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恢復經濟秩序已到決斷時刻!

從去年12月30日武漢衛健委發佈不明肺炎公告開始,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迄今已持續43天;從武漢“封城”、全國動員算起,到現在也已有20天。目前,全國現有確診病例42638例,累計死亡病例已突破1000人,達到1016人。不過,全國新增確診病例持續減少,降至低於2月1日的水平。整體來看,防控疫情棋到中局,開始進入波動衰退階段。從全國形勢看,疫情重點還是在湖北,武漢仍是重災區。如果湖北勝,則全國勝利有望。

在抗疫戰線逐漸穩定大局之時,另一條戰線——經濟領域面臨的困境卻不斷加重。由於不少地方在不少領域採取了“一刀切”方式來嚴控疫情傳播,對國內經濟系統的“凍結”比較嚴重。最主要的表現是:一是大量企業不能復工,除少數醫療物資生產企業之外,絕大部分生產製造企業和服務企業處於歇業狀態;二是不少地方嚴防死守,在道路上過度設卡,阻礙了物流交通體系的正常運轉,形成了影響生產與生活的梗阻;三是經濟凍結導致企業缺少收入和現金流,大量中小微企業處於倒閉的邊緣。

客觀來看,疫情之下的中國經濟系統受到“凍結”,目前已處於非正常秩序狀態。這種情況持續得越久,對中國經濟造成的損失就越大,甚至不排除讓中國經濟傷筋動骨。

中國經濟能夠承受的失序極限時間是多長?到今年3月底就是一個基本的極限時間。據官方機構表示,物流行業到2月中旬可以恢復40%,估計全部恢復需要等到3月初。物流和交通行業會影響人流和市場,就算到3月底解決限制的政策全部到位,各地的“封城”做法都解封了,下一步理順產業鏈和供應鏈還需要時間。所以,如果中國經濟秩序到4月底恢復正常,那就是非常好的結局了。

政策解凍只是一個方面,能否執行到位是另外一方面。從企業經營來看,如果1月份算是假期,在企業的預算安排之內,那麼2月、3月和4月出現連續停業,將會失去連續3個月的生產與經營時間。如果能按照這個時間表來執行,那麼一切還算正常和順利。但令人擔心的是,即便是這樣的情況,如果疫情之後各項優惠政策不到位的話,變成了“只說不練”,那麼本來處在衰退軌道上的中國經濟,就有可能因為疫情衝擊的觸發而演化為蕭條,甚至出現更為惡化的局面。

為了避免風險惡化的情況出現,我們認為,中央應該早下決斷,在堅持抗疫的同時,在全國大部分地區要堅決恢復正常的經濟秩序,絕不能再拖下去了。

從公共政策來看,要做出科學的決斷,首先要協調好政府的抗疫工作與經濟工作。目前存在的一個根本性的障礙在於,當前的政府目標與企業目標和經濟目標有背道而馳的傾向。當前的政府目標是不惜一切代價攻克新冠肺炎疫情,認準了要實現這個目標。但企業目標和經濟目標則需要物流暢通、需要人員流動、需要工廠開動,不能全國都搞嚴格的封城封路。現在企業復工都要經過層層嚴格的審批,人員還要被隔離14天,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怎麼復工?怎麼恢復正常的經濟活動?這些相互矛盾的政策,幾乎是放棄經濟增長的節奏。

恢復經濟秩序與抓好抗疫工作,還需要在國內進行科學的分級、分區。由於各地疫情不同,防疫的級別也應該不同。國家層面可以考慮劃分出疫區與非疫區,或者疫情嚴重地區與非嚴重地區。可以做到,在嚴格達到辦公檢疫的條件下,按照衛生健康安全的標準和路線圖,優先恢復幾個大區域的城市正常秩序,鼓勵企業復工開工。在武漢和湖北其他地區等少數幾個疫情嚴重地區,仍然要以抗擊疫情為主,集中全國的醫療資源慢慢攻堅。

出臺的幫扶政策要切合企業的實際需要,不能搞各種大而空的優惠政策。比如,對中小型企業,最重要的優惠就是“五險一金”的減免。對於企業來說,這一部分本來做的就是增加負擔的加法,“五險一金”所佔人工成本比例可能高達60%。據曹德旺稱,福耀玻璃的“五險一金”成本,大約為工資成本的40-50%。這幾年企業因此而額外增加的負擔在年年增高。去年國內大搞減免降費,但不涉及“五險一金”,因此優惠政策實際上還是虛的。如果能在對企業影響最大的領域進行減免,效果會更好,對企業恢復生產最有刺激作用,這才是真正的“減稅”。

恢復物流和交通系統暢通要全國一盤棋。比如各地區“解封”(解除封城和隔離)的問題,就需要統籌考慮,如果各地解封政策的時間、標準不一致,每個地方各搞一套,那等於沒有解封,物資流通、人口流動還是受到困擾,人員返崗還是到位不了,那麼市場肯定不會恢復正常。因此,物流和人流的暢通必須全國統一起來,系統解封才會有效果。

很多人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與SARS疫情相比,並以2003年中國經濟在疫情後的迅速恢復,來樂觀預期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勢。但這種類比的一個明顯錯誤在於,忽視了當前中國經濟與2003年時的經濟彈性不同——2003時的中國經濟處在入世後的快速上升期,有巨大的經濟彈性和要素比較優勢,但當前的中國經濟規模雖大,但經濟彈性很小,各種內部結構問題和外部環境惡化,加大了未來的風險。

最終分析結論:

從宏觀形勢來看,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已棋到中局,在抗疫成果不斷鞏固之時,經濟“凍結”帶來的風險正明顯增大。中國需要儘早決斷,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堅決恢復國內大部分地區的經濟秩序。不如此,即使取得了抗疫勝利,但經濟陷入困境也等於是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