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嘗君爲何會被滅族?

靈翎軒_木杉


我們先來看下二位先哲對其評價:

“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譽乎民;不恤公道通義,朋黨比周,以環主圖私為務”。

——旬子

“孟嘗君之養士也,不恤智愚,不擇臧否,盜其君之祿,以立私黨,張虛譽,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烏足尚哉”

——司馬光

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因為好養“士”被後世稱為“戰國四君子”,孟嘗君的名聲最大。

孟嘗君本名田文(孟嘗君是他的諡號),其父田嬰是齊威王之子,齊宣王之弟,任齊國宰相11年。

孟嘗君生母僅是田嬰的小妾,地位卑微,孟嘗君因出生日期不吉險被遺棄。但因幼時即顯露出與眾不同的機智,長大後逐漸掌家事,廣納能人,聲名漸顯,田嬰死後,田文在40多兄弟中脫穎而出,襲田嬰位,繼承薛邑。

孟嘗君依仗父親留下的豐厚資產,在封地薛邑廣招各國人才,門下有食客三千,但這三千多為雞鳴狗盜之輩,危害薛邑一方,但也有個別能人,其中馮諼就是一位高瞻遠矚、頗具深遠眼光的戰略家,“馮諼焚契”流方千古。

孟嘗君因對自己權柄太小不滿,及秦昭襄王盛邀,齊湣王派遣,不顧眾食客勸阻去秦國任宰相。後任秦王唯恐他做事偏袒齊國被囚。

孟嘗君以“白色狐皮裘”為代價買通昭王愛妃燕姬,遂得以脫離虎口,離開咸陽。秦昭王事後竟反悔,派人引軍追殺孟嘗君。孟嘗君的門客學雞叫騙開函谷關門,逃回齊國。

在回國途經趙國,趙國平原君盛情款待,因一趙國人嘲笑他瘦小,孟嘗君一怒之下,令食客屠殺一縣。

齊湣王因內疚再次任其為宰相,掌齊國大政,睚眥必報的田文為報前仇竟聯合韓魏攻打秦國,韓、魏合縱結盟一舉擊敗了楚國和秦國。

公元前294年,齊國貴族田甲興兵作亂,湣王猜忌田文參與其中,秦昭襄王又乘機派人去齊國大肆造謠,說孟嘗君在朝中遍樹黨羽,正偷偷與秦、楚聯繫,想合兵攻齊秦,取代湣王,湣王將孟嘗君罷免。

孟嘗君唯恐久居齊國會招來不測之禍,於是就率領眾門客投奔了信陵君魏無忌(魏國公子),魏王拜田文為相。

孟嘗君任魏相時,身為齊國貴族的孟嘗君喪心病狂,聯合秦趙,與燕共伐破齊,孟嘗君倚仗自己在封地薛邑的28裡防禦工事,竟然宣佈中立。坐視燕國軍隊屠殺故鄉人民,在祖國齊國最危難的時刻拋棄了祖國,成為齊國的罪人。

田文死後,幾個兒子爭搶爵位和封地,並大打出手,而魏齊聯手滅掉了薛邑,孟嘗君絕嗣滅族。

縱觀孟嘗君的一生,並無遠大抱負和堅定的立場,以一己之私置齊國於水火之中。正如王安石所評價:“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這樣的人死後絕嗣滅族也只能說是咎由自取。


美麗青春您真痘


孟嘗君養士三千,曾為秦、齊、魏國的宰相,在七雄並立的戰國形成中立之勢,死後卻絕嗣滅族,究其根本,不過是因為孟嘗君自私自利,睚眥必報,心胸狹窄又目光短淺。

脫穎而出

孟嘗君田文是齊國貴族,媯姓,田氏,田文的早年頗為勵志,他出生在五月初五,不吉利,是個本應該被遺棄了的孩子,只是他的母親不捨得,偷偷撫養長大,後來田文得到了父親田嬰的認可,並指出父親的目光短淺,不能取信於士族,於是得到了父親的重用,主持家政,接待賓客,很快名聲顯於外,就這樣,在田嬰死後,田文以庶子的身份在兄弟四十多人中脫穎而出,襲田嬰的爵位,繼承了薛邑。

