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德川政權最終毀於武士革命而不是農民起義?

1600年,德川家康打敗忠於豐臣秀吉子嗣的攝政後,僅5年時間,就把將軍職位傳給兒子秀忠,自己甘願成為"綠葉",在幕後扶持,顯然,家康的做法就是要避免德川家族重蹈豐臣秀吉的老路,以便德川家業能夠薪火相傳,長盛不衰。

其子秀忠遵照乃父做法,在位也就7年,又將大權傳給兒子家光,他也照樣當起"綠葉",直至監管9年後逝去。

不僅如此,為防範政權旁落,家康還建立起一套嚴格的等級制度,就是將社會上各色人等貼上標籤,從大名、天皇到底層"賤民",規定各階層要安分守己,履行本分,世代承襲,不可變更。家光即位後,又出臺"參覲交代制"和《禁中並公家諸法度》,對各大名及天皇實行人質制度。經過這番操作,德川氏以為這樣便可萬事大吉,一勞永逸,德川霸業,千古相傳。

遺憾的是,人算不如天算,二百年後,德川幕府還是被推翻了,掘墓人為武士,但不是飽受剝削的農民。那麼,武士為什麼要打倒德川幕府呢?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農民沒有舉行大起義推翻幕府統治的緣由:

為什麼德川政權最終毀於武士革命而不是農民起義?

農民武器被剝奪,他們沒有"槍桿子"

常言道,"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織田信長在位時,對各個村落的武器予以沒收。秀吉更進一步,在統一日本三島後,頒佈了嚴厲的"刀狩令",要求所有農民必須交出武器。家康奪取政權後,為鞏固統治,自然照辦,不會給農民留下一槍一彈。

農民所受的限制多,他們有心無力

由於農民人口最多,佔到全國總人口的80%,家康深知農民的力量,故而他下令"農民過的生活應該是不死不活",要像對待芝麻一樣,"你愈用力榨,它就出得愈多"。為此,苛捐雜稅,讓農民喘不過氣來。

不僅如此,自從1637-1638年發生信徒稱兵作亂後,幕府更是嚴禁農民信仰基督教,不許他們與外國人往來。還干預他們的飲食習慣,以法令的形式規定農民只能飲用白開水,而不可喝茶。

鑑於管制太多,農民鮮有合法抗議渠道,但要是他們付不起賦稅或無力償還所欠債務而一走了之,逃往他藩,則將面臨嚴重處罰。而要是走正常渠道,卻遭拒絕受理,訴願農民依然要受到制裁。

為什麼德川政權最終毀於武士革命而不是農民起義?

在1650年前的半個世紀裡,50%的農民抗爭大多采取出走或卑躬屈膝的訴願等消極方式,即便到幕府後期,他們的消極行動有所減少,而是以"打毀"的形式進行,亦不過是攻擊鄰居,搗毀其房屋,搶奪富農的貨倉而已,並不針對官府。

所以十八世紀以後日本接連發生災荒,農民寧願餓死、殺嬰或逃荒,也沒有揭竿而起,去推翻幕府統治。據《德川實紀》記載,1732年(享保17年)發生的"享保大饑荒",餓死969,900人,250萬人飽受飢餓的煎熬。另以"天明大饑荒"期間秋田藩為例:

"秋田藩在安永初年(1772年)人口約為41萬人,天明初年(1781年)減少至32萬人,1786年更下降為27萬人。到1816年,人口約增加了4.5萬人,上升至31.4萬餘人,但是與安永初年相比減少了約10萬人。秋田藩人口減少的原因除了天明大饑荒外,還有更大的原因是墮胎和殺嬰。"

可見,因深受幕府殘酷統治,農民儘管人多勢眾,卻手無寸鐵且無法進行藩國間交流互動,此外,諸如宗教信仰、日常飲食、利益訴求等都被管制得嚴嚴實實,加上受教育機會微乎其微,思想覺悟有待提高,故而無法成為推翻幕府的掘墓人。

為什麼德川政權最終毀於武士革命而不是農民起義?

