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完美抗疫答卷的背後:新一代基礎設施開闢社會經濟新航道

“先生您好,請您掃碼填寫信息。”在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興基鉑爾曼酒店,前臺工作人員正在給旅客辦理入住手續。“疫情期間,必須掃描‘戰疫金盾’二維碼才能辦理入住。”據瞭解,由京東數科參與開發的數字化防疫系統“戰疫金盾”已經覆蓋北京經開區48家酒店。

一個小小的二維碼背後,隱藏著龐大的智能城市“時空大數據”挖掘能力。疫情期間,確診病例密切接觸人員的軌跡分析此前只能靠患者訪談回憶,回溯困難、效率很低。而依靠時空大數據的管理和分析挖掘能力,人的遷移與線下的伴隨關係可以進行高速處理,從而幫助城市管理者快速確定密接人員。

京東技術全線發力,抗疫一線展實力

除了北京經開區,京東的抗疫工作在全國各地展開,抗疫期間北京海淀區、江蘇宿遷市、濟南先行區、天津河西區、山東濱州市等多地政府機構向京東發來感謝信。自1月21日啟動抗擊疫情專項行動以來,京東累計投入十幾億元用於抗疫情、保民生、撐經濟、穩就業之中;累計承運醫療應急物資約5000萬件、超1.5萬噸;與集團投資的達達集團聯合向社會招募超過35000個就業崗位;疫情期間向全國消費者供應了2.2億件、超過29萬噸的米麵糧油、肉蛋菜奶等生活用品……

與一般企業的捐贈支援有所不同,京東的抗疫主要是發揮企業多年來打造形成的智能供應鏈、智能物流、技術、服務等核心能力,對疫情期間的經濟運行、復工復產、生活保障等諸多方面進行全方位支持,這種支持更加直接,更能解決一線的迫切需求。這也是京東抗疫行動給人留下如此深刻印象的原因。

將京東的技術能力全面向社會開放,是京東抗疫援助的重要特色。京東數科旗下京東城市將智能城市理念和技術應用於疫情防控工作中,通過“智能城市操作系統”的前沿科技,為政府構建起疫情防控的“數字底座”。基於聯邦學習、同態加密、數據隱私保護的數字網關技術,京東城市幫助政府各個部門、企業、物資和事件的數據融合,打破煙囪林立現狀,構建起社會治理的一張網。

以京東城市推出的“社區疫情智能管控平臺”為例,這一平臺可以幫助社區居民遠程上報健康數據,查詢疫情動態、實現防疫物資購買、在線醫療問診等功能,目前已經在全國數千個小區應用。同時,京東數科推出疫情問詢機器人、京東良研問卷小程序和智能外呼機器人等三款智能防疫產品,為超過190家政府、公共服務機構、企業提供服務。

面對疫情,雲計算、AI等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春節期間,京東智聯雲推出應急資源信息發佈平臺、智能疫情助理、雲視頻會議服務、線上課堂等多項免費產品服務,助力企業公眾抗擊疫情。數據顯示,京東在全國各地落地應急資源信息發佈平臺,上線半個多月時間即幫助湖北、武漢及其他疫情波及地區供應醫療類、消毒類、生活類等各類救援物資超過6.6億件,其中藥品超過4億盒、口罩達1.5億隻。

例如疫情期間,黑龍江前進農場醫院醫療用品嚴重告急,廣大務農職工大量缺乏防疫物資。緊急之時,前進農場通過京東應急資源信息發佈平臺發佈了20萬元防疫物資需求,僅一個小時就對接到了物美價廉的供方,同時還享受到了京東的智能語音機器人免費外呼業務,減輕了一線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而京東高效物流運營的背後,同樣離不開技術的支持。位於武漢新洲區的亞洲一號成為疫情期間保障武漢物資供應的“橋頭堡”。作為智能物流中心,武漢亞一配備了天狼倉、地狼倉、分揀AGV機器人等大量黑科技裝備,從而保證將米麵糧油等武漢市民急需生活物資高效準時送達。