養士三千

田文在薛邑養士三千,準確點說是食客,真正的士佔不到百分之一,這都是些什麼人呢,被各諸侯國驅逐的,犯了罪的,有一技之能的,還有混飯吃的,田文一視同仁,反正他有的是錢財養這些人,況且他在薛邑設上重稅。

他曾依靠雞鳴狗盜之輩逃離秦國,也依靠馮諼收買人心,鞏固勢力,但他目光短淺,當初馮諼為他收買人心,他還不高興,後來見到了實際利益才開始重用馮諼,而魏子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他替田文收買人心,田文卻將他趕走。大部分的食客不過是趨炎附勢,他被辭官的時候,基本上跑了個乾淨。

出任秦相

然而禮賢下士的好名聲讓他在列國間贏得了廣泛的賢名,隨之而來的就是官職,秦昭襄王聽說了孟嘗君的大名,讓弟弟涇陽君來到齊國做質子,換取田文去秦國做宰相,在齊閔王的要求下,田文去了。做了秦國的宰相,然而不久,有人對秦昭襄王分析:田文做為齊國的貴族,做起決策來必然先考慮齊國的利益,這樣一來必然對秦國不利。

於是秦昭襄王罷免了田文,又囚禁了他,這時候田文養的食客發揮了作用,在雞鳴狗盜之人的幫助下,田文順利逃回了齊國。

在回國途中,經過趙國,趙國的平原君招待了他,結果因為有人對孟嘗君的相貌好奇,一看之下,大失所望,本以為是個翩翩公子,卻是個短小精悍之輩,不免口出輕蔑,孟嘗君一怒之下,令食客屠了一個縣。

出任齊相

回到齊國的田文受到了齊閔王的重用,再次出任宰相,掌齊國國政,睚眥必報的田文欲聯合韓魏攻打秦國,大軍壓境,兵至函谷關,秦國示弱。

秦國逃來的呂禮做了齊國宰相,為了排擠出呂禮,田文不惜和秦國的魏冉勾結,讓秦國攻打齊國。

孟嘗君的名號越來越大,甚至蓋過了齊閔王,齊閔王一直尋找機會收拾田文,齊國的田甲作亂,齊閔王藉機大做文章,田文遂稱病辭官回了薛邑。

出任魏相

回到薛邑的田文又去了魏國,做了魏國的宰相,田文聯合秦趙,協助燕國攻打齊國,齊國戰敗,齊閔王逃跑,後被殺,齊襄王繼位,此時的田文不屬於任何一個諸侯國,中立於列國之間。

絕嗣滅族

然而他死後,兒子們為爭爵位大打出手,而魏齊聯手滅掉了薛邑,孟嘗君絕嗣滅族。

兩百多年前,田乞和田常為了控制齊國政權,收買人心,國家的糧食大斗出小鬥進,嚴明法紀,一代代下來,終於田氏代齊,而到了田文這裡,田文有大志,卻沒有實現大志的能力和胸襟。

他養士不過是沽名釣譽,況且三千食客裡面也找不出幾個真正的士,他睚眥必報,小到屠縣,大到滅國,以一己之私置齊國於水火之中。他死後絕嗣滅族不能不說是咎由自取。


蕭曉四姑娘


孟嘗君是齊宣王的國相田嬰的小兒子,姬姓,田氏,本名田文。田文自幼聰慧過人,很早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才能,因此被田嬰選為接班人。