相對於農民,武士有著不一樣的特點:

武士屬於半貴族,他們可以佩戴兩把劍

在德川體制下,武士身份僅次於天皇,戰前這一群體在50萬人左右,統一戰爭結束後,全國武士人數保留在18萬-21萬之間。

這些曾經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戰士,進入和平年代以後,他們成了領取俸祿的幕府或藩政府公務人員,被允許佩戴兩把劍,每當走在大街小巷,平民百姓都要畢恭畢敬。

作為精英階層,武士的職位按照幕府的規定與其他階層一樣都是世代承襲的,如果出身中上級武士家庭,他們還有機會加官進爵。不過對於出身卑微的下級武士而言,他們不僅俸祿低,也難有出頭之日。

故而,不少武士在社會穩定後,他們雖然佩劍,卻很少習劍,而把主要精力用於學問上,以期通過自身努力,改變現狀,成為達官顯貴。

武士不滿足於現狀,他們對懷才不遇深表不滿

既然幕府採取的是與身份掛鉤的世襲制,而不是以才德用人,那麼即使武士擁有很高的學問,知識淵博,他們也無法得到官府重用,只能空有抱負。

而在日本奈良、平安時代,當時的政府曾推行類似中國的科舉考試製度,以對官員加以選拔,做到唯才是舉。反觀幕府時期的武士,他們無論學識深淺,官府並不採取考試錄用方式,而是唯家世論,出身中高級武士家庭,這些武士就能憑藉世襲制謀取高官厚祿,那些家庭出身卑微的武士,只能與理想的工作和前途失之交臂,因此,家世背景如何往往對武士仕途有著決定性影響。

18世紀以後,隨著社會經濟日漸衰落,要求改革的呼聲不絕於耳,不少有識之士要求官府對用人制度加以改革,他們直言不諱地表示,如果執政者對才智之人繼續採取漠視態度,則其統治合法性和生存將難以為繼。

為什麼德川政權最終毀於武士革命而不是農民起義?

武士有著武士道精神,他們果敢忠義,無私無畏

近松門左衛門

是十八世紀初日本著名的"文樂"作家,由他寫成的《四十七浪人》一書至今影響深遠。所謂的浪人,指的是失去主人的武士。1703年,擁有47名武士的赤穗藩主被政敵冤枉致死,於是他們不顧一切地攻殺主人的政敵,最終被幕府賜以剖腹自盡,而武士們勇敢無畏地履行了這一悲壯之舉,其武士道精神忠誠、信義等元素得到了有力詮釋。

武士道精神為日後武士"尊王攘夷"、武裝倒幕埋下了伏筆,不向惡勢力低頭,忠於天皇和國家,就成了幕末各地勤王志士打擊西方列強、打倒幕府統治的精神力量。

武士為昔日的戰士,在幕府前期,他們有著穩定的職業和俸祿,也就心滿意足,而後幕府逐漸衰落卻又無意改革制度,致使滿腹經綸且窮困潦倒的武士不免心生怨氣,他們有學問並有著鴻鵠之志卻得不到重用,仕途屢屢受阻,加上長期以來武士階層形成的武士道精神,就為日後掀起武士革命,摧垮幕府統治積蓄了精神動力。

為什麼德川政權最終毀於武士革命而不是農民起義?

武士掀起革命風暴的前因後果:

幕府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這是武士所不能容忍的

幕府閉關鎖國的二百年正是西方列強發展工業革命的關鍵時期,在條件成熟後,這些歐美國家開始橫衝直撞,耀武揚威,所到之處,無不咄咄逼人,居高臨下。

1853年,美國人佩裡首當其衝率領一支海軍艦隊來到日本海域,他們的艦船被稱為"黑船",不由分說要求幕府打開國門,為其提供軍用和民用船隻補給,並揚言若不答應將訴諸武力。

次年,迫於美國海軍的淫威,幕府只好答應在《神奈川條約》上簽字,同意美艦停靠下田和函館,還答應其在下田開設領事館。這個缺口一經打開,其他西方國家相繼跟上,一致要求幕府與其訂立同等條約。

美國得寸進尺,其領事哈里斯又恐嚇幕府簽訂通商條約,幕府無奈,又於1858年同其訂立《日美友好通商條約》,而所謂的"友好",只不過是欺人的把戲,日本由此喪失了關稅自主權,而外國人還擁有"治外法權",英、法等國見狀,亦迫使幕府簽訂此類相同條約。

消息傳來,長州、薩摩、土佐、肥前等外藩藩主、部分朝廷公卿及以忠義著稱的勤王志士無不義憤填膺,他們紛紛要求幕府"尊王攘夷",訴諸武力,以打擊西方"蠻夷"對日本的入侵行動。誰知幕府竟然對他們的合理訴求進行鎮壓,並殺害"勤王派"領袖吉田松陰,這就不能不激起志士們的怒火。

為什麼德川政權最終毀於武士革命而不是農民起義?

