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張飛,與劉備結拜,看中劉備宏圖大志,還是“皇叔”的身份?

大馬哈魚12


常言道: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關羽、張飛和劉備結拜以後,忠心追隨劉備建功立業、青史留名,事實證明他倆的選擇是正確的。桃園結義關、張二人看重的是劉備胸懷大志,還是看中劉備的皇族身份,我覺得二者兼而有之。

劉備幼孤、家貧,販屨織蓆為業。劉備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大桑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劉備成年後,“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劉備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為天下者不顧家”,妻子兒女可以像舊衣服一樣拋棄,兄弟是用來打江山的當視若手足,這也是劉備能夠聚攏人才的原因。所以關、張、趙雲才會死心塌地跟著劉備“匡扶漢室”。劉備胸懷大志、一代梟雄,連曹操都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東漢末年,漢室衰微、諸侯並起。為了功名富貴,攀龍附鳳者如“過江之鯽”。想一想如果跟錯了人,結局會怎樣?河北名士田豐、沮授,智謀彷彿張良、陳平,但是跟了袁紹落得悲劇下場,真是可惜!趙雲先投袁紹,後投公孫瓚,輾轉才追隨了劉備,證明他的眼光要遜關羽、張飛一籌。那些選擇跟了袁術、韓馥之輩的人結局更慘,甚至死無葬身之地。

.劉備“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相貌長得好,天生異稟、有帝王氣象,也是劉備的一個優勢。哈哈!

天下大亂但漢祚猶在,天下還是劉家的天下,劉備的皇族血統還是有份量的。關東諸侯起兵討伐董卓時,劉備“白衣”沒有官職。自報家門後,諸侯盟主袁紹命人在末位賜座,也是尊重劉備的皇族身份。所以劉備逢人必說:“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入朝覲見和漢獻帝續了家譜,世稱“劉皇叔”,地位又抬高了許多。曹操“雖託名漢相,實為漢賊”,這也是他和劉備相比不利的方面。終其一生,曹操都沒有稱帝。袁術著急稱帝,成了活靶子,天下共誅之。而劉備所有的軍事行動都被插上了“匡扶漢室”的正義標籤。連《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都是以劉備的蜀漢政權為正統的,書中多有溢美之詞。

張飛問訊,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嘆耳。”飛曰:“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與同入村店中飲酒。見關羽,玄德遂以己志告之,雲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飛曰:“吾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誓畢,拜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順便插一句,關羽其實年長劉備,為何尊劉備為兄,原因你懂的。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





松靜齋主人


當然是看中了劉備的宏圖大志了。

打個比方,在一個三線城市郊區的集市上,一個賣豬肉的和一個賣綠豆的感嘆生意不好做,這時候來了個賣草鞋的自稱是馬雲的叔叔,劉強東的二舅。於是三人結拜,立志一起做中國第一電商。這可能嗎?

肯定是一見投緣,三句話一說,頓生相見恨晚之感,找個燒烤攤坐下喝酒擼串兒,酒逢知己,越聊越熱乎,交談之中,賣豬肉的和賣綠豆的發現賣草鞋的這老哥講起生意頭頭是道,果然有兩把刷子,絕非池中之物,跟著他混有前途。這才拜了把子一起合夥做生意。


詩魔獨孤求踹


很顯然,他們看中的是劉備“皇叔”的身份,但沒想到被劉備的身份給“坑”了。

一、關羽、張飛為什麼要與劉備結拜?

我們都知道,張飛的嗓門很大,原文中是這樣形容他的嗓音的,說其“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簡單來說,就是超級大嗓門,細想一下,劉備當時可能是被張飛的大嗓門驚著了。不過劉備也不是尋常人,一下就看出了自己與張飛的差距,他知道,不管是錢財,還是身板,他都比不過張飛。但是有一點,他絕對遠勝於張,那就是自己的血脈,饒你孔武有力、家產萬貫,可你歸根結底還是個市井小民,想到這裡,劉備立即拿起了腔,緩聲道:“這位兄臺,我本來啊,那可是漢室宗親……”

果然,張飛一聽到漢室宗親這四個字,就立即降低了聲音分貝,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在這小小的涿縣,竟然有一個漢室宗親出現在他的眼前。什麼是漢室宗親?那可是皇帝的親戚啊,自己再怎樣也不過是個肉鋪老闆,哪裡比得過皇帝有錢有勢。於是,他立即隨張飛朝村中的菜館奔去。因為關羽是以推車販貨為生的,所以掙不了幾個錢。這天,他一改往常的沉默不語,大聲叫賣著:”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這一喊可倒好,又被那劉大耳朵聽見了,他與張飛正要討論從軍之事,而這又碰見了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於是邀他一起喝酒聊天。

