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春风拂面,我们凯旋而归

2020年2月9号上午8点,地处塞北高原的山阴,湛蓝的天,冷冷的风。

在县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前广场,一场壮美的出征仪式正在举行。

山阴医疗集团首批支援医护人员即将出发,奔赴武汉防疫最前线。出征队员分别是山阴中医院的医师张振国、山阴人民医院骨科护士刘慧、老年科护士孙清芳。

此刻,一张张即将出征的年轻面孔,在朝阳的沐浴下,坚定而凝重。对于今日之行,他们早已枕戈待旦,待时而动。


国家召唤,血书请战


庚子年春节期间,中华大地正在经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新型冠状病毒所带来的疫情,从荆楚大地向全国持续蔓延。每天病例都在增加,武汉告急!湖北告急!中国告急!14亿中国人民被这场迅速蔓延的疫情紧紧揪着心。

1月25日,山西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组建医疗队分批次紧急驰援武汉。响应号召,朔州市成立疫情医疗救护预备队。

支援湖北的集结号,在朔州大地吹响。

自古雁门多豪杰!昔日烽火边塞的山阴更不乏侠义之辈!很快山阴人民医院和山阴中医院两大医院的院长办公桌上,堆积了数十封赴鄂请战书。

张振国,男,1984年7月出生,山阴县中医院的医师,在本院他第一时间写了请战书,积极要求参加支援武汉医疗队。他在请战书上这样写到:“义无反顾,奔赴一线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巾帼不让须眉!山阴人民医院最早的请战书则来自两位年轻美丽的女护士。

刘慧,女,1990年出生,专科学历,山阴县人民医院骨科护士。这位九零后的女护士请愿书简单干脆,就八个字“医者仁心,甘愿赴鄂!”

孙清芳,女,1988年5月生,毕业于大同大学,现就职于山阴县人民医院老年科,有8年的感染科工作经验。在1月28号得知医院将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她主动走进护理副院长蒋秀梅的办公室申请一定要给她留一个名额,并当即写下请战书:“我志愿加入到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全力以赴,无怨无悔,做一名逆行者”。

每一封请战书都是医护人员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救国决心。

山阴人民医院院长李晓明院长和山阴中医院院长殷占东,分别和各自医院的申请报名的医护人员展开了一一谈话。经过综合考虑,优中选优,最后中医院的医师张振国、县人民医院的护士骨干孙清芳、刘慧在众多请战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本县首批支援武汉重疫区的医护人员。

军令如山,擂鼓出征


2月9日深夜2点15分,元宵佳节的一轮明月尚未西沉,依旧皎洁无声地照耀着正当酣眠的山阴大地。

一声声惊心动魄的手机铃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县人民医院院长李晓明猛地惊醒,急忙拿起手机。“李院长,市卫健委紧急通知,我市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上午9点在市区集合,然后乘车奔赴省城太原,于下午3点乘飞机飞往武汉。山阴确定名额3名 !请紧急通知人员9点钟赴市集合。”同时接到电话的还有中医院的殷占东院长,两位院长深感意外,没想到出发时间竟比原计划提前了许多,但非常时期,军令如山,望着窗外黑漆漆的夜,他们随即拨通了手机。

接到通知的三位医护人员家里立刻灯火通明,接着手忙脚乱地打包整理东西。谁都没想到出发日期猝然提前,很多要携带的东西都没准备齐全,匆忙间只能有什么带什么了。忙碌的同时,不舍与担忧也与之俱来。这一走是要到武汉,抗疫的主战场!这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是血与火、生与死的特殊战场啊!

张振国的妻子,在丈夫坚持说不饿的情形下,二话不说转身进厨房噼里啪啦地和面擀面,很快做了一碗长长的面条端过来,要张振国当着她的面,把面条吃个干干净净,连汤都不能剩一口。她说这是老辈人的讲究,进门饺子出门面!你把它吃下去我心里才踏实,希望这碗面条保你去武汉,长长的路,顺顺溜溜又平平安安……

刘慧是凌晨2点17分接到支援武汉的电话,爱人王志军赶忙起床为妻子收拾行李。他猛然间想起妻子这几天嗓子有点上火,偶尔还带点咳嗽。这样去武汉安全吗?他说:“我最担心得就是你这俩天这身体…… ,不过既然你选择去支援武汉,我尽管一万个不放心,还是尊重你的选择,去武汉出份力吧!可是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我在家里等你平安归来”。

