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你的孩子,成為當年的你


別讓你的孩子,成為當年的你

從家庭動力學的角度講,父母會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很大程度會受到上一輩教育方式的影響,那麼,原生家庭的不同教育方式究竟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首先,從關愛和控制這兩個維度,可以把父母的養育方式分為專制型、溺愛型、忽略型和權威型四種類型。

01 專制型父母

這一類父母對孩子只有要求和規劃,缺乏愛和溫暖。

首先,什麼樣的人最有可能成為專制型一種是性雷厲風行、果敢有魄力的人,這些特質決定了他們更有可能成為成功人士,但從育兒的角度看,這樣的父母很有可能好勝心和控制慾都比較強,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和自己一樣優秀的人,因此容易矯枉過正,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自己期待的人;

另一種人則同樣是專制型教育的產物,他們有同樣專制的父母,為了更好地生存,必須變得比自己的父母還專制,這類人深受一些傳統教育觀念的毒害,比如“不打不成器”等,同時他們很可能沿襲父母那一套,在心理認知上,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人物品處置。

這樣的專制教育又會培育出什麼樣的小孩呢?

一種形成了順從型人格,他們封閉敏感內向脆弱,在長期的無主見中逐漸失去自我,過於在意外界的評價,及其擅長察言觀色,內心充滿焦慮,此外,這類人自我價值感非常低,自我滿意程度也通常很糟糕;

另一種形成了逆反型人格,很可能在父母的強壓下日漸頑劣,性情冷漠且極易暴躁,他們長大後也更容易成為同樣專制的,並且控制慾更強的父母,完成了一次教育方式上的代際遺傳。

專制型的父母應該如何調試自己的教育方式?

首先,他們必須保持開放心態,接納外界的意見以及孩子的感受;其次,他們需要從認知上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用來滿足自己需求和期待的載體,他們也有權利擁有自己的自由意志;最後,不斷成長學習,界定自己和孩子的邊界,學習給予他們成長的空間而不是一味地干涉阻撓。

02 溺愛型父母

這一類父母強化對孩子的愛,弱化了教育。

會採取溺愛型教育的父母都是什麼心理?

這一類父母傾向於無條件滿足自己孩子的需求,並且對孩子的行為觀念不加管制,他們為什麼要溺愛孩子?深究其心理根源很可能是父母本身缺乏安全感,希望孩子陪在自己身邊,而溺愛的方式會讓孩子難以適應外界的規則和環境,在自身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會後撤到父母身邊。

另一種情況父母在小時候受太多苦了,因此不想要孩子再受苦,但他們無條件滿足自己孩子需求的同時卻忘了為孩子制定規則和要求。

此外,溺愛也很可能是父母在向孩子索取愛的表現,希望孩子能回報自己同等的愛。而實際上,父母對年幼孩子的愛必須是單向的無條件的,親子關係一旦從單向流向雙向,孩子的成長就一定會出現問題。

溺愛型教育對孩子造成了哪些傷害?

別讓你的孩子,成為當年的你

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很容易形成對父母的依賴,缺乏自制力,在生活中上無法自理,並且極難適應外界環境;

同時,他們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共情能力極差,就業和婚姻常出么蛾子,在團隊工作當中難以和其他人溝通協調,抗挫折能力差,在情感上則表現為愛無能,傾向於單方面索取愛,卻不懂得如何付出;

不成熟的心智模式也常常導致不成熟的行為模式,他們很難真正做到對自己負責任,在建立新生家庭之後,也難成為一位負責任的丈夫以及父親。

父母應該怎麼改變?

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父母一定要堅持原則,不要讓孩子覺得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為孩子制定適當的規則,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愛不是沒有限制的,牽了線的風箏才能夠越飛越高,有分寸有邊界感的愛才能真正滋養孩子。同時,不要把自己害怕分離的焦慮傳達給孩子,父母人格獨立才能教養出同樣獨立的孩子 。

03 忽略型父母

這一類父母既沒有給予孩子關愛,又沒盡到教育的義務。

忽略型父母的特徵是什麼?

和溺愛型父母的功能過度不同,忽略型的父母通常功能不足,他們更多沉浸在自己的需求當中,既不關心孩子,也不為孩子提需求,對孩子拒絕、忽視,親子間缺乏溝通和互動。

他們忽視孩子生活以及心理上的需求,忽視孩子的負面情緒,忽視孩子一些極端的不合理的行為。

這類父母很可能小時候常被父母忽視,因此為人父母后也難以提供成為一個成熟的父母,不能滿足孩子最基本的需求,也沒法自身作則教育孩子。

被忽略的孩子會面臨什麼樣的人生難題?

忽略型方式下成長的孩子,他們的存在感很弱,缺乏安全感和價值感,不知道自己想成為誰,更加不清楚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同時,因為缺乏來自父母的期待和關注,他們的內在驅動力會相對較弱,在學業和工作方面可能會表現平平。

情感上,因為感受不到愛和溫暖,所以他們也很少對外給予,他們給人的印象可能也是冷漠和無所謂的,在這種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在成為父母的時候,也極有可能成為忽略型父母。

此外,這類孩子的核心追求就是自己能夠得到他人的關注和愛,他們可能會形成討好型人格,從而得到存在感和認同感。

怎麼避免成為“忽視型”的家長呢?

陪伴孩子,滿足他們的需求,在生活上照顧他們,關注孩子波動的情緒,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溫暖和愛,同時為孩子制定規則,規範他們的行為,鼓勵孩子獨立生活思考。

04 權威型父母

這一類父母真正施行了愛的教育,權威型被公認為最理想和恰當的教養方式。

權威型的父母如何煉成?

別讓你的孩子,成為當年的你

首先,權威型教育是一種“控制+民主”的教育方式,即向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同時向他們解釋制定規則的原因,同時以身作則,引導孩子主動去遵守。

權威型父母尊重孩子的反饋和意見,擅長與孩子進行溝通,為孩子提供物質以及情感上的支持,並根據孩子每個階段的行為來調整自己的態度和方法。

權威型教育培育出來的孩子是怎樣的?

在這教育方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通常善於獨立思考,並且執行力強,對自己的認識非常清晰,自我價值感強,同時敢於追求任何一種自己嚮往的人生。

在工作上,他們富有責任感,自我管理以及抗壓能力強,更容易實現自己的價值;在情感上,由於和父母的關係是和諧且溫暖的,他們同理心也更強,內心有愛且溫暖,人際關係相對融洽。

綜上所述,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如果只有要求和規則,沒有關愛和溫暖,就是專制型;如果沒有要求和規則,只有關愛和溫暖就是溺愛型;如果兩者都沒有就是忽略型;如果兩者都有,就是權威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