二、為什麼說劉備的身份比較特殊

原因其實很簡單,雖然劉備掛著漢室宗親的名號,但是實際上他只是與西漢有聯繫,而此時已經是東漢了,所以若是以親疏劃分的話,他離東漢皇親還有十萬八千里遠呢?這也難怪他要等到黃巾起義才為國效力,而不是以漢室宗親入朝為官。


不講李說史


要分析這個問題就要了解東漢未年的政治文化。

在東漢中後期,儒家思想不斷鞏固,尊卑有別、忠字當頭已經深入人心。在皇權之下、百姓之上還形成了一個特殊階層,你可以叫它貴族、或士族。他們掌握了當時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話語權。

隨著這個群體不斷壯大,中央集權也開始瓦解,當時從中央到地方其實都控制在大大小小的貴族手中,各級官員也從這些貴族中選撥。一般的普通百姓(當時叫寒門)也是依附這些貴族,即使你有資產,但血統不高貴,也是皇家貴族的奴才,社會地位依然非常低下。後來黃巾起義爆發,各地的貴族也進一步坐大,有不少地方貴族就直接主政一方,形成了割據局面。

拿呂布為例。“馬中赤免,人中呂布”這句話說的是呂布當時是人中翹楚,可為什麼還有個“三姓家奴”的名聲?原因是他在三個貴族中跳來跳去,沒有從一而終當一家的奴才。你能力再強也是個奴才命,一直到呂布被殺。在表面上呂布是因為軍事失敗被殺,其實他是死於他出身老百姓(寒門),因為沒有貴族支持他。當時徐州的大貴族陳珪要他死,所以才有曹操的軍事進功,這就是當時的社會現象。

現在說說劉關張,這三人中劉備能力最差,又沒錢。說句不好聽的,恐怕給關羽、張飛提鞋都不配,為什麼當了大哥?當然是劉備自稱的“金字招牌”把他們唬住了,關羽、張飛能力再強,他們沒招牌;劉備能力再差,牌子硬。

當然,劉備也是個有抱負的人,想建功立業,不然也不會和他混了。





我欲隨波不逐流


這麼說來,關張是機會主義了?

根據《三國志》記載,早在劉備聚集鄉黨族眾時,關、張就已經投其門下。而劉備對他們二人也是"寢若同床,恩若兄弟…"

當時正值東漢末年,朝政腐敗連年災荒,黃巾起義天下大亂,而劉備也胸懷大志,欲救民於水火之中。關張二人則情願與劉備共同起事,同心同德幹一番事業…

後來三人選定,在張莊村後桃園舉行結拜儀式。於是三人焚香祭告天地,並按長幼排序結為異姓兄弟。此後三十年,三人肝膽相照風雨同舟,終於開創了蜀漢基業…

至於關張二人看中了劉備什麼,我們要先看一看劉備有什麼。

一,劉備聲稱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是劉邦的重孫。而如今天下大亂大廈將傾,他立志要起兵救漢,救國救民…

二,劉備粗通詩書,運籌帷幄詭計多端,見解非凡。說不定他真能闖出一番天地…

三,據說劉備雙耳垂肩兩臂過滕,相貌堂堂有龍風之姿,確實有"大福大貴“之相…

四,據傳有人曾以陷阱暗害劉備,而劉備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徑直從偽裝網上走過"地"卻不陷,被坊間傳說有青龍護體…

以上種種傳聞,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足可以認定,他相似於"真命天子"。跟著他說不定真可以封侯拜相,闖出一條生路…

他們結義時的誓言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一點,劉備確實做到了。在關羽被東吳所殺後,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他憤而起兵討伐東吳,終於戰敗後客死白帝城…

壯哉!義哉!如此劉備確是天下英雄!