就要出发的孙清芳临走前推开儿子的卧室,5岁的儿子睡得正香,她不知道自己这一走要走多少天,一会儿孩子醒来不见了妈妈该怎样闹腾!今夜突发急令,让她连个谎言都没来得及向孩子编一下。凝视着儿子小小的面孔,她摘下眼镜擦拭着眼角的泪。丈夫李飞怕她误时,走过来催她:“孩子有我呢,你才是令人最担忧的,到那里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我和孩子等着你毫发无损地安全归来!”孙清芳的眼泪流得更凶了。

从集结到出发,只用了6个小时,6个小时后,三位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神色坦然地立于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前广场上。

山阴县医疗集团党政领导班子为即将赴湖北参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任务的他们举行简短的出征仪式,并为三位医护人员准备了最好的防护物资。县人民医院李晓明院长、县中医院院长殷占东代表集团领导向他们致壮行词。

李晓明院长说:“同志们,这次出征,你们身上肩负着神圣的责任和使命,也寄托着全县人民的期望和希望,你们在前方冲锋打仗,一定要遵守科学规程,做好防护,我们在后方给大家做好支援和保障,家乡人民和家中的亲人期待你们早日凯旋。”

殷占东院长发言:“在疫情防控最吃劲时刻,你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以实际行动支援武汉,你们都是新时代的山阴英雄,是山阴最美的“逆行”勇士。但是,孩子们,咱们付出辛劳、付出汗水的同时,一定要保证自己完好无损、完美无缺,我们等着你们完璧归赵!”。

朔风凛冽宛若战鼓雷鸣,就差手中有那么一杯出塞酒了,三位医者的出征誓词铿锵有力热血奔腾:“不计报酬,无论生死。驰援武汉,无怨无悔!”

送战友,踏征程,一声保重,一句出发,年轻的逆行者们挥手告别前来送行的人们,毅然踏上了征途。


既来抗疫,何惧艰险


朔州医疗队一行16人于当日下午5点乘机抵达武汉,他们开展救治工作的地点是江汉方舱医院,该医院是利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改建的,是当地收治初步确诊感染病毒患者临时性搭建的医院。

他们到达的时候,1000多个床位住的满满的,医护人员和床位都紧缺。为了尽快入舱上岗,来到武汉的第二天,朔州市医疗队接受了短暂快速的进舱工作培训。

2月12日,来自山阴的张振国、孙清芳、刘慧三人第一次走进了方舱,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混合编搭,迅速投入抗击疫情战斗中。笔者通过手机采访他们的时候,他们在江汉方舱医院已经奋战二十多天了,在没有硝烟的生死战场上,来自黄土地的年轻的医者们将此行二十多天里的所遭所遇、所感所悟,和千里之外的家乡人亲切地谈了起来。


01

疫情面前,我是一名战士


未来武汉前,刘慧曾经脑补过来这里后的各种画面,但来后发现。这里工作远比想象中的更加艰难。

首先穿脱防护服就是一项复杂工程,如果早晨8点上班,那么6点钟起床就得赶赴医院,等经过严格消毒,穿上防护服,防护靴套、戴上防护手套、护目镜和口罩,把人整个包裹起来后,最少低也得花费一个小时。防护服是医护人员和病毒战斗的最后屏障,必须得严格按程序指示来穿,稍有疏忽,就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进到舱里,医务人员实行全天四班倒,每班6个小时,方舱医院的护理工作其实并不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工作量大、事情繁杂。刘慧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要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测量生命体征、发放口服药品、采集标本、正确执行医嘱、发放盒饭等。工作期间6个小时内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一个班下来,几欲虚脱。

下班后,再经过严格程序一层一层地脱下防护服,脱防护服比穿防护服更要小心谨慎重要,因为它直接接触过病毒感染患者,脱得时候千万不能将自己污染。最痛苦的事是出医院最后一道门时,要用酒精冲洗眼睛消毒,刘慧每次都疼得直打哆嗦。医院所有消毒完毕,她换上自己的衣服或步行或乘车回到酒店,酒店门口再次被消毒。回到房间按规定必须洗澡半个小时以上,必须清洗当日衣服。

这样一个流程下来,长达十一个多小时。等做完这一切后,刘慧才能上床休息。

上床休息前,她还有个习惯,每天坚持写日记。

休息时间真的是不够啊!

