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倒在老爹老孃的熱炕頭

本文原題:貢米之鄉過元宵 文: 陳修遠

醉倒在老爹老孃的熱炕頭

依偎著老孃,暖暖的......

當嫩江還在沉沉睡著的時候,我隨賈波來到了他的老家——嫩江東岸上的永勝村。永勝村是黑龍江最大的一個行政村,全村有近四千戶人家,人口多達一萬餘,耕地面積八萬多畝,這裡緊靠嫩江又盛產古龍小米,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村民們的生活自然過的悠然而富庶。賈波特意開車拉著我從村子的外圍和主要街道轉了幾圈,讓我感受一下村子之大和人文之美。幾條主要街道上,各類商鋪林立,因為元宵節的緣故,街上賣鞭炮香紙的紅紅鮮鮮一眼望不到頭,沉浸在春節間喜悅的人們,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來回穿梭在商鋪之間,喜氣洋洋挑選著自己元宵節需要的東西。

賈波開著車,街上的人們這個投過一個笑臉那個喊來一聲招呼,賈波也不斷地眯著小眼笑臉相迎點頭招手,看得出這個離開家快三十年的小子在村裡有足夠的人緣兒。賈波是我多年的好兄弟,他是哈爾濱最大的房地產公司——黑龍江金源房地產開發集團海南公司的總經理,事業做得風生水起,無論走到哪,都有一群好哥們兒追隨左右。和他交往這些年,讓我深深感受到了謙和為人、大氣處事,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一張最優秀的名片。

醉倒在老爹老孃的熱炕頭

美醉了!冬日黃昏的嫩江!

穿過一路熙熙攘攘熱情洋溢的招呼,我們來到了一個大約有一畝多地的院落——這兒就是賈波父母居住的老屋。和村裡人一樣黑土夯成的房子,給我一種很原始、很古樸的親切,下得車來,我就像見到了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似的,一寸寸一寸寸地撫摸著穀草和泥土混合夯實的牆面,這黑皴皴的牆啊,分明散發出了小米的醇香,貼近這厚厚的土牆,我彷彿一下子撲進了秋天滿地穀子香的黑色的原野,陶然而醉。

剛走進院子,老爹老孃兄弟姐妹們就迎了出來,白濛濛的熱氣從開著的屋門口,蒸騰而出,熱情的話語從老爹老孃兄弟姐妹的嘴裡甜甜蜜蜜地嘮了出來。東北人的熱情,東北人的好客,就這樣如同蒸騰的熱氣,充盈在了我的心裡。老孃牽著我的手走進屋裡,從海南島回家陪公婆過年的弟妹和妯娌們,正在廚房忙的不亦樂乎。我一進門,弟妹就指著大盆裡的肘子說:大哥,這是咱娘自己養的一口三百多斤的豬,特意趕在年前殺的,今天好好犒勞犒勞你。弟妹叫張雲俠,一位非常活潑非常靈氣非常可愛的東北女子,前年去海南島我就領略了她妙語連珠熱情好客的風采,也深深地喜歡上了這個美麗善良的弟妹。

醉倒在老爹老孃的熱炕頭

我的兄弟賈波幸福的一家三口

一大桌熱氣騰騰的佳餚美味上桌了,一壺壺白酒啤酒上來了,老爹老孃招呼一大家子人依次坐下,招呼大家喝酒吃肉。老孃一個勁兒地對我說:這是老孃我親自烀的肉,可香了,多吃點啊!我夾起弟妹送上來的一塊大大的肉填進嘴,嘎嘎的香氣滿嘴流淌,端起酒杯咣噹一碰,弟兄們咔咔地有如三江四海滾滾豪飲,老孃老爹站在旁邊瞅著大家,咧著嘴兒一個勁兒地笑。我知道老人家此刻的喜悅和滿足,五個兒子都過得好,逢年過節都往老屋裡跑,老人還有什麼所圖啊,圖的不就是個家庭和諧生活節節高,圖的不就是個過年過節一家樂陶陶啊……

晚上九點多,賈波拉我來到了兆軍水稻合作社,說是王兆軍書記邀請一起坐坐,剛到兆軍辦公室不一會兒,合作社理事長也是村書記的王兆軍,恰好也急三火四地趕了進來,進得門來一陣熱情洋溢地寒暄和謙恭地致歉,大家便走進餐廳圍坐在了餐桌前。兆軍剛從山上安排好森林防火工作回來,連連抱拳道著歉意和美美的祝福,把酒杯攏在一起噹噹倒滿,激情嘎嘎起來了,友情親情,暢想暢談,在滿屋的喜慶裡盪漾。彷彿十一點多的時候,曹鎮長哈著白氣進來了,脫下棉帽棉衣,往桌上這麼一坐:正好討杯熱酒暖暖身。這個東北大漢啊,渾身上下都散發著一種豪邁之氣。曹鎮長大號曹桂海,是古龍鎮分管農林水的副鎮長,元宵節之夜為了檢查督導森林防火也顧不上家人團聚,來古龍才一年多的時間,竟和古龍上上下下的人們火火熱熱地打成了一片。坐在一起,他對古龍的那份摯愛之情,通過他的言談和他的神情,立刻就充盈在了我的心間。

