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科技催生新動能 重大工程巧提速

山東:科技催生新動能 重大工程巧提速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6日訊 眼下,山東54個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正在加緊建設。齊魯交通發展集團藉助新科技,讓項目關鍵工程提速增效。

山东:科技催生新动能 重大工程巧提速

青蘭高速萊泰段是青蘭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年底要建成通車。項目橫穿泰安城區,為了給城市發展留空間,齊魯交通聯合泰安市政府增加投入16億元 , 設置了兩座、共10公里長的高架橋 。可這一改,需要使用 4137 片箱梁。

齊魯交通青蘭萊泰改擴建工程項目辦副主任、總工程師孔傑說:“施工壓力還是不小的,交通組織方案改變以後,10公里的高架橋,它的主要的控制性工程就成了箱梁預製。” 如何快速提高箱梁製作生產能力?齊魯交通投資 1000多萬元建設的全封閉箱梁生產車間派上了用場。過去箱梁製做大多在室外, 人工拼裝 ,耗時耗力不說,還受天氣制約。如今把施工工地“搬”進車間,效率大幅提升。

山东:科技催生新动能 重大工程巧提速

中化學交通建設集團青蘭萊泰五標段項目經理趙輝說:“傳統的是臺座不動,工序之間的銜接非常複雜,相互之間的干擾非常嚴重。這種新型的臺座動,(箱梁)跟咱坐的公交車一樣,一站一站地來運行,效率提高了是30到35%之間。”

齊魯交通青蘭萊泰改擴建工程項目辦副主任、總工程師孔傑說:“向科技要生產力,通過這些措施的採用,(箱梁製作)提前工期70多天。” 在京滬改擴建臨沂段竹園樞紐立交,“BIM”建築信息模型系統的使用,讓工程及時避免了後期可能出現的返工。在前期圖紙審核階段,施工人員通過BIM三維可視化模型,發現蓋梁侵入日照方向匝道空間,影響車輛通行安全。

山东:科技催生新动能 重大工程巧提速

齊魯交通京滬改擴建臨沂項目辦工程技術部部長王明法說:“(假如)已經施工完了才發現這個問題,就需要返工處理,大概需要(耽誤)十天左右。這個平臺(BIM系統)實際上是個大數據庫,參建各方都可以從這個數據庫裡調取想要的信息,這樣就可以減少溝通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今年2月份,齊魯交通吹響了“百日大幹”的復工號角, 13個、總里程1120公里的高速公路施工項目,正向年底通車8條高速路的目標全力衝刺。

閃電新聞記者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