没几天下来,刘慧就病了。其实从山阴走的那天嗓子就有得不舒服。当时走得匆忙,没带好常备药。来到这里后穿上厚厚的防护衣,大量出汗,严重脱水,加上工作劳累,睡眠不够,很快她嗓子疼得厉害,开始有点发热症状。

在武汉,在这个特殊时期的一线工作区,医护人员如有发热迹象,绝对是个惊心动魄的事情。

美丽的白衣天使有些怕了,她每天要护理好几十个床位,和感染病毒患者属于面对面接触,生病时是一个人免疫力最低的时期,比较容易感染上病毒。

她突然想到生活里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没做呢!祈祷上苍可千万别千万别让自己出师未捷身先死,她和丈夫结婚没多久,日子才刚刚开张!

如果不是这场疫情,她本来打算和丈夫在开年计划要孩子的,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此生最遗憾的就是自己还没有当过妈妈。

但这,都不是最怕的!

“至今想来,心有余悸,最害怕的不是自己发烧,第一反应是我去过哪里,有没有可能给别人带来危害。”刘慧说。

所幸带班组长带她去武汉协和医院检查了一下,经诊断属于典型的扁桃体发炎,排除病毒感染。她在宾馆服药休息了两天,症状稍一好转,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她说:“病人太多,医护人员很紧缺。我多休息一天,同事们就要多承担一些,而他们已快到身体极限了。”

每天,当刘慧疲惫地脱下防护服,在做好最后一道消毒措施后,她走出江汉方舱医院,都要掩去脸上疲惫,拿起手机自拍一张笑语盈盈的照片,发给家人和院领导报平安。

某天因太累她忘了报,结果后方一片恐慌,原单位分管护理的副院长蒋秀梅一夜没睡,说那种紧张害怕,就像上街把孩子丢了似的。

时间过得很快,来到武汉快一个月了,三月初的武汉,草长莺飞,又开始变得美丽起来,疫情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

医院从满床逐渐到空余床位一天比一天多起来,不久或许就能休舱。每天能看到康复出院的患者与自己挥手告别,每天都能收到病愈患者的感谢信,这时,即使外面下着雨,刘慧的心也是一片晴朗。

她在日记里这样写到:“每天穿着防护服,一直流汗,护目镜也一直模糊看不清,戴着双层口罩很难受。一直感觉呼吸困难。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严格按照防护流程脱下厚重的防护服后,手早已泡的发白,额头耳后也形成了深深的压痕,但是这些皮肉之苦让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满足。”

一位即将出院的董姓患者,临走前,很想对她说几句话,但厚厚的防护服影响听力,也影响表达。

所有的心语留在纸页上:刘护士,你照顾了我这么些天,我却至今不知道你的模样,看身形你还很年轻,你的背上的字样让我今后记住了一个叫山阴的地名,一个叫刘慧的人名。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你的家乡你的父母和你做人做事的影子,谢谢你每天亲切真诚地照顾我们这些病毒感染者。永远祝福你,美丽勇敢的铿锵玫瑰!。

在战“疫”工作中,刘慧一直把自己看成是一名战士,所以美丽的铿锵玫瑰在日记里继续这样写道:

“明天开始我的下一个班,越是胜利之际,越不能放松警惕,我还要继续战斗,直到疫情结束,春暖花开,能够自由呼吸新鲜空气的那一天……”

02

待我长发飘飘,再来看看武汉


抗疫期间,医护人员在病房里必须戴防护帽,否则头发在帽子里闷久了会出汗,很难受。头发太长掉下来,还有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

孙清芳为了穿戴方便,节省时间,进舱前干脆一咬牙剃了光头。

三千发丝瞬间落地!

1月12日,在做好了一切心理准备后,孙清芳穿上了厚厚的防护服,开始了她在感染病区的第一次护理。也因为这一次护理,让她知道,穿上防护服后,面对的困难远不止“憋尿”那么简单……

刚开始穿上防护服,她并未感觉不适,只是行动比平日笨拙了些。可一个小时后,在厚重的防护服包裹下,她感觉越来越闷热,并且开始出现头痛、憋气、头皮发麻等症状。

“当时我一想到这身防护服那么珍贵,而且我已身处污染区,坚决不能打退堂鼓!我就开始不断地在心里默念,我可以的,这一切都是可以克服的。”人的毅力和信念很神奇,在信念的支持下,她冷静下来,慢慢深呼吸,并成功坚持了7个小时!

后来孙清芳与同事交流,并不是只有她一人有这样的反应,所有人都在咬牙克服。看似盔甲的防护服下面,多的是你看不见的汗和泪。

在同事们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下,如今她已适应了岗位。她一次可以穿着防护服在隔离病房工作六七个小时。除了护理好病人,还得做好心理辅导工作。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远离亲人被隔离,很容易情绪不安,胡乱猜测。和这些患者交谈,护理人员的每一句话都会引起他们情绪上的变化。护理之余,孙清芳穿梭于各个床位间亲切地安抚、缓和着患者们的不良情绪。

一次她给感染患者量血压,对方是位六七十岁的大娘,对她说:“孩子,你这么辛苦!这么危险!从那么远的山西飞过来照顾我们,你妈得多担心啊!”