醉倒在老爹老孃的熱炕頭

永勝村的書記王兆軍,也是兆軍水稻合作社的理事長,把家鄉古龍小米和大米的文章做到了極致。

曹鎮長對古龍文化了如指掌,尤其對古龍貢米更是如數家珍,他動情地對我說:陳老師,我們古龍小米可是全國聞名啊,早在遼代和清代,就已經是皇家的貢米。通過他的介紹和查閱資料,我瞭解到古龍是肇源縣境內最為古老的驛站,遼興宗皇帝於重熙十五年,即公元1044年“正月辛末(初八日),獵宿兀魯(契丹語)館崗”。這是目前有關古龍最早的文字記載。清康熙二十四年,即公元1685年,滿清政府開闢從吉林烏拉(現吉林省吉林市)至黑龍江城(現黑龍江省瑗琿市)的驛路時,又在此設立驛站,並將兀魯館改稱為古魯站。古魯為滿語,意為“高埠”,後來因為其境內多有土崗沙丘,被當地群眾視為土龍,古龍因此而得名。古龍鎮橫跨北緯45度黃金農業產業帶,被譽為“塞北江南,魚米之鄉”,歷來為北方遊牧文化政權的重地,這裡有著悠久的農牧漁業歷史,和別具一格的站民文化,特有的黑油沙土,孕育出產了得天獨厚的古龍貢小米,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氣候條件極適宜穀物種植,所處松嫩平原沉積帶,土質富含硒、鈣等多種微量元素,加上嫩江水沒有汙染,以及鎮裡對穀子種植和小米盛產實行全程透明監控,保證了古龍小米的純有機的高端品質,古龍貢米也自然受到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青睞。

醉倒在老爹老孃的熱炕頭

小姐妹第一次相聚爺爺奶奶家,甭提多開心了!

關於古龍小米作為皇家貢米,這裡還有一段佐證,根據史志記載:重熙十五年正月初八這天,狩獵興致正濃的大遼皇帝耶律宗真不顧隨從大臣的勸阻,沿嫩江左岸一路北行,待天色以晚時才想起回烏拉爾基行宮路途的遙遠,無奈群臣們只好安排皇帝在附近的驛館古魯館暫住一宿,皇帝臨時決定夜宿古魯館,這下可忙壞了驛官和驛卒,小小驛館,沒有什麼特殊的食品供皇上就餐,只有地產的小米和江魚,於是,驛官與隨從大臣商量後,只好把當地特產、小米和江魚這一飯一菜端上興宗皇帝的餐桌,當興宗皇帝吃著這普通而平常的一飯一菜,忽覺香氣撲鼻,食慾大增,龍顏大悅,口中還直稱“美哉,妙哉,甚香,甚香”。皇上的讚揚讓隨從大臣和驛官由衷的感到分外高興,於是安排各隨從人等悉數就餐,侍衛們吃著這小米飯和江水燉江魚頓感飯菜奇香。餐過之後,興宗皇帝詢問小米飯的做法和穀子的產地,當他得知原本是本地特產時,馬上頒下諭詣,將古魯小米定為貢米。以後,古魯特產小米就成為專供皇家享用的貢米了。

醉倒在老爹老孃的熱炕頭

獨一無二的古龍小米,令人驕傲!

聽著曹鎮長的介紹,我心裡油然生成了四句詩:漫漫驛路長,稻穀飄香遠。天賜聚寶盆,貢米嫩江原。午夜時分,王兆軍安排在院裡一溜兒擺起了煙花,騰空而起的絢爛,把貢米之鄉的元宵節,渲染的高潮迭起。咚咚咚!一溜溜火蛇鑽上去,啪啪啪!一束束天花散開來,這貢米之鄉的元宵夜啊,那麼的壯麗,那麼的璀璨。透過絢爛的夜空,我看到了貢米之鄉農民的笑臉,更看到了松嫩平原的豐收和輝煌!

賈波本來是安排好了我住的酒店的,我說我要回家陪老爹老孃睡熱炕頭,他一聽很高興地說:大哥,謝謝你回家陪咱老爹和老孃!夜色裡,我分明看到他的兩眼裡,有兩點淚花兒在亮亮地閃動。

回到家,老爹老孃又燒火熱菜端上來,老孃披衣而坐,陪我們倆兄弟飲酒嘮嗑,說古道今,一直凌晨四點,我們爹孃兒子四人才戀戀不捨鋪炕睡下……生處不嫌地面苦。老爹老孃住慣了老屋,對老家對老屋有了深厚的情感,自然是任憑賈波怎麼說,也是不願意離開不願意拆了另建的,中國老一輩農民的樸實,是來源於大地的庇佑,他們對大地給予的恩賜,就是通過這樣的一種樸素的近乎於原始的情愫,來細細的微微的感念和報答……

掬一捧呀嫩江的水啊,誰的鄉愁不甜個透;吃一碗呀古龍的米喲,誰的鄉愁不香個夠。喝上那一碗老坎子酒哎,讓我醉倒在了老爹老孃的熱炕頭兒…….

醉倒在老爹老孃的熱炕頭

濃濃香香的古龍小米,貴族生活的尊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