩免缴田税、免数十丁徭役的权力。

举个例子,如果当时的地主富农需要给朝廷交税十两,但要是挂在举人名下为侍,自身免税,只需给举人五两,还可以免除徭役。你要给一个举人老爷一定好处,就可以得到举人免税的权利,这个侍从奴隶之名可是真金白银买来的。

举人与秀才相比,享受国家给予的俸禄,亦可谋得一官半职,虽然要等官位缺口,但也算真正的迈入了统治阶级。

举人可以再考进士,若三次会试不中,也可选择谋得官职,若是入了官位,则不可再考进士。

中了进士,就算没有谋得一官半职,但功名在身,地方官员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进士

自隋炀帝与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此后朝代多为沿用,中试者称为进士。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尽头,一甲三人则当即授予官职,入翰林院,二三甲进士再次考试,择优入选翰林院,其余分往各地任职。

当然,若是不满名次也可重考。进士被称为天子门生,稀缺性决定了大多数人都可以留任京城,最不济者也可以做个地方县令或者同级官员。

虽然初任官职品级不高,但功名在身,升迁只是时间问题,进士进入翰林院,便是入阁拜相的起点。

中了进士,当地父母官基本就只能仰望了,还敢不敬?


蝉鸣八月


要区分时间线。

简单说,西汉至唐代,秀才指才能优异,是察举制中州长官推荐给中央,三公考试,初授予官很重。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定型,秀才就是基础功名,国家给予钱财支持继续读书,免除本家税金徭役。见地方官不跪,口称学生,可以当私塾先生,低级幕僚。

举人,察举制时期是郡国长官推荐给中央政权的人才,是常科孝廉,基本担任郎官。明清时期是士,享有不税特权。可以被推荐出仕当官,与县令平辈交往。可以担任高级官员幕僚。属于统治阶级成员。

进士,科举功名。唐代进士非常难得,每科多不过十来人,少则三五人,甚至一个都不中,所以,号称五十少进士。进士提拔快速,运气好十来年就具备入相资格。宋代之后进士地位下降,但也是科举出仕正途,每三年不过三百进士,一甲前三名是状元榜眼探花,但官运不怎么好。第四至60名是二甲,是高级官员的主要来源。61名以后的三甲,晋升相对缓慢,到老也就五品。

显然,家中三甲以上进士,地方州府县官员都会道贺,互相交往。


四川達州


秀才相当于现在普通大学毕业,再往前,只相当于高中毕业,就是承认你是读书人,有学问,给你一个功名,相当于以前老师一样的社会地位,见官可以不用跪了,但得行学生礼。当了秀才,别人也不能随便欺负你了,因为你是有功名的人,欺负你相当于轻视朝庭。中举就不一样了,秀才虽然有功名却还是普通百姓。举人则是国家干部侯选人员,相当于当上公务员,就披上了国家公职人员的名头。但不是所有中举的都有官做,得等有缺了,朝庭排号任命。如果不想等就继续考,就是像当今毕业后考上公务员再考博士,考上直接派官给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