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师讨厌:对教师的两三种看法及“不平等”现象

一到教师快要放寒假的时候,可能背后很多人就会说:“还是做个老师好,每年可以有两个假期,还是带薪,舒服!"是的,没有做老师的时候,或者说做某些老师,真的是很幸福,既可以领着相对稳定的工资,又可以休双休加上两个假期,想想都是一件很不错的工作。

可是你只看到了当老师的光鲜亮丽一面,没有看到基层老师的辛苦,尤其是基层高中老师的辛苦。每个基层老师都是在透支自己的青春和精力,直到把身体、热情熬干熬净,熬到对工作深恶痛决为止。

教育是立国之本,国家、民族的振兴,首先是教育的振兴,教育的振兴从尊重教师开始。做为一名基层教师,最讨厌社会上的看法是哪个?笔者对此问题予以解答。对教师讨厌的看法:一是关于“教育腐败”;一是老师“重要知识课堂不讲,辅导班讲”,还有一个就是基层出不了人才,老师教的不好。

关于“教育腐败”

就像当年某些投机分子为了迎合领导而随意造词一样,竟然造出“师腐”一词,难道所有老师都腐败,不讳言教育界有个别拥有权力的人,有腐败现象(基层教师连腐败的机会都没有好吧!),所以不能以偏概全及把师腐的帽子扣在所有教师的头上,冤枉多少人啊!教育群体不像有些部门,从上到下都“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其实大家不能以偏概全(而且偏的太狠了),冤枉死老师了。


很多教师讨厌:对教师的两三种看法及“不平等”现象

关于基层出不了人才,老师教的不好。

”孩子的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很多有点教育意识的家长都很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费尽心思、耗尽钱财也要把孩子送到所谓的省重点、市重点学校去。名校也为了所谓的升学率,拼命地到处挖学生,把全省、全市优秀的学生挖到自己学校,然后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一旦这些学生考上了名校,学校的名气自然会变大,那优质生源就更不是问题。如此良性循环,只会是优质生源越来越集中在名校中。

其实上过高中并且自己是优秀生,或者身边有优秀生的人都知道,一个学生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学校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并不是绝对环节。

优秀的学生往往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学习基础,加上异于常人的思维能力,才最终能够取得优秀的成绩,学校之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懂教育的人都知道,优秀的学生绝不是完全靠老师教出来的。

可是现在没有人关注这个问题,大家只看到了名校考出了好学生,那自己的孩子肯定也要上名校,要不然对不起孩子,而且自己脸上也无光,说明父母无能呀。

可是没有人关心,缺失了优质生源的基层高中,即使老师很用心,也终究出不了太优秀的学生,因为剩下的学生不是习惯差,就是基础薄弱或者是偏科。

这样的生源,基层学校怎么能出的了名牌,而没有名牌,优秀的学生就更不会来,长此以往,学校陷入恶性循环,基层学校没有了生命力和发展的希望。

明明是没有生源,却成了没有教学能力。无端的背负了各种骂名。走在街上也抬不起头。


很多教师讨厌:对教师的两三种看法及“不平等”现象

关于老师“重要知识课堂不讲,辅导班讲”。

最讨厌这种说法了,昧良心呀!我相信别说不办辅导班的老师,就算办辅导班的老师也不会这么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最优秀的学生,这是老师的职业本能啊。天地良心啊!老师是除了家长外唯一的希望孩子学习好,并不求回报的人啊!

教师也是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甚至是个弱势群体,不是神,教师只是他的职业,教育教学只是他的工作,不要在用偏颇地眼光看待老师,不要再用道德去绑架他,让他安安心心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除此之外,应该多加关注基层教师,也要把“好的”留些给基层教师。以下这些问题值得人们思考:

政府扶持市级学校,忽视县级高中,扯掉了县级高中发展的最后一根稻草。

市政府大力扶持市级学校发展,好的校舍,过硬的配套设施,为市级学校发展提供了条件。

相反县级高中要发展,没政策支持,也没财力,只能在艰难中爬行。

没硬件吸引力自然低。市级学校冬有暖气夏有空调,还有图书馆。县级则什么也没有。

没吸引力,就招不到好学生,无学生就体现不出人生何值,没有成就感,工作热情受损。

所以越来越多的县级高中老师的幸福感极低,也越来越不满意工作状态,却只能苦熬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