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超级奶爸”成为常态,你觉得有多大可能?

近来,在嘉兴市妇保院产科病房里,经常可以看到爸爸们悉心照顾宝宝和宝妈的温馨画面。这是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该院限定爸爸一人陪护的管理方式带来的意外收获——曾经因为有老人或月嫂帮忙而乐得当“甩手掌柜”的爸爸们,现在不得不“披挂上阵”,摇身一变竟成了“超级奶爸”。

疫情期间,爸爸们加入育儿行列,妈妈们拍手叫好,儿保专家为之点赞。那么,疫情过后,让“超级奶爸”成为常态,有多大可能?

二娃奶爸感悟:“原来我错过了许多”

市民钱先生是一位二胎爸爸,但从手忙脚乱到得心应手的奶爸初体验,他却是头一回经历,“大宝出生的时候,家里亲戚来了一大堆,丈母娘和姐姐主动来陪护,里里外外的活全包了,我最多跑跑腿,帮她们买点东西,其他都插不上手,连抱抱孩子的机会都很少。这次只有我一人,倒是给了我真正做奶爸的机会。”

让“超级奶爸”成为常态,你觉得有多大可能?

二宝出生的第一天,钱先生有些应付不过来,前前后后不知呼叫护士多少次。后来在护士手把手指导下,他渐渐学会了自己处理宝宝的各种事情。“大宝出生后,我忙着在外面工作,孩子的事由老婆和老人包办,以前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现在亲自带过孩子才知道错过了什么……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每天都有微妙的变化,非常惊喜。古话说,三岁看老,有些习惯还是要从小养成,以后只要有空,我会尽量和老婆一起带娃,共同培养孩子,见证孩子的成长。”

“现在我自己照顾孩子,没想到做着做着,还挺拿手的。”35岁的新手爸爸小崔如是说。

3月7日中午,小崔和妻子小范迎来了一位小公主。“我们现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我觉得还是要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吧,多陪陪老婆,老婆也开心的。”

几天时间,小崔不仅学会了怎么抱宝宝,还跟着护士学喂奶、换尿不湿、哄睡等事项,几天实践下来,他还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窍门:“喝完奶拍拍嗝,手掌空心,轻轻拍;脸上有奇怪表情的时候,可能是在拉尿尿或者臭臭;喂药的时候,大人自己不要慌张,一点点喂,以防呛到……”

让“超级奶爸”成为常态,你觉得有多大可能?

陪伴的这几天,小崔经常接到家人打来电话。“两家总共有八位老人,爸妈和爷爷奶奶,倒也不是担心我弄不来,主要怕我太累。”小崔笑着说,“以前想象过将来和孩子相处的场景,例如陪孩子学习、陪孩子运动,却从没有过喂奶、换尿不湿的画面。然而这几天下来,我发现,一开始的体验尤为珍贵。”短短四天,他累得腰酸背痛,但是孩子成长过程是不可能重来的,他觉得挺值得。

妈妈们的收获:“有老公一起带娃真好”

“有老公一起带娃的感觉真好。”26岁的新手妈妈小徐说,比起让宝宝的奶奶或者外婆来帮忙,她更愿意和丈夫辛苦一点,亲力亲为,“一方面是避免因为育儿观念不同,容易和老人家发生矛盾;另一方面,自己带娃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进入父母的角色。”

在孩子出生前,小徐和丈夫小王商量,将来孩子自己带,不要麻烦老人家。小王同意小徐的观点,但小徐却对小王不太有信心,“他什么都好,就是有些孩子气。从小到大爸爸妈妈什么事情都为他安排好了,他没操过什么心,平时有些任性和幼稚,就像个大男孩。我担心他不能胜任父亲的角色。”

然而陪护的这几天,小徐感觉丈夫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越来越有爸爸的样子。住院那几天里,小王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即使睡着了,宝宝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也会立刻惊醒。小徐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这个大男孩正在努力地成为一个父亲。”

到3月10日出院那天,小王已经可以有条不紊地处理宝宝的各种状况,小徐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带娃的信心,“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父母,不管是爸爸和妈妈,都需要学习和成长。”

同样享受着和丈夫一起带娃乐趣的还有市民小计。3月4日,小计和丈夫小李迎来了可爱的宝宝。经过前两天的手忙脚乱之后,小李逐渐找到奶爸的感觉,他负责护理,小计负责喂奶,闲下来的时候,两人一起对着女儿聊天,畅想一家人的未来。

“以前听很多朋友埋怨过老公不管孩子,我们家这位应该会不一样。”小计说,“相信我们可以互相分担,彼此依靠,一起陪伴孩子长大。”

儿保专家:男性角色的早期参与十分重要

“爸爸,包括爷爷或者外公等男性家庭成员参与宝宝养育过程,对宝宝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嘉兴市妇保院儿童保健科科长、主任医师李晶为最近出现的“超级奶爸”点赞。她认为,在0-3岁儿童早期教育中,父亲等男性角色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现实情况是,父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尤其是0-3岁早期育儿中,总体参与度不足。“传统观念认为0-3岁孩子只要吃饱穿暖就行了,其实不然。0-3岁正是孩子认知发育的重要时期,为孩子提供一个完整、健康的养育环境十分重要。”李晶表示,“父亲等男性角色参与育儿,有助于培养宝宝的性别角色,也能够让宝宝的性格更加乐观开朗。母亲性格中的细腻、温柔,加上父亲性格里敢于冒险、大胆尝试的部分,两者相得益彰,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品格。”

相比于年长的奶奶、外婆们,年轻的爸爸们对科学育儿理念的接受度更高。这点也得到了李晶的肯定,“育儿过程,也是新手爸妈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建议爸爸妈妈们在育儿这件事上不要依赖老人助力,一边摸索一边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

疫情之后“超级奶爸”能否成常态

长辈们被迫放手,爸爸们迎难而上,不仅学会照顾母婴的各种技能,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和自己以及家人去相处。可以说,这是此次疫情带来的意外收获。那么,疫情过后,“超级奶爸”是否能成为常态?

嘉兴市妇保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疫情给医院管理带来了一些思考:“传统探视、陪护习惯是否需要改变?医院如何为准爸妈、新手爸妈提供服务及指导?医院在保障广大妇幼安全的同时,是否可以通过一些改变,来引导科学育儿观念、习惯的进步?”

记者从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根据《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条规定,2016年1月1日以后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下列福利待遇:(一)女方法定产假期满后,享受三十天的奖励假,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并计算工龄;用人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给予其他优惠待遇;(二)男方享受十五天护理假,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

也就是说,不仅女性有产假,男性也有护理假。“男职工有需要可以向所在单位提出护理假申请,按照条例规定,可享受15天护理假。”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也从嘉兴市妇联了解到,2020年1月1日起实施的《浙江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规定:父母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应当履行家庭教育义务,对家庭教育负直接责任。然而,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的影响,现阶段的家庭育儿,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母亲和家里老人承担了大部分的责任,父亲主动参与幼儿教养的相对较少,父亲的角色往往缺失。嘉兴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父亲在孩子成长道路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希望能出现越来越多的‘超级奶爸’参与孩子的教养,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同时‘超级奶爸’的出现也有利于减少女性职业发展受育儿的影响。”(图片由嘉兴市妇保院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