闻言,本来朦朦胧胧的防护镜更加模糊一片,不是不想,只是刻意不去触碰!唯有儿子和母亲能让孙清芳瞬间泪目。

武汉大娘不知道,孙清芳走的时候没有告诉她妈,她妈妈身体不好,她不想让她担心。而事实上,孙清芳的母亲在女儿出征后十个小时从别人口中得知她去了武汉,本来就患有高血压和先天性心脏病的老人家一激动,倒在了地上。孙清芳所在县医院得知后,院领导李晓明立即派出心内科主任上门为老人诊治,现已无大碍。为了支援她,她哥哥一家搬去照顾着他妈妈。

这个季节的武汉其实很冷,三天两头地下着小雨,北方人有点受不了这样的潮寒,宾馆里有空调,但为避免空气交叉感染不能开。从小到大生活在比较燥暖的山阴,孙清芳缺乏对南方这个季节室内温度的认知,再加上因为走得匆忙,带的衣物少,最初下班回到宾馆内的孙清芳冻得瑟瑟发抖,一进门就得用被子围起来。直到丈夫邮寄打包来一些衣服才好点。

还有一个不适应就是下班后洗了的衣服干不了,空调指望不上,她只能用吹风机一件一件去吹干,没多久她和刘慧房间的吹风机就烧了。后来张振国把自己的吹风机拿过来给她们用。

除了天气寒冷,疫情防控时期大街小巷几乎空无一人,本该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武汉,在早春二月里,静寂的气氛也很冷。

但是,这个城市的人心很温暖。孙清芳她们所住宾馆的四周墙上都贴着“感谢来自全国各地支援武汉的医护员”“白衣天使辛苦了”等横幅和标语。每当下夜班时,这个城市都有很多的志愿者们充当免费接送司机,不管多晚都有接送车在医院门口等候着下班的医生。

所有人戴着口罩语言交流也不多,只有在上下车时通过一个温暖的眼神或OK手势互相致敬致谢,释放着彼此的暖意。

宾馆老板碰到下班回来的他们,不顾他们刚从零距离接触病毒感染的现场回来,微笑地走过来嘘寒问暖一下,真诚无比地向道声辛苦和谢谢。

所以尽管天气潮冷,尽管笼罩着病毒的阴云,孙清芳依然非常喜欢这个城市。

武大校园的樱花,白云悠悠的黄鹤楼,脉脉流淌的长江水,一直都是孙清芳的向往,但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以这样一种方式与这座城市会面。

此时,她长发落尽忙于抗战,它毒“疫”侵袭遭受磨难。

为了心中这座美丽的城市,孙清芳发誓要和疫魔抗战到底。

现今,来自四面八方援鄂除魔的医护战士和这座城市一起众志同仇斩瘟君,病魔已经在节节败退。每天都有大批的痊愈者出院。方舱内的患者越来越少了,有的片区的床位已经全空了,也许不久方舱医院就能休舱。

疫情总会过去,樱花会如约盛开。

怀着憧憬和期待,孙清芳说:待我长发飘飘,一定会再来看看武汉。


03

艰苦除外,我在这里收获很多


张振国说他刚下飞机,就接到了父亲的电话,父亲张庆和劈头盖脸上来就是一顿数落:“你爷爷和我,还有你,家里三代人都是共产党员,一家人就你觉悟高?竟然不打招呼偷偷走!”

“不是怕您担心吗”张振国解释道。

“不担心,你有本事,会保护好自个的。”父亲的语气缓了下来,接着有些哽咽:“国有难,你有这份担当我很支持,只是儿子,你走的时候至少让我去送送你”。

“从小到大,我爹说话就是这么急风急雨又情绪化”。

张振国在手机那边笑着谈他父亲打来的电话。我在手机这边瞬间秒懂,为什么一听说支援武汉,他二话没说就递上请战书,听院长殷占东说,当时张振国是全院第一个递申请的。我想这里面大概有这位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闻言识人,他的父亲虽一介农民,寥寥几语可窥其行事之大义磊落。

江汉房舱医院,收治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或普通型患者,目的是实现集中隔离治疗各社区确诊病毒性肺炎轻症病例,控制感染源。