田嬰死後, 田文繼承了其父的封地薛邑(今山東滕州以南 )。 他憑藉父親留下的豐厚資產,在薛地廣招列國人才,一時間,他府裡賓客如雲,當時號稱養有3000多門客。

孟嘗君不僅慷慨大方,而且極度愛才好客,不管什麼樣的人,哪怕是當過強盜竊賊之輩,只要願意去投奔他,他都一律收留,並且平等對待。

秦昭王求賢若渴,他早就仰慕急公好義的孟嘗君,又聽說他很有本事,就派自己的兄弟涇陽君贏悝到齊國為人質,將孟嘗君換來秦國。秦昭王先封孟嘗君為相,後又起猜忌之心,並且準備將他殺掉,以絕後患。

孟嘗君用計買通昭王愛妃燕姬,遂得以脫離虎口,離開咸陽。秦昭王是個出爾反爾之人,事後竟反悔,派人引軍追殺孟嘗君。孟嘗君的門客裡三教九流都有,在“雞鳴狗盜之徒”的幫助下, 一行人騙開函谷關門,有驚無險的逃出生天,輾轉回到齊國。

孟嘗君回齊後,在位的齊湣王仍舊讓他當相國。

孟嘗君很有些能耐,又很善於發現、使用人才,曾經和韓、魏合縱結盟一舉擊敗了楚國和秦國。公元前294年,齊國貴族田甲興兵作亂,湣王懷疑田文參與其事,田文不堪猜忌,於是稱病回到了封地薛邑。

秦昭襄王一直很害怕孟嘗君,就故意派人去齊國大肆造謠,說孟嘗君在朝中遍樹黨羽,權力與影響比齊湣王還大,他正偷偷與秦、楚聯繫,想合兵攻秦,取代湣王。湣王聽後,十分恐慌,乾脆就將孟嘗君的相印收回。

孟嘗君在薛城休養了一段時間,他見齊湣王不僅昏聵,很且專橫跋扈,又十分忌憚自己,怕長久呆在齊國會招來不測之禍,於是就率領眾門客逃到魏國國都大梁,投奔信陵君魏無忌(魏國公子)去了。 魏王拜田文為相。孟嘗君任魏相期間,曾經聯合秦、趙、燕三國共同伐齊,並大破齊軍。齊湣王逃到莒地,不久死去。

齊湣王死後,齊襄王即位,孟嘗君在各諸侯國間持中立態度,不再從屬於任何一位君王。齊襄王由於剛剛上位,畏懼實力雄厚的孟嘗君,於是極力與他和好,跟他親近。田文病逝後,幾個兒子爭搶他的爵位和封地,並大打出手,齊、魏兩國乘亂髮兵攻入薛邑,不僅攻滅併吞並了薛地,還將孟嘗君的兒孫全部殺死。孟嘗君被滅族,絕了子嗣。

【答題寫作不易 剽竊必究】【插圖源自網絡】


鐵馬冰河wu


孟嘗君,名叫田文,是戰國時期的齊國人。繼承其父田嬰封地,在薛地養了很多食客(門客),因此列入戰國四公子。

荀子在巜臣道》中這樣評價孟嘗君田文,說″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譽乎民,不恤公道通義,朋黨比周,以環主圖私為務,是篡臣者也"。所謂孟嘗君三千食客,基本上全是雞鳴狗盜之徒,成為危害百姓惡勢力。

孟嘗君背叛自己國家齊國,交惡諸多國家,上不忠下霸民,樹倒猢猻散,最後孟嘗君的後人就因此被滅族了。:


手機用戶13282910065子胥豪氣


戰國時期,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因為好養“士”而被後世稱為“戰國四君子”,其中,孟嘗君的名聲最大,《史記》說:“孟嘗君在薛,招致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者,皆歸孟嘗君。孟嘗君舍業厚遇之,以故傾天下之士。食客數千人,無貴賤一與文等。”

孟嘗君在當時和現在來說,知名度都比較高,但是呢,根據《史記》的記載,我們可以猜測,在當時和現在來說,孟嘗君的名聲都不怎麼好,因為這傢伙太自私自利自大自滿了,荀子曾經對他評價說:“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譽乎民;不恤公道通義,朋黨比周,以環主圖私為務”,司馬光也評價說:“孟嘗君之養士也,不恤智愚,不擇臧否,盜其君之祿,以立私黨,張虛譽,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烏足尚哉”,都將孟嘗君貶低一番。