邀你看夕陽


答:關羽,張飛與劉備結拜,既有看重劉備的宏圖大志,也有看中劉備的“皇叔”身份,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原因。

首先,關羽,張飛與劉備結拜,他們看中劉備的宏圖大志。

我們來看看關羽,他是一個“逃犯”,殺了“惡人”在逃跑,劉關張結拜前他在賣豆子,其實,他一身武藝,怎甘居人下,他又何曾不想出人頭地?他又何曾想過著逃跑的日子?當張飛與關羽“交手”時,劉備阻攔說,二位壯士,一生武藝,何不報效國家,以匡天下?其實,受了亂世之苦的關羽,何嘗沒想過?說他看中劉備的宏圖大志,是有依據的。

我們再來看看張飛,張飛與關羽“交手”的原因,不難看出,其實張飛就是在找一個有一身武藝的人,然後結交天下有能之人。劉備出現之後,他願意捨棄自家財富,追隨劉備,這與張飛也有宏圖大志有關。

因此,關羽,張飛與劉備結拜,說他們看中劉備宏圖大志,是有道理的。

其次,關羽,張飛與劉備結拜,他們看中劉備的“皇叔”身份。

在我國古代,受宗法制的影響,富貴是有根的。加之,三國時期,選官制度是察舉制,也就是說,選官注重人的品行。而在古代中國,講究效忠。無疑,效忠本身就是品行考察的一部分。而劉備有“皇叔”身份,因此從宗法制觀念及忠義上來講,劉備有皇家正統血脈,體現了劉備的“皇叔”身份的價值所在。而關羽,張飛都是講義氣之人,他們不可能去拜一個“山賊”來共同打天下,因為這本身就不義。張飛說的一句話,“要是沒有大哥這棵樹,沒有這根,誰有再大的能力也發不出芽來”,從這點明顯可以看出,張飛也看中劉備“皇叔”的身份,因為這就是根,可以號召天下,代表的有“義”。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原因。比如劉備的個人能力,求賢若渴、謙卑的態度,說話有技巧,胸懷天下黎民百姓等。

劉備本身是能“武”的人,加之劉備胸懷天下黎民百姓,他們交談之中,張關二人是能夠感覺到劉備的“仁義”的,可謂英雄相惜。

劉備在說話方式上,也有技巧。所謂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一哭,能夠打動人。劉備一哭得張關,二哭得孔明……其次,劉備還會編故事,會畫藍圖。劉備用一個“算命”先生說的話和他家門前的一棵樹來編故事,說他(劉備)有君王之相,這樣能夠給人追隨他的信心,因為在古代,人們相信易經,相信一些被神化的東西。

因此,關羽,張飛與劉備結拜,從劉關張的性格及時代文化背景來看,既有關張二人看中劉備的宏圖大志,也有關張二人看重劉備的“皇叔”身份,當然,還有關張二人看中劉備的個人能力以及劉備的為人處世之道等。


大佳之作


劉備,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縣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

劉、關、張桃園結義,一生共赴生死,走到一起的基礎是什麼?就讓我們看看他們當時的狀況。

社會背景,漢未由於官場腐敗,時政苛刻,民不聊生,爆發黃巾起義,天下大亂。

劉備,出身顯赫,怎奈家道中落,以販履為生,懷有一顆永不甘居人下的野心。

關羽,因犯事逃離家鄉,武藝高強,通曉兵法,以販棗為生。

張飛,武芒高強,性格豪爽,脾氣暴躁,以屠宰為生,家境較為富裕。

他們走到一起是因,志同道合,都有建立偉業的雄心。說白了,就是三人的狀況都不是很好,不甘心自己的命遠,一起抱團取暖。在一頓小酒之後便立下誓言,建功立業,共赴生死。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改變歷史的蜀漢。





味極鮮Life


桃園三結義——劉,關,張

  • 漢昭烈帝——劉備: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皇親國戚,劉備雖然沒有什麼實際權利,但是身份不一般,在當時各諸侯都稱一聲皇叔

人物評價:擅長把控人心,行事優柔寡斷。

  • 武聖——關羽:因犯事逃離家鄉流落至幽州涿郡,中平元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關羽加入其中,一生追隨劉備征戰,後被封為五虎上將。

人物評價:忠肝義膽,有情有義,自傲自負。

  • 燕人——張飛:張飛勇武過人,與關羽並稱為萬人敵!同兄張飛一同加入起義軍。

人物評價:勇猛好鬥,性格暴躁!

關羽張飛為何與劉備結拜

劉備認為自己是皇族一員(有名無權),應該盡到為國家強盛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當時社會動盪,漢朝名存實亡,天子已無實權!面對各路諸侯分食天下的情況下他喊出了“興復漢室的口號!”張飛與關羽皆是不凡之人,知劉備有此志向便心肝情願的跟隨劉備。


默凡遊戲fx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故事,膾炙人口,令人讚歎。雖然,最後三人沒能做到同生同死,但他們之間的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的手足情誼,令無數熱血男兒無限神往。那麼,關羽、張飛,與劉備結拜後,應該說對劉備忠心耿耿,言聽計從,從無二心。這是為什麼?他們二人是看中了劉備的宏圖大志,還是劉備的皇叔身份呢?

