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臺小升初“公民同招”招生政策,這背後有什麼深遠意義呢?

背景: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部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

《意見》出臺後,“義務教育階段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即“公民同招”的招生考試製度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多地紛紛響應,今年不少地區已經出臺了相關政策細則!

多地出臺小升初“公民同招”招生政策,這背後有什麼深遠意義呢?

事實上,“公民同招”並不是今年才出現的新詞彙哦,早在2018年上海“幼升小”就首次實行了“公民同招”政策,成都參照上海的改革路徑,也實行了幼升小公民同招政策,接著,2019年杭州、無錫、重慶等多城紛紛響應,首次實行幼升小公民同招,此後,“公民同招”成為了義務教育改革的一個“基調”。

多地出臺小升初“公民同招”招生政策,這背後有什麼深遠意義呢?

都說少年強則中國強,新時代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為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全面提升國內的義務教育質量,使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繼幼升小公民同招後,“小升初”實行公辦初中、民辦初中同時啟動招生也成了各地教育改革的必然舉措。

隨著幼升小公民同招的率先實施,今年各地小升初政策都在跟進,早前廣州市就公佈了小升初政策細則,並進行意見徵集,3月11日,江蘇、浙江、上海三省市更是“不約而同”地官宣小升初政策,雖然部分政策都還未最終確定,但“公民同招”已成定局,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地區出臺出臺小升初“公民同招”招生政策。

多地出臺小升初“公民同招”招生政策,這背後有什麼深遠意義呢?

不過,因為這是一份指導性的意見,並不是強制執行的,也允許差異化存在,所以不同的省市地區,甚至學校的具體操作、實施細則,要等各地出臺相關文件哦。

怎麼樣,今年你所在的地區是不是也要開始“公民同招”了?對於這件事,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