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馬政:強悍馬政奠定漢朝霸主地位,為何卻被廢除?

從奴隸社會開始,只要有政權的存在就少不了有領土的爭端,自然也就少不了戰爭,而在冷兵器時代這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沒有火藥槍炮,行軍打仗唯一的交通工具便是馬,所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馬政是多麼重要。

馬政的發展

在商代已經將養馬業上升到了馬政,商代建立以後,依舊發展畜牧業,馬在戰爭,交通等各個方面的作用也越來越大,養馬業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發展。到了西周時期,馬匹的地位較前朝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僅擴充軍隊需要大量馬匹,在祭祀,王室,貴族這些人也對出行工具有了要求,對馬匹的需求也有較大的提高,這一時期,養馬的機構和官員的職能進一步細化,而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因為討伐戰爭的不斷擴大,對馬匹的需求量更大,馬政也有了進一步發展,在這一時期"各諸侯國多設置有掌管車馬的太僕和專門的養馬官"。

漢朝馬政:強悍馬政奠定漢朝霸主地位,為何卻被廢除?

而春秋戰國時期的秦晉是養馬大國,因為當地的自然條件比較適合發展畜牧業,戰國時期的晉國已經經過三家分晉,趙國和燕國因為地處北部邊境地區,也經常受到匈奴的侵犯,所以兩國為了防禦和增強軍事實力也開始大規模養馬。秦國也因其地理位置,獲取了大量的馬匹,建立了比較強勁的騎兵隊伍,這在後來的統一大業當中也佔盡了優勢。

所以秦統一六國以後也愈發意識到了馬政的重要性,秦朝的馬政機構也逐漸建立和完善,從馬廄的管理維護,到馬匹的質量數量和使用,已經形成了一套系統性的政策。

馬政經過秦朝的正式確立,其發展則在漢朝開始完善起來。

西漢的馬政隨著時間和形勢的變化而不斷變化,但是其官職等各個方面還是沿襲前朝是毋庸置疑的。

漢朝馬政:強悍馬政奠定漢朝霸主地位,為何卻被廢除?

西漢初年是一個百廢待興的時期,這個時期大規模的戰爭剛剛結束,百姓的生活剛開始恢復正常,經濟蕭條,社會發展滯後,"漢興,接秦之弊,丈夫從軍旅,老弱轉糧餉,作業劇而財匱,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天子出行也不能有完整的四駕馬車,將相王侯只能乘坐牛車,所以在這個時候的主要任務便是恢復社會經濟,當然也包括致力於馬政的發展。

首先是沿襲秦制,建立轉碼管理馬政事物的中央機構和官員,有了官員專門管理養馬的事宜,還要足夠的馬匹,所以在西北邊境設立養馬苑,在各個養馬苑還有專門負責管理馬匹的官員,另外中央政府還鼓勵民間養馬"今令民有車騎馬一匹者,復卒三人",也就是說每家要是能養一匹馬,並上交給國家的話,會有三個人可以免除徭役賦稅,這個舉措既增加了百姓養馬的積極性又促進了社會經濟的恢復。

漢朝馬政:強悍馬政奠定漢朝霸主地位,為何卻被廢除?

除了對馬匹數量上的要求外,在馬匹的質量上也有很大的要求,那就是對於馬品種的改良,漢朝許多與匈奴的和親,就是為了和匈奴之間的貿易往來,而匈奴作為遊牧民族,其貿易主要的商品便是馬匹,與漢王朝交換其需要的日常用品,所以匈奴馬匹的引入,對改良馬的品種,提升馬的質量和身體素質有很大的作用。

馬政的損耗

漢武帝時期是西漢王朝最為鼎盛的額時期,但也是戰爭最為頻繁的時期,也是馬匹的大量損耗和需求的時期。

漢武帝執政時期,西漢政府和北面匈奴的戰爭十分慘烈,西漢雖然進入了比較鼎盛的時期,但是匈奴本來就是遊牧民族,其戰鬥力還有資源的佔有方面並沒有劣勢,所以西漢政府和匈奴的戰爭當中,馬匹銳減,馬政受到了一定的減弱。

初,漢兩將大出圍單于,所殺虜八九萬,而漢士物故者亦萬數,漢馬死者十餘萬匹。匈奴雖病,遠去,而漢馬亦少,無以復往。"

"兩軍之出塞,塞閱官及私馬凡十四萬匹,而復入塞者不滿三萬匹。

"漢方復收士馬,會票騎將軍去病死,於是漢久不北擊胡。"

以上的記載可以看出,西漢和匈奴在爭鬥中的慘烈情況,雖然"殺擄八九萬"但是西漢兵士死者數以萬計,戰馬戰死也不計其數,所以雖然取得勝利,西漢也是付出了強大的代價。

既然馬匹不夠了,就採取措施,擴充馬匹,畢竟馬匹不僅僅關乎在戰爭中的重要性,也關乎國力的強弱。

漢朝馬政:強悍馬政奠定漢朝霸主地位,為何卻被廢除?