他們做出這樣的評價是不無道理的,孟嘗君生平都做了些什麼事呢——因為趙國人嘲笑他瘦小而一怒之下屠殺了數百人,毀了人家整整一個縣。因為個人的利益而攻打秦國,後來又因為個人利益而聯合魏國、秦國、趙國、燕國去攻打自己的祖國——齊國。最終導致齊閔王自殺,孟嘗君所在的薛邑成為無所從屬的獨立諸侯國。在他死後,他的幾個兒子爭搶繼承權,結果讓齊國、魏國有機可乘,將薛邑滅了,孟嘗君的後代也都沒能倖免。

孟嘗君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為了一己私利,並沒有什麼遠大抱負或者堅定的立場,正如王安石所評價:“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這樣的人生活在那種戰亂的時代,不被滅族才怪了呢。


國史通論


孟嘗君雖然號稱戰國四公子之一,但是背叛祖國,人品極差。被滅族也算是罪有應得。

1 貪心不足,被囚秦國。

孟嘗君是齊國貴族,從父親田嬰手中繼承了薛邑。可是身為齊相的孟嘗君依舊不滿足手頭的權杖,又想去秦國在秦相。當時蘇代就講了一個木偶人遇見泥偶人的故事勸阻他。大意是木偶人嘲笑泥偶人會被雨水衝散,泥偶然說自己化為泥土也是迴歸故土,但是如果水大的話,木偶人不知道會被漂流到何方呢?

孟嘗君不聽勸,到了秦國之後先被秦昭王任命為宰相,後來又擔心偏心齊國而下獄。幸虧手下雞鳴狗盜之徒搭救,才逃出齊國。

2,魏國為相,攻打祖國。

孟嘗君離開齊國去魏國做宰相,燕國樂毅此時聯合各國攻打齊國。身為齊國貴族的孟嘗君喪心病狂,西合秦趙,與燕共伐破齊。差點讓自己的祖國滅亡。這時候 齊襄王繼位,號召齊國百姓抗擊侵略者,這時候,身為齊國貴族的孟嘗君倚仗自己在封地薛邑的28裡防禦工事,竟然宣佈中立。坐視燕國軍隊屠殺故鄉人民,在祖國齊國最危難的時刻拋棄了祖國,成為齊國的罪人。最後,齊國人經過五年艱苦的戰爭終於生存下來,為了絕除後患,聯合魏國滅掉了孟嘗君的薛地。孟嘗君斷子絕孫。

孟嘗君這個人,雖然名氣大,但是古人對他的評價都不高。王安石讀了孟嘗君列傳後說,孟嘗君只不過是雞鳴狗盜的英雄而已,沒有辦法招攬真正的士!就連司馬遷自己也說。曾經去過薛地考察,當地民風彪悍兇殘,和其他地方不一樣。究其原因,是因為孟嘗君曾經在這裡招攬了六萬負氣仗義,違禁亂法的門客,子孫流毒至今。世間傳說孟嘗君以樂於養客而沾沾自喜,的確名不虛傳。言下之意,孟嘗君也是瞎了眼,招來的都是什麼貨色嘛。

我這麼講,你對孟嘗君的印象是不是沒那麼高大了呢?

不要迷信那些古代的大名人,很多這樣的傢伙。今人也一樣,別迷信那些帶光環的傢伙,孔雀開屏很美麗,轉身就看見醜陋的髒屁股。


鐵錘歷史


孟嘗君被族滅的最根本原因是勢力太大,權高震主。

孟嘗君有很多兒子,但卻沒有確定繼承人,導致孟嘗君死後諸公子正立。

此時齊國聯合魏國趁機兩面夾擊,平分其封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