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市委“一號文件”聚焦兩大重點任務 打贏脫貧攻堅戰 補齊“三農”短板

力爭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4.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7%

  漳州新聞網訊(記者 蔡柳楠 通訊員 鄭慶祥)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農業提質增效,確保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日前我市出臺《關於切實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從加快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健全鄉村治理工作體系、增強農業農村發展動能等六個方面,提出27條具體要求和實施細則,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確保順利實現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4.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7%的主要預期目標。

  落實“一戶一方案”幫扶鞏固脫貧成果

  根據《實施意見》,我市將深入實施“五大戰役”“十大專項行動”,針對634戶2198人脫貧後不穩定重點對象,落實“一戶一方案”幫扶,確保“兩不愁三保障”不留死角,讓貧困對象脫貧成果穩得住、能提升。

  我市還將有針對性地解決好外出務工、農畜產品積壓、扶貧項目復工等疫情導致的問題,做好扶貧工作隊、駐村第一書記的貧困戶回訪工作,防止因疫致貧、因疫返貧。

  此外,我市將按照“一個標準、六項扶持政策”在全市推行緩解相對貧困人口的政策扶持,緊盯略高於脫貧線及因病、因學、因災等剛性支出較大的相對貧困家庭,做到早發現、早幫扶,防止新增貧困對象,並積極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體制機制,用鄉村振興措施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推動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改善。

  以工業化理念推進農業“七化”建設

  根據《實施意見》,今年我市將著力抓好“米袋子”工程,加強“菜籃子”和“海上糧倉”建設,力爭至2020年底,全市建設高標準農田18.3萬畝、新建糧食產能區1.9萬畝、新增農田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500畝,全市生豬存欄107萬頭以上、肉蛋奶年總產量逾42萬噸,增加優質水產品2萬噸以上,食用菌總產量達到65萬噸(鮮重)。

  我市將以工業化理念謀劃經營農業,推進農業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化、信息化、品牌化、綠色化、產業化,力爭至今年底實施現代農業項目97個以上、年度總投資超37.56億元,新建54個省級優質農產品標準化示範基地、43個農產品初加工中心,培育20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0個“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產業示範村,建設11個漳臺農業融合發展示範基地,以期實現11大產業全產業鏈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

  此外,我市還將培育產值50億-100億元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至3家,培育一批超10億元農林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並積極提升農業經營主體法人化發展水平,高標準推進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力爭至2020年底,全市實施農業綠色發展示範項目150個、年度總投資100億元以上,實施農業面源汙染源頭治理項目56個、投資1.58億元,有效地理標誌總量突破150件、持續保持全省首位,新建1個省級現代農業智慧園、15個農業物聯網應用基地和4-5個市級數字農業示範點,打造出漳州農業綠色發展樣板。

  加快補齊短板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根據《實施意見》,今年我市將投入上千萬元培訓新型職業農民,促進農民就業創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穩步提高農民家庭經營淨收入、工資性收入、轉移淨收入和財產淨收入,持續推進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計劃,執行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制度,落實根治欠薪各項措施。

  同時,我市將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堅持“五抓五促”(抓長效機制,促常態保潔;抓源頭治理,促標本兼治;抓分類施策,促提檔升級;抓陋習改變,促文明養成;抓成果轉化,促持續發展),以疫情防控為切入點,加強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力爭至今年底新建鄉鎮公廁46座、農村公廁116座,農村無害化戶廁改造9400戶,完成50個裸房整治示範村、8000幢裸房整治任務,做到既有農房整治“鎮鎮有示範”。

  我市還將加快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優化農村養老服務、增強農村社會保障能力,加快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發展,逐步形成“一縣(區)一網”“一網多縣(區)”城鄉供水新格局,力爭2020年我市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88%以上、受益8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