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消协发布温馨提示:谨防各类陷阱 科学理性消费

“3·15”消费者权益日 | 市消协发布温馨提示:谨防各类陷阱 科学理性消费

“3·15”消费者权益日如期而至,今年的主题是“凝聚你我力量”。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向好,市场商户逐步开业,经营活动逐渐恢复正常。市消协根据我市消费投诉热点,结合消费维权主题,温馨提示广大消费者,要注重科学理性消费,防范消费陷阱。

“3·15”消费者权益日 | 市消协发布温馨提示:谨防各类陷阱 科学理性消费

网络购物有陷阱

网络消费越来越普及,网络、电视购物陷阱也是花样百出,令消费者防不胜防。家住善南小区的市民胡女士在网上购买了四件套,价格为300余元,但收到货后发现气味刺鼻。胡女士与卖家沟通后要求退货,但被卖家拒绝。多次沟通无果后,胡女士向消协投诉。消协受理后,网上平台客服介入,并督促卖家与胡女士达成了退货退款协议。

市消协工作人员表示,疫情防控期间,市民的网络交易需求明显增加。市民在网络交易中不要随意提供个人信息,不要见码就扫,需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轻信“飞来横福”和“中奖信息”。网上购物首先要到正规电商平台,选择有第三方交易平台且经营规模较大、专业性强、经营规范、知名度高、口碑及品牌较好的专业购物网站。其次,购买商品做到货比三家,价比三家,不轻信商家的宣传噱头和低价诱惑,合理行使“七日无理由退换货”的权利。同时,为避免消费纠纷或便于维权,消费者应养成收货查验后再签收和保存消费凭证的习惯。

家电投诉问题多

家住荆善南苑小区的李女士去年购买了某品牌电视机,厂家承诺“三包”,但电视机使用半年后出现了开机黑屏问题。李女士要求厂家维修人员上门查看,结果被告之电视机开机后等待10分钟即可正常观看。李女士对此表示不满,要求商家退换货,但是商家不予理睬。无奈之下,李女士只好投诉至12315。在消协人员的调解之下,商家最终为李女士更换了一台新电视机。

市消协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依然是投诉热点。消费纠纷主要出现在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两方面。家用电子电器类商品质量不合格,如外观破损、性能故障等情况反映较多,经销商往往以“开具检测单”“人为损坏”为由拒不承担举证责任,造成投诉反馈周期长等问题;售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消费者所购商品出现性能故障,报修后维修不及时,经销商和厂家相互推卸责任,拒不承担“三包”义务,包括存在假售后客服电话、家电“举证责任倒置”落实难、售后收费不透明、服务不规范等问题。

预付消费存欺诈

美容、美发、洗车、健身……各种预付消费的会员卡强势席卷生活。但是,事前诱惑美妙,事后维权无门,预付卡成了众多消费者的“糟心卡”。家住龙泉湾小区的市民郭先生在一家洗车行办了洗车卡,里面充值1000余元,结果才洗了几次,洗车行就换了老板,以前的洗车卡被告知无法继续使用。“我没有接到这家洗车行的关门通知,原来老板的电话打了也不接。现在卡里面的钱,也不知道找谁退。新老板告诉我,盘下店铺的时候,以前的老板并未交代洗车卡的事情。”郭先生气愤地说。

市消协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预付卡消费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商品服务消费方式。疫情过后,各类商家将会集中推出各种活动,消费者选择美容美发、健身、洗车、餐饮等方面的预付式消费方式时,应特别注意企业信誉和经营状况,对卷款跑路问题频出的行业应当提高警惕。理性消费、按需充值,切勿盲从,勿轻信超低折扣宣传,以免遭遇无良商家卷款跑路。

融媒体特约记者 连英如

“3·15”消费者权益日 | 市消协发布温馨提示:谨防各类陷阱 科学理性消费

☀ 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滕州日报”或未明确注明出处的信息,版权均属于本公众号,未经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公众号授权使用信息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微信号:滕州日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公众号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微信ID:tengzhouribaoshe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