為了擴大馬匹數量,制定了幾個措施,從民間買馬,先出貨,政府再給錢的方式,幾乎是強制徵收,社會矛盾加劇;官府借給百姓母馬,三年歸還,借出母馬後歸還的日期,百姓要交出幼馬一匹;另外還有強制征馬的手段。但是似乎並沒有緩解馬匹缺失的狀況,因為這個時期一直是征戰的時期,徵收的戰馬也在不斷損耗,也加重了社會矛盾。

漢武帝晚年也意識到了年輕時候的衝動過於勞民傷財,以至於西漢由開始的鼎盛時期而衰落,武帝時期也成為西漢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他也自己反省,發了罪己詔:

"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郡國二千石各上進畜馬方略補邊狀,與計對。"

既然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就要改正,漢武帝晚年開始,繼續採用漢初時期休養生息的政策,致力於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當然在這個時期的邊疆地區形勢也較之以前有了比較大的變化,從武帝晚年到漢宣帝時期,這個時段主要就是致力於社會經濟的恢復,也出現了歷史上比較有名的"

漢宣帝中興"

這是個相對平穩的時期,所以漢武帝時期的那些嚴苛的法令就不受用,也為了緩解社會矛盾而必須廢除。

漢朝馬政:強悍馬政奠定漢朝霸主地位,為何卻被廢除?

"秋七月,詔曰:'比歲不登,民匱於食,流庸未盡還,往時令民共出馬,其止勿出。諸給中都官者,且減之。'"

加上漢武帝的推恩令,諸侯的勢力也遭受打擊,基本失去了與中央抗衡的權力,馬政措施的得當,社會的和平安定,所以這個時期的馬匹在數量和質量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恢復。

此外,受武帝打擊的匈奴,也不再強勢,逐漸向西漢政府附屬稱臣,而宣帝時期,正式設立了西域都護府,新疆也在此時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這個階段的發展均歸功於漢宣帝中興,昭宣兩朝糧食儲備量豐富,為養馬馬政的發展提供了基本的糧食需求。

《漢書·食貨志》記載:

至昭帝時,流民稍還,田野益闢,頗有畜積。宣帝即位,用吏多選賢良,百姓安土,歲數豐穰,谷至石五錢,農人少利"。

這個時期百姓也安居樂業,財政收入也較之前有大大提升,經濟的發展,政治的清明,糧食儲備的豐富,其養馬業也大大增強。

這個時期,西漢政府也開始主動出擊,討伐匈奴,幫助烏孫抗擊匈奴,採取既打擊又安撫的策略,此外,平定烏桓,平定西羌,設立西域都護府。甘露年間呼韓邪單于向漢俯首稱臣。

這一波的開疆拓土,徵撫周邊少數民族,無不歸功於昭宣時期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國力的強盛,這一系列軍事鬥爭中的勝利,不但擴大了漢王朝的版圖,維護了邊疆的安全,而且還保持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和平和安定。

漢朝馬政:強悍馬政奠定漢朝霸主地位,為何卻被廢除?

西漢馬政的衰落

伴隨著整個國家國力的衰落和統治者的昏庸無能,西漢的馬政也開始衰落。這個時期正是在漢成帝時期,這個時期統治黑暗,農民起義不斷,土地兼併嚴重,社會矛盾激化程度也遠大於漢武帝征伐混戰時期,這可能就是歷史的必然性,馬政在這樣的條件下也必然會走向衰敗。

漢成帝繼位以後沉迷於酒色,對官員賞罰無度,大量的錢財都用於賞罰和淫樂,政府的財政負擔也加重,自然馬政也會大幅度衰頹。

《漢書·王莽傳》:

"莽復乞骸骨,哀帝賜莽黃金五百斤,安車駟馬,罷就第。"

諸如此類的賞賜多之又多,統治者揮霍無數,偏偏不將錢財用於國家各項政策和制度的建設上,馬政建設自然也就被荒廢掉,馬匹的數量一落千丈,西漢統治岌岌可危。

漢朝馬政:強悍馬政奠定漢朝霸主地位,為何卻被廢除?

到了王莽時期,馬政經過前朝的荒廢,則更混亂,他接手的這個爛攤子,雖然想盡辦法託古改制,但是總是脫離實際,社會矛盾較之以前更為激化,失敗是必然的。加上他對少數民族的征戰,馬匹數量不足,即使想盡辦法徵得馬匹,但是局面幾乎是不可逆轉,直到西漢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