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注意!“毒王”來了!

藥店注意了!已公佈的兩例“毒王”的行動軌跡都包含藥店。

現在,藥店可能是最危險的地方,而藥店店員最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因為這些潛在患者,在瞞報的同時最有可能去藥店購藥自行處理。

近日,鄭州、北京兩起國人出入境瞞報事件引發社會的強烈憤慨,他們不僅未報備就遠赴國外,返回後也不履行居家隔離的義務,而是自由到公共場所活動,造成了巨大的感染風險,因而這兩人也被人們怒稱作“毒王”。

值得注意的是,從兩人或其密切接觸人已公佈或是網上流傳的行動軌跡中看,都有到藥店購藥的經歷。


藥店注意!“毒王”來了!

這也給藥店人再次敲響了警鐘:疫情尚未真正結束,藥店仍有感染風險,防疫措施不能放鬆,一定要堅持到底。

兩位“毒王”均到過藥店

就在國內疫情被嚴控,形勢開始好轉的時候,兩則“毒王”事件點燃了人們的憤慨。

其一是鄭州的郭某某,3月1日至7日,乘坐多個航班,往返北京和意大利米蘭;3月7日,由北京西站乘坐列車返回鄭州;8日、9日,多次乘坐地鐵上下班。後經大數據比對,發現郭某某有境外旅居史,公安民警和社區工作人員將其轉運至集中隔離點進行觀察,其間郭某某出現發熱症狀被送至醫院;3月11日確診。

其二,是北京的王某某,2月23日,該病例未向社區報備私自去泰國旅遊。自泰國返京後未按規定主動向社區報備,隱瞞行蹤,沒有按要求自覺落實好居家隔離措施。

根據網上流傳出的《關於確診新冠肺炎病人王某某基本核實情況》顯示,王某某和丈夫蔡某某從曼谷抵達北京首都機場後,二人駕車於當日17時30分許抵達家中。此後的幾天,王某某或其丈夫蔡某某,先後到紅橋市場、雙井樂成中心、同仁醫院南院、國瑞城等地活動,王某某於3月14日確診。

通過對這兩個案例進行比較,搜藥發現,以上兩個病例或是其密切接觸人都有到過藥店購藥的經歷。

郭某某在確診前,曾於3月9日到一心堂鄭州中原路連鎖店買藥。

藥店注意!“毒王”來了!

王某某的密切接觸人蔡某某也曾到同仁堂搜秀店購買藥品。

藥店注意!“毒王”來了!

雖然截至發稿,官方尚未公佈與此二人密切接觸者是否有被感染的情況,但我們不禁還是為這兩家藥店捏了一把汗,希望兩家藥店在平時就做好了防護,店員們能順利地避免這一無妄之災。

輸入型病例對藥店造成潛在威脅

隨著國內一些地區的確診病例開始清零,我國已經有效控制了國內疫情,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6省區市本地確診病例清零。然而,國外的疫情狀況卻急轉直下,中國又面臨著嚴峻的輸入型風險。

而這其中最可怕的,就是這些隱瞞行程的人。

出於各種各樣的目的,隱瞞行程的人使用各種方式以圖逃過各地區的“防疫網”,甚至不乏有為入境大量服用退燒藥的案例。

例如,2020年3月13日,北京市報告1例從美國輸入的確診病例黎某,就在登機時隱瞞自己在美國任職公司有人感染,自己在美國已經發燒,並在登機前吃了退燒藥的事情。

而特別需要注意等是,這些隱瞞形成的人,如果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輕微症狀時,最有可能先去藥店購藥自療。如上述的郭某某,就因3月9日開始頭疼嗓子疼,遂去藥店買藥。

藥店注意!“毒王”來了!

這些行為不論是否是主觀行為,都給藥店帶來了極高的風險。

當前,國內的疫情形勢較為明朗,如果不出意外,國內或將於4月底完成本土確診病例的清零工作,勝利已在眼前。

但這並不是意味著現在就可以放鬆了,隨著輸入型病例的增加,仍存在疫情反覆的風險。

而藥店,一直是抗擊疫情的前沿哨所,收網之即切莫大意。

藥店注意!“毒王”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