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附院援鄂護士王超:堅守一線 變身“大白”已36天

半島網3月16日消息

還記得電影《超能陸戰隊》裡的充氣智能機器人“大白”嗎?他擁有無比強大的診療能力和可敬的醫護態度,被稱為“萌神”、“守護性暖男”。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護理9組小分隊裡,同樣有個“大白”——副組長王超,穿上防護服的他,身形高大,敬業執著,對病人負責,對同事友善,跟他在一塊兒,大家表示都很有“安全感”。

青大附院援鄂护士王超:坚守一线 变身“大白”已36天

直擊現場抗疫工作“白”與“黑”

3月13日上午,接受半島網記者採訪時,王超剛從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下夜班。前一晚,他23點起床、24點坐車去醫院、凌晨1點進入汙染區、5點與同事換班,7點30分才回駐地休整完畢。而這也是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的常態。

此外,王超告訴半島網記者,如果是白1班,他要6點左右起床、8點到病區,9點正式交接班上崗。期間,需要照顧危重症病人,組織病人做共同鍛鍊、呼吸功能訓練。11點30分左右發午飯,為無法自理的危重症病人一口口餵飯。直到下午13點30分左右與同事交接換班從汙染區出來、用淡鹽水進行簡單漱口,14點坐車回駐地消毒、15點左右做完自身的消毒,這樣,上白1班的王超才算真正下了班。同時,這期間,他會“錯過”自己的午餐。

王超是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肝臟病中心監護室的主管護師,2012年就工作的他,有著過硬的專業技術及豐富的危重病人護理經驗。這次出征武漢,作為9組唯一的男護士,他不僅擔負起了照顧危重症病人的責任,還努力照顧組裡的每一位女護士。“在這個時候,我們男護士一定要有擔當,所有事情一定要做在前面,一定要給她們一個‘安全感’。我們組的其她幾個人,我一定要保護好了,我有這個責任。”平常,王超總是與組長一起,最後出汙染區,他也會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年輕的護士們。同時,他每天都會做病人總結,幫助大家瞭解每個病人的病情現狀,並強調各類工作的注意事項。“這樣她們心裡就會有有底,做起來就會稍微簡單一些。”

青大附院援鄂护士王超:坚守一线 变身“大白”已36天

努力克服障礙堅守一線36天

在隔離病房的日子,自2月9日算起,王超堅守已有36天。36天來,王超與同事們共同克服語言溝通、穿著防護服不靈活不透氣等問題,迎來一個又一個好消息。

每一個不同的地方,都會有不同的語言。山東人說山東話,湖北人講湖北話。之前,王超護理過一位帶氣管插管的爺爺,與爺爺之間的交流愁壞了王超,“他根本聽不明白在說啥。”無奈之下,王超只好用寫字的方式一點一點交流,這才順利解決了問題。後來,醫療隊製作了語言溝通的卡片,不僅能為病人解答好問題,也能常陪病人聊聊天。

穿著防護服到底什麼感覺?“拿我們為病人插胃管、餵飯來說,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穿上防護服,手感沒有了,伸胳膊伸手都很不方便,很沉、不靈活。”同時,王超告訴半島網記者,現在,醫護人員在很快的速度下穿好一套防護服,需要20到30分鐘。而剛來的時候操作不熟練,甚至需要40分鐘。“因為要去檢查防護服的完整性,不能有破洞的地方,還要去調護目鏡的位置等等,儘量作到最嚴實的防護,不讓自己的皮膚直接暴露。”

前幾天,王超與高祀龍總護士長一起,為病人進行超聲引導下鼻腸管置入操作,由於置管過程中病人會出現咳嗽,他們戴著頭罩,憋氣嚴重,他們只能做完一個病人,然後休息一下再做下一個。最後,用了1個多小時的時間,順利為3位病人完成操作。從汙染區出去,王超才發現,自己的衣服,從肩膀到膝蓋,已經完全溼透了,雖然很辛苦,但王超沒有一絲抱怨,“其實挺開心的,因為病人能獲得一個好的治療效果。”

青大附院援鄂护士王超:坚守一线 变身“大白”已36天

大讚

家鄉“味道”兒子硬漢顯柔情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無論到哪,家鄉“味道”總是讓人惦記。有一天晚上,王超領到青島的王哥莊大饅頭,就著兩塊蔥吃得特別地過癮。還有一次,駐地賓館給煮了鮁魚餃子,那個味道讓王超讚不絕口,“哎呀,可香了!是來武漢到現在,吃的最高興的一次。同事們說這是青島的鮁魚游過來支援武漢了。”

一個多月來,要說讓王超最開心的事,非“兒子打針沒哭”莫屬。半島網記者瞭解到,王超的兒子才7個月,在青島時,他每次抱著兒子去打疫苗,兒子總得哭上一陣兒。沒想到,這次沒哭,聊到這兒,連線中的王超一下子笑呵呵的。

王超說,等回到青島後,他最想去棧橋溜一圈,“想青島的海風了。雖然武漢的櫻花很美,還是想咱中山公園夾著海蠣子味的櫻花香。”

半島網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