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秋夜》到底写了什么?枣树又代表了什么呢?

说实话,我到现在也读不懂鲁迅先生的文章。

不管是从小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还是现在读的《秋夜》、《影的告别》......总觉得先生的文章大有深意,自己读的只是表面而已。

《秋夜》的开头便是:“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的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初读这里,以为这是先生的废话,难道不可以说成:“两株都是枣树”吗?这样不是表达的更加清楚吗?

或许许多人在读到这里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但是,却没有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鲁迅先生要这么写呢?


鲁迅的《秋夜》到底写了什么?枣树又代表了什么呢?


最近在看温儒敏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的视频,视频中,先生对鲁迅文章的评价有四个字“忧、愤、深、广”,也提到,在读鲁迅的文章的时候,,不可以囫囵吞枣,要一句一句的研读。

在我仔细读后,才发现,《秋夜》中简简单单的一个开头,居然也有很大的思想......

两颗枣树,分开来写,总觉得有一种淡淡的凄凉与孤独。

或许是先生写文章时候的孤独,亦或是那个时代的孤独。


鲁迅的《秋夜》到底写了什么?枣树又代表了什么呢?


接下来,对于天空的描写,采用对比的手法,“奇怪而高的天空”忽然变得“非常之蓝,闪闪的映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

一个“冷眼”仿佛写透了天空的凄冷,它在冷冷的盯着着世间,将自己的冷漠悉数撒向人间,但却是“自以为大有深意”。

看看秋夜里的主人吧,这两株枣树,虽然“落尽叶子,单剩枝干”,但是“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月亮窘得发白。”

这战士一般的枣树,面对着这天空,虽然没有了鲜活的生命,但是却仍然忠于着自己的职守,直直的刺进着天空,守护自己愿意守护的人,或者花草......


鲁迅的《秋夜》到底写了什么?枣树又代表了什么呢?


或许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这么一个人在默默地守护着你。有时候是你的父母,有时候是你的另一半,但不管是谁,有这样的后盾支持着你,你总是幸福的。

就像鲁迅先生在文章最后写的一样:“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