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群體免疫"滅火?英國政府改口,未來幾周將隔離70歲以上老人

昨日,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在《星期日電訊報》上發文稱,"群體免疫"僅為一個科學概念,並不是政府真正的目標或戰略。當日晚些時候,他接受英國天空新聞採訪時還透露,將在未來幾周內採取行動隔離70歲以上的老人,以保護他們免受新冠病毒的感染,並在隔離期間向他們提供必要的生活協助。漢考克的這一說法,被視為是對3月12日首相鮑里斯"群體免疫"策略引發軒然大波的緊急"滅火"。

但漢考克的發聲是否能挽回英國民眾的信任,還有待觀察。畢竟,94歲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98歲的菲利普親王已經遷離位於倫敦市中心的白金漢宮,前往倫敦以外的溫莎城堡躲避,如果疫情惡化,他們還將被安排到距離倫敦200公里的桑德林漢姆宮。女王遷離的目的是為了響應未來英國隔離老年人的政策,還是逃離"群體免疫"可能造成的大範圍感染,我們不得而知。

為

目前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在鮑里斯扔下"群體免疫"的深水炸彈之後,英國民眾已經開始恐慌,成群的購物者湧入超市,大批採購廁紙、洗手液、各種便於儲存的方便食品等。在英生活的華人,一張機票18萬,也要搶著買。同時,超過10萬人已經在請願書上簽字,認為英國應當採取更積極的政策來防止疫情蔓延,229名科學家發表聯名信,呼籲政府停止"群體免疫",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的主編也發推表示,英國的"群體免疫"就是在玩"輪盤賭"。

為什麼這麼說?讓我們來做一道數學題,看看如果英國真的實施了所謂的"群體免疫"政策,會有什麼後果。據鮑里斯所說,要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需要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病毒。據2018年世界銀行的數據,英國的總人口為6649萬人,60%就是3989.4萬人,將近4000萬。放任這麼多人感染病毒是什麼概念?截至目前,全球累計確診共16.88萬人,累計死亡6503人,病死率約為3.85%。按照這個病死率來算,到時候感染近4000萬人的英國,將會有150萬左右的人死去。

為

而且,這4000萬人不會都是輕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80%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為輕症、普通症,13.8%的患者為重症,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尚不明確。按照這個比例來算,英國將會出現約550萬重症患者。重症患者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患者將會出現呼吸困難、身體器官衰竭等威脅生命的症狀,嚴重時是需要送進ICU病房的。然而2012年,英國境內還只有約4100張重症監護病床,到2017年,這個情況還沒有好轉。正常情況下,英國ICU的使用率尚且超過了90%,更不要說新冠疫情下患者暴增的情況了。

其實說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能明白,英國現有的醫療衛生資源遠遠不能應付"群體免疫"帶來的大量病人,更沒有人考慮到,另外那80%的輕症患者還有轉重症的可能性。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在接受央視採訪時曾說過,方艙醫院內由輕症轉重症的病例比例在2%-5%左右。這是患者受到方艙醫院內醫護人員專業照料的結果,我們暫且就按2%的輕症轉重症比例來算,約4000萬感染患者中有約3191萬將會是輕症,轉重症的人數達到了64萬。再加上之前的550萬重症患者,總數將超過600萬,一旦這個峰值出現,英國的醫療衛生系統還能撐得住嗎?

為

當然,上面得出的數字,前提是英國的"群體免疫"政策能夠完全實施,達到他們眼中的理想狀態。但是,隨著患者的日益增加、醫療資源的逐步匱乏、醫療衛生系統的加倍過載,這一政策恐怕實施不到最後,就將宣告失敗。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群體免疫"的確可行,有兩個條件,一是要有疫苗,二是輕症患者自愈後產生抗體。

現在的情況則是,一則沒有疫苗。拿流感舉個例子,在有疫苗的情況下,如果一個人沒有打疫苗,周圍的人都有打疫苗,流感病毒就很難通過人際間的傳染接觸到這個沒打疫苗的人,這個沒打疫苗的人就不會得病,達到了某種程度上的"群體免疫"效果。沒有疫苗呢?就只能像英國這樣,期待那80%的輕症患者儘快產生抗體。

為

二則等待輕症患者自愈需要時間。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多的重症患者有可能將醫療系統壓垮。這些重症患者本可以不被感染,在"群體免疫"的政策下,卻不得不被迫承受讓大多數人免疫的代價,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必然是老年人、體弱有基礎病的人。並且,為防止院內交叉感染,萬事必將先為新冠患者讓路,那些沒有被感染的卻突發危重疾病、受傷的人,就將得不到救治的機會。

最後,就算是有了疫苗,身邊的大部分人也有了抗體,也並不能保證所有人都健康,原因之一在於病毒仍可以通過非人傳人的方式接觸,如果沒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就有可能讓外界病毒進入人體;原因之二在於,流感病毒屬於單鏈RNA病毒,這種病毒極其容易變異,它每一年出現都是不同的樣子,這就是流感疫苗的有效率只有60%的原因。

為

新冠病毒也是一種單鏈RNA病毒,早前已有科研工作者報告,發現了新冠病毒的變異現象,本文就不再贅述了。問題在於,英國的"群體免疫"策略,就是想要在還沒有疫苗的情況下,舉全國之力和正在變異的新冠病毒進行長期的賽跑,全然不顧過程中將會出現的大量人員傷亡,這不是"佛系"抗疫,這簡直是"硬核"抗疫。

這一策略,也違背了醫學倫理。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昨天就發文表示,"當我們面對一個有一定比例死亡病例的傳染性疾病,在可能實現科學防控的情況下,選擇群體免疫這種看似公平的策略,可能存在倫理的風險"。每個人都有生存的權利,不論是擁有較強免疫力的青壯年人群,還是諸如老弱病殘的弱勢人群,都是如此。

為

意大利是現在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醫療資源已經處於嚴重匱乏的狀態,在萬般無奈之下,才將"更長的預期壽命"作為臨床評估的因素,意味著老年人得到救治的機會將大大減少。英國目前只有1319例病患,和意大利相比,還不到最嚴重的時刻,當前應該做的是盡一切能力加強防控,而不是放任自流,讓病毒在人群中暢通無阻。就算英國不能像中國這樣承受經濟停擺的代價,也不能拿活生生的人命去做實驗,採取相對來講更強硬的手段,儘量減少民眾感染,降低死亡率,才是真正的人道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