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县“三个组织化”打好“双线”战役

会泽县把提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三个组织化”程度,作为落实、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践载体,不断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全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

强壮“筋骨”拓宽“新路”,产业扶贫组织化助推春耕生产有序。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扎实推进春耕备耕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完善平台联建、资源联合、利益联结“三联”机制,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确保春耕生产有序恢复、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推广“党支部+公司+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等模式,积极组织做好农资供应,组织群众适时春耕春播,大春马铃薯播种接近尾声,蔬菜、玉米正在抢抓节令有序播种,春耕热潮全面掀起,逐渐向规模化、基地化、绿色化、市场化发展。完成冬季农作物播种81.5万亩、大春农作物播种34.9万亩,建成6000亩燕麦品种繁育基地,播种5万亩,惠及2万余贫困户,为高寒冷凉地区群众脱贫提供有力支撑。建设7300亩产业扶贫园区,420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和冷链物流园,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增收。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培训项目,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送物资“四送”服务活动,提高春耕生产科技服务水平。下派农业科技人员110余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61期,受训3673人次。

走出“家门”直达“厂门”,就业扶贫组织化助推返岗复工有序。

把转移就业作为化解疫情危机、攻克脱贫难点的有力抓手,通过产业带动、城镇化推动、跨县输转、县内转移等途径,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推动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复工。创新“县级党工委+劳务输出基地党支部+务工人员党小组+务工党员+务工人员”五位一体工作模式,发挥昆明党总支、14个驻昆党支部和浙江上虞、福建莆田等10余个驻外党支部作用,定期组织开展劳务对接活动,搭建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平台,开展定向、定岗培训,推动劳动力有组织、成建制输出。设立414个返岗就业工作服务站(岗),发动县乡村组干部、农村劳动力调查信息员、就业扶贫信息员将疫情防控与摸排动员相结合,开展“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在确保原来外出务工35.8万人3月底前全部返岗的基础上,围绕新增外出务工10万人目标任务开展工作,现已返岗就业256369人,集中组织输出9批次5172名农村劳动力赴上海、浙江等地务工;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补贴299.2万元,惠及5587名企业职工。

搬出“大山”点亮“幸福”,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助推生产生活有序。把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统筹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建设、群众搬迁、管理和服务工作,全力保障搬迁群众正常生产生活。深入实施安居、就业、保障、培训、维稳“五大工程”,成立党群服务中心、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四个中心”,全力以赴做好后续扶持和疫情防控。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点社区党组织建设和治理工作,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楼栋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群众网格化体系,深入开展志愿服务、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活动。一、二期共计搬入40413人,其余40844人计划6月底前搬迁进城,县城安置点于2月20日复工建设,公共配套设施全面完善,已能够完全满足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新城欣欣向荣,群众生产生活安定有序,已搬迁小区“两案”发生率为零,矛盾调处率达100%,县城安置点1.48万户6.27万贫困群众,共有劳动力3.34万人,已组织转移就业2.41万人,就业率达72%,户均就业1.7人。

会泽县“三个组织化”打好“双线”战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