先給大家講兩個傳說,看看能不能找到相關線索。

第一個:話說,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各路豪傑紛紛揭杆而起……做為普通人的關羽、張飛在動亂中艱難謀生。就連皇室後裔的劉備也家境中落,不得不靠賣草蓆為生。三人相識後,常聚在一起閒聊飲酒。一日,三人微醉後,劉備提議,動盪時代,我們三人何不結為異性兄弟?互相能有個照應。關、張二人都同意,那誰當大哥呢?三人中,當時關羽雖然年齡最大,但三人實際也相差無幾,劉、張二人都不太同意按年齡排次序。那是靠本事生存吃飯的時代,關羽自視一身武藝無人能敵,環顧四周後,指著三棵桃樹說,我們三人同時爬樹,誰爬的快,誰當大哥!於是,三人開始比試。哪知,結果是,張飛爬得最高,關羽次之,劉備最慢。正當張飛洋洋自得時,劉備說了,樹是先有根呢?還是先有梢呢?成大事也是如此,得先打好根基。所以,我不是爬不過你們,我是抱著樹幹在思考。關、張二人一時啞口無言,覺得劉備說的有道理,也覺得志向不如劉備,只好認劉備為大哥,關羽排老二,張飛第三。

第二個:三人雖然謀生的手段不同,但收入卻相差無幾,誰也不是特別有錢。三人經常閒聚飲酒,都是關、張二人輪流做莊,劉備從不出錢請客。但每當關、張請酒時,劉備還一呼就到,從不推辭。時間一久,關、張二人心存不滿,遂生戲弄之意。一日,二人在桃園設局,把留給劉備坐的地方挖了一個坑,然後用席子蓋上,再在上面輕輕放上一隻凳子。把劉備叫來後,請其上座。劉備不知是計,一屁股就坐了上去……就當關、張二人以為詭計得逞之時,卻發現劉備紋絲不動,端起酒杯就喝。二人面面相覷,大惑不解。草草結束了酒局,打發走劉備後,二人迫不及待地搬走凳子揭開席子一看,不禁大吃一驚:坑中有一隻龍爪,四根爪子朝上,支住了四個凳子腿,所以,劉備安然無事。二人望著漸漸消失的龍爪,呆立了很久,終於明白了劉備並非常人,有帝王之相,遂產生了跟隨之意。

這兩個傳說,也從兩個方面佐證了,關、張二人,既看中了劉備的宏圖大志(如:爬樹時,劉備身上體現的智慧),也看中了劉備的皇叔身份(如:龍爪在坑中支住劉備坐的凳子,不使其跌下去)。

當然,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身上展現出來的宏圖大志,使其能夠百折不撓的精神是其吸引關、張的主要原因。而劉備的皇叔身份,能夠受到各路諸候的重視,也是關、張看中劉備的主要原因。我覺得這兩個方面兼而有之,各佔百分之五十吧。




延齡太極研究會


我個人認為都有原因,我們首先說宏圖大志,這就好像你個人找工作,你當然希望你的老闆是個有追求,有目標,有宏圖大志的老闆,這樣他才會帶著你一起發家致富吧,帶著你走向成功輝煌,舉個例子,李嘉誠的司機都能發家致富,掙不少錢,這就是追求,有理想的老闆。你找個沒有追求想法,沒有宏圖大志的老闆,就是浪費時間,混日子,沒有任何意義,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就是這個道理。還別說找老闆,就是女孩子找男朋友,都要找個有追求,有目標,能吃苦的男朋友,找個廢物,拿來幹嘛?你養他啊!

我們再說“皇叔”的身份,其實就是皇家官方的身份,在中國,特別是古代,非常講究名正言順,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一個“皇叔”的身份,可以在名氣上比其他人少奮鬥10年不至,甚至可以這麼說,劉備能把諸葛亮請出山,這“皇叔”的身份都是功不可沒的,更別說張飛,關羽了,他們本來就是一般社會底層出來的人,更是看重這個名氣。你就看看現在社會,要介紹一個人,都會把他們各種身份先介紹一下,什麼企業老總,什麼大學教授,都是這麼一個道理。

所以綜上所述,劉備的宏圖大志和皇叔身份都是關羽,張飛與劉備結拜的重要原因,如果非要說兩個當中那個更重要,那麼我想“皇叔”身份比重還要大一點,因為他們和劉備結拜了,他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和皇家沾了關係了,也有官方認證了,在江湖上,也有一點的臉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