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實施耕地退出,主動退出可有補償,為啥農民還不願意?

在農村生活的根本就是肥沃的耕地,很多農民祖祖輩輩種地,雖然大部分年輕勞動力都選擇入城打工,但也是迫於經濟壓力巨大的生活。很多農村的人口老齡比例到達90%之多,而農村常住人口數量也在持續下降。對於這一現象最直觀的反應就是農村耕地空置得越來越多了,浪費了許多耕地資源。現在政策規定農民可以實行耕地退出制度了,主動退出可有補償,為啥農民還不願意?

農村實施耕地退出,主動退出可有補償,為啥農民還不願意?

土地在升值

目前國家正在積極地推動土地制度的進一步深化改革,在這個過程中,土地的價值逐漸攀,農民致富的機遇也越來越多。事實上,不只小編一個人這樣認為,很多專業人士也都非常看好農民保留土地,未來才能夠緊緊抓住機遇,走上致富的道路。

農村實施耕地退出,主動退出可有補償,為啥農民還不願意?

擔心未來的生活失去保障

現在國家推行了有償退出土地的政策,農民只要把手裡的土地退出就能夠拿到補償款。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在城裡買了房子,可是買房花的錢和有償退出土地拿到的補償款多太多了。如果把土地給退出了,以後在城市混不下去,再想回農村就很難了。考慮到這點,農民就不敢只看眼前的利益,必須得考慮未來和生存的希望,希望為以後的發展留一條後路。

農村實施耕地退出,主動退出可有補償,為啥農民還不願意?

老了想落葉歸根

中國人一向都很講究落葉歸根,對於在農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農民來說,雖然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城市中買了房子,但是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只有農村百世他們真正的家,那種歸屬感是無可代替的。他們希望自己老了能落葉歸根,回到老家繼續生活。如果現在把土地退出了,那麼以後想回也回不來了。

農村實施耕地退出,主動退出可有補償,為啥農民還不願意?

為後代著想

農民種地不僅是為了自己生活,也是為了子孫後代著想。家中有了一塊地,也就是有了無形中的財富,雖然現在農民年紀大了無法種地,但是他們還是想把這塊地傳承下來,留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如果現在退出土地的話,子孫還想再種地的話,只能等待重新分配,那時就會很麻煩,就算自己不種,也要為後代謀福利。

農村實施耕地退出,主動退出可有補償,為啥農民還不願意?

農民的耕地的退出制沒有在農村生活打算生活的農民是好事,畢竟子女能給自己養老。但是大部分的農民還是選擇在農村,守著幾塊地簡簡單單的過日子。現在土地退出制度,補貼的數目都不小,其中利弊還要農民思考,你覺得如何?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