京東完美抗疫答卷的背後:新一代基礎設施開闢社會經濟新航道

京東無人車在武漢當地醫院執行配送任務

為提高抗疫保障水平,京東物流推出了應急物資供應鏈管理平臺,將抗疫物資的數據與信息以數字化形式進行整合,由系統性的供應鏈平臺進行統一管理,為抗擊疫情提供有力的後勤保障。京東無人車、無人機等黑科技在抗疫期間也成為智能化配送的一支奇兵。

瞄準4萬億降本增效目標,新一代基礎設施潛力巨大

在抗疫期間京東所展示出來的技術能力,正是京東多年來堅持在技術領域持續投入的成果。2019年,京東體系所屬上市及非上市企業合計研發投入17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高達47.8%。目前京東集團研發體系的員工數突破1.8萬人,碩士及以上學歷人才引入佔比超80%,都充分體現了京東對技術投入的高度重視。

作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京東多年來堅持以技術為基礎、以數據為驅動、以供應鏈和物流為依託,全力打造高效的新一代基礎設施,就是為了全面提升我國在零售、物流等領域的效率,全面提升行業的競爭力。

近期,國家明確提出加快發展“新基建”的戰略,以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數字信息技術成為帶動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新的“火車頭”。新基建將極大推動我國在智能供應鏈和智能物流領域的建設步伐,重塑國內供應鏈、物流領域的生產方式,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實現以消費為主動力的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的轉變。

以智能供應鏈與智能物流為核心的新一代基礎設施,將顯著提升零售行業運營效率,大幅降低零售費用率。以京東為例,京東管理500多萬種SKU的基礎上庫存週轉率能控制在35天左右,整體費用率只有10%左右,遠低於傳統零售行業20%的費用率。對於全國超過40萬億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來說,費用率降低10%就意味著4萬億消費紅利的產生,將從根本上改變中國零售行業在世界範圍內的競爭力。

在智能供應鏈領域,京東於2019年8月入選人工智能“國家隊”,領銜智能供應鏈國家戰略發展。京東利用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多種前沿技術,進行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及雲化和智能化的上層設施建設,以智能供應鏈為核心抓手,提供從底層資源到上層應用的全面服務,幫助國家社會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

京東完美抗疫答卷的背後:新一代基礎設施開闢社會經濟新航道

京東數據中心機房

在智能物流領域,京東物流在全行業率先建設了國內首個5G智能物流示範園區,依託5G網絡通信技術,通過AIoT、自動駕駛、機器人等智能物流技術和產品融合應用,打造高智能、自決策、一體化的智能物流示範園區。京東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園區在5年內投用達到25座,形成亞洲電商物流領域規模最大的智能化倉群,成為中國物流基礎設施智能化迭代的標誌,是世界範圍內一體化智能物流園區建設的標杆。

在城市×數字科技領域,京東數科率先推出“智能城市操作系統”,可以管理智能城市中的各項資源,支撐公共安全、智能交通、智能能源等各類垂直應用,並通過連接政府、企業和城市居民,幫助城市管理者進行頂層設計,構建智能城市的開放生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認為,作為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供應鏈體系的建設,不僅帶動投資和一系列信息化技術基礎和設施的投資,加快構建供應鏈生態體系,帶動更多的企業,特別是大量中小企業上線上雲,有助於縮窄不同規模、不同行業企業之間數字鴻溝,進一步推動全社會的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創新,繼而持續拉動更大範圍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形成國民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新冠肺炎疫情是對中國經濟社會及信息技術發展水平的一次大考,抗疫過後,經濟的恢復與發展離不開新基建能力的充分發揮。作為一家“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京東集團已構建起以人工智能(AI)、大數據(BigData)、雲(Cloud)、物聯網設備(Device)及前沿探索(Exploration)的“ABCDE”技術戰略,“ABCDE”深度融合,將更加體系化地推動京東的智能供應鏈和智能物流融入國家在新基建的總體部署,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