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注意!“毒王”来了!

药店注意了!已公布的两例“毒王”的行动轨迹都包含药店。

现在,药店可能是最危险的地方,而药店店员最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因为这些潜在患者,在瞒报的同时最有可能去药店购药自行处理。

近日,郑州、北京两起国人出入境瞒报事件引发社会的强烈愤慨,他们不仅未报备就远赴国外,返回后也不履行居家隔离的义务,而是自由到公共场所活动,造成了巨大的感染风险,因而这两人也被人们怒称作“毒王”。

值得注意的是,从两人或其密切接触人已公布或是网上流传的行动轨迹中看,都有到药店购药的经历。


药店注意!“毒王”来了!

这也给药店人再次敲响了警钟:疫情尚未真正结束,药店仍有感染风险,防疫措施不能放松,一定要坚持到底。

两位“毒王”均到过药店

就在国内疫情被严控,形势开始好转的时候,两则“毒王”事件点燃了人们的愤慨。

其一是郑州的郭某某,3月1日至7日,乘坐多个航班,往返北京和意大利米兰;3月7日,由北京西站乘坐列车返回郑州;8日、9日,多次乘坐地铁上下班。后经大数据比对,发现郭某某有境外旅居史,公安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将其转运至集中隔离点进行观察,其间郭某某出现发热症状被送至医院;3月11日确诊。

其二,是北京的王某某,2月23日,该病例未向社区报备私自去泰国旅游。自泰国返京后未按规定主动向社区报备,隐瞒行踪,没有按要求自觉落实好居家隔离措施。

根据网上流传出的《关于确诊新冠肺炎病人王某某基本核实情况》显示,王某某和丈夫蔡某某从曼谷抵达北京首都机场后,二人驾车于当日17时30分许抵达家中。此后的几天,王某某或其丈夫蔡某某,先后到红桥市场、双井乐成中心、同仁医院南院、国瑞城等地活动,王某某于3月14日确诊。

通过对这两个案例进行比较,搜药发现,以上两个病例或是其密切接触人都有到过药店购药的经历。

郭某某在确诊前,曾于3月9日到一心堂郑州中原路连锁店买药。

药店注意!“毒王”来了!

王某某的密切接触人蔡某某也曾到同仁堂搜秀店购买药品。

药店注意!“毒王”来了!

虽然截至发稿,官方尚未公布与此二人密切接触者是否有被感染的情况,但我们不禁还是为这两家药店捏了一把汗,希望两家药店在平时就做好了防护,店员们能顺利地避免这一无妄之灾。

输入型病例对药店造成潜在威胁

随着国内一些地区的确诊病例开始清零,我国已经有效控制了国内疫情,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6省区市本地确诊病例清零。然而,国外的疫情状况却急转直下,中国又面临着严峻的输入型风险。

而这其中最可怕的,就是这些隐瞒行程的人。

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隐瞒行程的人使用各种方式以图逃过各地区的“防疫网”,甚至不乏有为入境大量服用退烧药的案例。

例如,2020年3月13日,北京市报告1例从美国输入的确诊病例黎某,就在登机时隐瞒自己在美国任职公司有人感染,自己在美国已经发烧,并在登机前吃了退烧药的事情。

而特别需要注意等是,这些隐瞒形成的人,如果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轻微症状时,最有可能先去药店购药自疗。如上述的郭某某,就因3月9日开始头疼嗓子疼,遂去药店买药。

药店注意!“毒王”来了!

这些行为不论是否是主观行为,都给药店带来了极高的风险。

当前,国内的疫情形势较为明朗,如果不出意外,国内或将于4月底完成本土确诊病例的清零工作,胜利已在眼前。

但这并不是意味着现在就可以放松了,随着输入型病例的增加,仍存在疫情反复的风险。

而药店,一直是抗击疫情的前沿哨所,收网之即切莫大意。

药店注意!“毒王”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