所以,虽然这里病人的病状不重,但病人数量多。每班6个小时里每人分片负责的工作量非常大。张振国每天负责对新入舱病人病情评估分级、写病历、下医嘱、查房、观察病情,与病人就病情和治疗进行沟通等一系列工作,如有病人情况加重,还需要联系转诊至相应医院。舱里的病人因家庭成员感染的较多,病人多有焦虑等症状,除了做好医生职责,他还得及时、有效给予病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看似不难,实际很繁琐,主要是身上的装备笨重,走路和说话都很费力,再加上防护服不透气,人裹在里面异常难受,被汗水浸透,胸闷缺氧是常态。张振国因为穿不惯尿不湿,为了避免上厕所,他选择上班前6个小时停止喝水,假如晚上8点的班,那么从午后2点开始他再渴也不能喝一口水了。

不来前线不知苦。在夜里,他喜欢透过宾馆的窗户,看着远处楼宇上闪烁的“武汉加油”,心里也开始闪烁着“张振国加油”!他笑称他这招张氏武林秘籍很快就能散去疲惫,满血复活。

艰苦除外,张振国感觉此行收获很多。

方舱医院救援医疗队员虽然来自全国各地,虽然大家彼此看不到面容,只能听声音辨别,但在同一战场,有一种魔力让队员们瞬间建立起亲密合作关系。大家并肩作战,一次次探讨,一次次磨合,只为提高救治水平。大家都不说累,都不说想家,都怕这种柔情会影响战‘疫’斗志。每个人都在为打赢这场战斗去努力、去付出,他常常被这股强大的凝聚力而感动。

他感到对一个医者,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来一线战疫前线锻炼,都是一场极好的历练与升华,

张振国是中医大夫,在江汉房舱的抗“疫”过程中,他耳濡目染地接触到了中西合璧治疗疫情的临床实践。他看到在治疗轻症患者方面,中医的参与度和认可度已经显示出很好的效果,这对于一个从事中医的青年大夫来说,这是极大的鼓舞,是一次非常宝贵的临床学习机会!

在前线,张振国一边帮助患者,一边珍惜机会与来自不同医院的医护人员互相交流学习。

“每天都是新的挑战,每天都是新的锻炼。”张振国说。

在没有硝烟的生死战场上,他始终保持着晋北男人们身上的那种乐观豁达。

你以什么心态面对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会给予你什么感觉,有位哲人好像这么说过。

张振国告诉笔者:“等我老了,回首这趟武汉之行,我依然觉得收获比付出要多的多!”

3月2日,下午3点38分。晚上要上夜班儿的张振国正在自己的房间内休息,听到外面有队友喊:“张振国,请出来,有任务。”

张振国急忙跑出来,眼前一幕令他很感动,宾馆的走廊里摆了一个长桌,桌上用苹果、核桃、红枣等水果拼成了美丽的图案,中间放着一个生日蛋糕。原来今天是他36岁生日,朔州医疗队的队员自发为他准备了一个简单温馨的生日庆祝。那天温暖大家庭里所有休白班的弟兄姐妹们,高举矿泉水瓶,拿出各自房间的水果和饼干,拼成一份美丽心愿,在异地他乡为他生日祝福。

在一片祝福声中,他闭上眼许愿:让病人早日康复,让疫情早日结束,愿我们大家早日回家!


致敬,医者!致敬,仁心!


张振国简单朴素的生日愿望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愿望,从2月9号到现在山阴医疗集团的三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已经一个多月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在无时不刻地期盼着他们的回归。

一个月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斗的武汉战场上,他们各守其责、忙而有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山阴人身上那种淳厚踏实的品德,赢得了朔州医疗团队成员的好评和武汉人民的称赞。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要说谁是真正的英雄,当数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

张振国、孙清芳、刘慧,你们是好样的!不负使命,不负白衣,山阴24万父老乡亲为你们骄傲!

湘楚春已至,战疫胜可期。战役前方不时穿来捷报。

3月9日江汉方舱医院最后一个患者痊愈出院,宣布休舱。我们朔州医疗队全体16名队员,做了短暂的休整以后,就接到了新的指令和新的任务,现在已经转入了新的工作环境和新的单位。继续同武汉和来自全国各地进行精准施治。

不破楼兰终不还,亘古亘今。

抗疫一线,张振国、孙清芳、刘慧继续着他们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笔者结束此稿时,塞北山阴已经春风拂面,过一段时间就会陌上花开。我想那时他们必将相携而归。

愿病毒早日得到消除,愿英雄平安凯旋归来!

致敬,医者!致敬,仁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