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貴難得之物,安心生活---讀《道德經》筆記


第十四課 尚賢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物,使民少為盜。不見可如,使民心不散。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可欲,使夫知者勿為也。無不為,則無不治。


不貴難得之物,安心生活---讀《道德經》筆記


不見可如,使民心不散:不看見心裡所想又得不到的東西,人們的思想就不會分散。有的人電影看多了,看人家高消費、高享受,自己條件又不夠,總想去試試,怎麼辦呢?所以整天都在想方設法去借錢,借不到就偷,偷不到就搶,走上犯罪的道路。如果我們的精力大部分用來學習和工作,自然就沒有時間關注人家的高標準生活了。比如鍾南山、李蘭娟、陳薇等人,主要精力和時間都用來搞科研和治病救人,哪有時間去想高標準的生活。有些人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就不思進取,總想著享受生活,眼睛總是往上看,看到人家比自己的生活水平高,就想法設法去效仿,這就容易分散精力。

《老子道德經新譯》在第四十三課中講: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道德修養高的人的慾望就是不欲,為了減少慾望,最好的辦法是不看重難於得到的物品,也就是生活儘可能儉樸,不要把心思用在高消費上。我們通過學習並踐行《道德經》思想,不看重這些難得之物,做事情才會安心,本性才能守靜。如果你亂想,慾望太重了,這樣本性不守靜,是學不好《道德經》的,事情也處理不好,道德水平也就無法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