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无科层审批:让“店小二”成为“全科医生”

奉贤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近日在全市率先推行规划资源服务“一门进、一门出、一门清”,一个项目只跑一个科室就能完成所有审批事项,形成精简高效的政务服务体制,无形中也降低了办事员疫情期间交叉感染的几率,促进工程建设项目早开工、早投产。请听记者赵颖文发来的报道:

上周三,奉贤区奥园置业项目获得了建设用地批准书、用地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的批复,从周二缴清土地款到拿到这3证,仅仅花了一天的时间。“园区代办员”、市工业综合开发区规划建设部主管王丹红说,这得益于区规划资源局新推行的“无科层审批”:

“原来没有改革之前,我们一块产业用地,配指标要找计划科,农转用要找用地科,批设计方案要找建管科,最后竣工验收要找执法大队,对我们来说,一个项目要经历的科室比较多,从经办人开始到科长,都要层层地去沟通。现在这样改革之后,对我们办事情的人来说,我们只要找到一个经办人、一个科室,就可以把事情真正解决了。”

这样的流程改革,把整个项目的审批时间从半年缩短到半个月:

”按照目前来说,这个项目成熟度OK的话,我们月底就可以拿到施工许可证了,两个礼拜时间可以把留个证全部拿出来,速度已经真的是像火箭那种快了!”

本月起,奉贤区规划资源局撤销原建筑管理科、国土用途实施科及自然资源利用科,成立综合科、产业科、市政乡村科,把以往按业务类型进行“分段管理”的模式,调整为按照项目用地类型进行职能划分。与奥园置业项目对接的产业科,共有8位工作人员,分别来自原来的资源利用科、建管科和执法大队。科长李刚说,原来他只负责土地审批这一块,现在改革后,倒逼每位“店小二”要了解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全过程,由“专科医生”向“全科医生”转型:

”原来办事的企业或者是园区代办员要熟悉每个事项,现在流程由我们审批部门来统一熟悉。原来一个项目可能涉及到各个部门之间的征询意见、会签;现在一个项目由一个科室负责,所以省去了这些环节。”

奉贤区政务服务办副主任谢冬敏介绍,目前全区已经在所有28个有审批职能的部门全面推广“无科层审批”。接下去,他们将把400多个审批事项中的1000多种情形梳理出来:哪些情形已经实现“独任制审批”可以一步到位,哪些需要两名工作人员“一审一核”,还有哪些仍要到现场审核,都将明确地告诉申请人:

”比方说你办一个商场卖场超市,多少面积、有没有堂吃、消毒在哪里,水池在哪里,他都有规定,图纸看完了要到现场复核。我们打算全覆盖地1千多钟情形全部分为三个清单,按照这个来推。”

奉贤无科层审批:让“店小二”成为“全科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