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宅家讀《酌中志》筆記(二)

“先帝嬰年時,曾用右手小指,在殿門梭葉內剔土嬉戲,適光廟猝至,客氏急抱起,指甲被梭葉勾傷,痛哭不已。光廟撫之曰:“不妨不妨,帶破些壽長。”仍好語勉慰客氏,今後用心雲。其寬仁如此。”

譯文:天啟皇帝幼年的時候,有一次在大殿門口玩耍,他正用右手小拇指甲扣殿門上雕刻的花紋玩兒,他爹光宗皇帝突然到來,天啟帝的乳母客氏一見皇帝來了就匆忙把天啟帝抱了起來,由於動作突然就把天啟皇帝的指甲給弄受傷了,天啟帝當然大哭不已,明光宗抱著安慰自己的兒子說:沒事,沒事,小孩子受點小傷反而好養活。然後又溫言安慰客氏,讓她以後注意要好好帶孩子。大概意思就是這樣,即便提倡人人平等多年的今天,倘若一個保姆把僱主家孩子給弄受傷了,僱主會給她好臉色嗎?況且人家父子倆一個是皇帝,一個是太子。

明光宗可能大家都不熟悉,因為他在位只有一個月,但明朝“梃擊”、“紅丸”、“移宮”三大案都與他有關係,在明朝那樣一個皇帝被文官精英集團控制的時代下,光宗帝沒有像他曾祖父嘉靖皇帝那樣去積極抗衡,也沒有像他父親萬曆皇帝那樣去消極不合作,他選擇了大多數明朝皇帝一樣的路---既然政治我沒你們精通那就完全交給你們好了,我嘛就做我自己就好了。所以明朝的皇帝大多溫和而平凡,他們可以容忍大臣指著鼻子破口大罵,也可以對民間關於自己的各種段子在酒肆茶館裡流行,這就是明朝皇帝的群畫像,然而正是這種寬鬆的政治環境造就大明一朝科學技術、思想文化的極大發展,不過到了滿清,在那個全民奴才的時代,這一切全部結束了。因此我本人對那些歌頌康熙、乾隆為明君、千古一帝的言論和影視作品表示極大的鄙視,我只想問一句:中國人當奴才有癮嗎?呵呵,扯遠了。

歷史上對光宗的記錄極為寥寥,唯有《酌中志》這本太監寫的書,卻用寥寥數語刻畫出一個又萌又有愛的“人”,大家不覺得光宗說的這句話實在太萌了嗎?讓人讀完之後突然就覺得這個當爹的又萌又二,呵呵。而且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小孩子破了相比較好養活這種觀點由來已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