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父母的底線,不要給孩子錯誤的愛

給予父母的底線,不要給孩子錯誤的愛

“孩子”,多麼讓人充滿希望的詞語,當孩子呱呱墜地伊始,我們家長就開始變得不像自己了,因為我們把自己的心分成的很多份,而其中的大部分都給了一個名為孩子的人。很多的父母都認為:

因為我愛他,所以我就要把我能得到最好的全都給他。沒錯這是我們父母愛孩子的表現。

但是愛也是講究方式方法以及尺度的,如果把對孩子的愛越了界,那麼就不是愛他,而是害他。給予父母的底線——不要給孩子錯誤的愛。

給予父母的底線,不要給孩子錯誤的愛

很多父母在有意無意之間都誤解或錯用了愛,例如,有一些父母,把“嚴是愛”理解為對子女獨斷權威式的教育,他們不顧及子女的感受,採取高壓政策,家庭氣氛比較壓抑,壓制兒童自由思維,使孩子唯唯諾諾。顯然,這不是“真愛”。

也有些父母對孩子只是愛而不教,缺乏要求,缺少理智,過分寵愛。這些父母疼愛孩子,孩子“要什麼就給他什麼”,孩子要買東西就趕忙給他錢。父母的這種做法也不是愛,這隻能是滿足他一時的物質享受而已!真正的愛應該是去關懷他、幫助他、引導他,讓他感受到親情的溫暖,這些不是金錢所能替代得了的!哲學家盧梭說過:“不要對孩子百依百順,那樣會使孩子成為不幸的人。”

給予父母的底線,不要給孩子錯誤的愛

愛一旦超過正常限度,就成了“溺愛”。溺愛的害處很大,會使孩子身心發展產生嚴重缺陷,給孩子情感、意志、品德、性格方面造成不可挽回的消極影響。嬌子如殺子,溺愛放縱子女往往導致悲劇。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呵護和關愛,但愛孩子並不是肆意寵愛,讓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在現代快節奏和生活、工作的壓力下,有一些父母對孩子成長過程關注不夠,他們一心為了追求事業的完美而忽略了孩子內心的需要。雖然他們會讓孩子享受好的物質條件,而忘了深入瞭解孩子的情感世界,與孩子進行心靈的交流。

給予父母的底線,不要給孩子錯誤的愛

威廉·哥德法勃認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當成與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給他們以無限的關愛。”“真愛法則”要求父母要用溫暖的愛撫慰孩子,尊重孩子的選擇,尊重孩子的一百個世界。

父母要給嬌弱的孩子以摟抱和親吻,使他感到父母的溫暖;給活潑開朗的孩子鼓勵和幫助,讓他體驗父母的親切;給膽小的孩子留下無拘無束的空間,使他感到快樂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