幕府不但拒絕志士攘夷請求,還在他們失敗後落井下石

既然幕府無意"驅除韃虜",積極拯救國家於水火的勤王志士只好將希望寄託在天皇身上,畢竟幕府將軍之職由天皇賜封,其統治合法性仰賴於天皇,要是幕府對天皇的要求無動於衷,則幕府存在的必要性必將大打折扣。

1863年,孝明天皇在勤王志士的說服下要求幕府立馬攘夷,將軍無路可退,只好假惺惺地答應6月25日攻打夷狄。然而這一天幕府因感到力量有限而放棄打擊行動,於是長州藩勤王志士只好自己向敵人發起攻擊,在與美法軍艦交火數週後,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沿岸炮臺還遭到美法軍隊的破壞。幕府得悉後,趁機將攘夷派趕出首都。

幕府反動無能,各地勤王志士調轉槍頭武裝倒幕

值此國家危難之際,幕府竟然任人宰割,毫無作為,並打擊進步力量,這樣的將軍不要也罷。於是1864年各地誌士們齊聚長州藩,共商大計。他們決定對京都裡外夾擊,以期拯救被幕府控制長達兩百多年的天皇。

長州志士高杉晉作身先士卒,在吸收農民加入"奇兵隊"以後,隊伍擴大,鬥志昂揚。1865年在攻擊藩堡過程中,勢如破竹,所向披靡,一舉拿下藩領導權,影響甚巨。

為什麼德川政權最終毀於武士革命而不是農民起義?

1866年,在坂本龍馬撮合下,薩摩、長州兩藩結盟,進一步壯大了倒幕力量。次年11月,在討幕派強大攻勢下,幕府最後一任將軍德川慶喜頓感大勢已去,只好答應"大政奉還",辭掉將軍職位,這樣天皇的權力終於失而復得。12月,薩長聯軍果斷促請明治天皇實行維新,於是1868年1月,隨著天皇一聲令下廢除幕府,統治日本長達265年之久的德川幕府宣告垮臺,一個"新日本"誕生了。

幕府晚期,西方列強野蠻無道,國內當政者屈膝求和,日本危機重重,國家面臨著隨時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險。廣大武士不忘戰士初衷,主動承擔起救亡圖存的重任,併發揚武士道精神,勇敢、忠義、無畏,儘管夷狄實力強大,日本相對要弱小的多,但他們並沒有像幕府那樣膽小怕事,而是主動出擊,雖敗猶榮。

在認為幕府無藥可救後,便不再對其抱有幻想,於是開始由"尊王攘夷"轉而武裝倒幕,各地誌士識大體,顧大局,同仇敵愾,終將試圖負隅頑抗的幕府逼向牆角,走投無路,交出大權,同時不失時機地促請天皇實行維新,經過一番銳意改革,近代日本僅用二三十年時間就發生了鉅變,並在不久後將西方國家強加給日本的不平等條約一筆勾銷,由此成了世界強國。

為什麼德川政權最終毀於武士革命而不是農民起義?

結語

為能讓幕府統治行穩致遠,長盛不衰,德川家康及其子嗣在前期做了不少功課,提前退居二線,以便後繼有人;實行等級制度和人質制度,以使統治固若金湯。然而,一味地堅持保守政策而不加以變革,因循守舊,故步自封,一旦遭遇外力撞擊,便立馬原形畢露,是以經過二百多年漫長歲月,德川幕府還是免不了壽終正寢。

但推翻幕府統治並非飽受盤剝的農民,雖然這個群體人數眾多,但在幕府多種措施限制下,無法形成合力,又難以提高思想覺悟,面對接二連三的災荒,他們並沒有選擇揭竿而起,而是坐以待斃或殺嬰或逃荒,從未爆發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怒吼,這樣打倒幕府的重任就只能旁落他人。

武士是從前戰場上的勇士,為安撫該群體,幕府曾給予其貴族身份,並落實工作,發給俸祿,擁有佩戴兩把劍的特權,但即便如此,面對仕途遇阻,才能得不到發揮,內心怨氣依然鬱積,有待爆發。

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工業革命後的西方國家強大起來,他們開始尋求海外擴張,亞非拉自然成了其魔爪必伸之地,日本亦無法獨善其身,結果危機四伏。

對於外敵的入侵,幕府由早期的積極防禦和抵制,逐漸變得卑躬屈膝,賣國求和,這就引起了有識之士的強烈不滿,尤其是武士,一直對懷才不遇耿耿於懷,加上長期養成的武士道精神,於是怒髮衝冠,在攘夷失敗並遭到幕府排擠後,決定改弦更張,武裝倒幕。由於幕府不得人心,將軍很快成了"甕中之鱉",最終不得不"大政奉還",結束長期統治,而"新日本"在武士銳意改革下,逐漸由弱變強,在亞洲乃至世界名列前茅。

不過,武人掌政也釀成了近代日本的悲劇,由於好戰,對外窮兵黷武,明治、大正及昭和時代,日本給亞洲近鄰帶來了深重災難,而日本也在二戰中毀於一旦,至今被超級大國控制於股掌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