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聯邦政府的反種族隔離及“黑白分明”的校車制度

1917年聯邦政府的反種族隔離及“黑白分明”的校車制度

南北戰爭雖因奴隸制而生,但聯邦政府卻是為維護國家的領土完整而戰,並非為結束奴隸制度而戰。可是,要想取得戰爭的勝利,北方就需要對南方進行一次“十字軍”式的征伐,弘揚戰爭的正義性和北方道德上的優越。1863年,林肯發表了著名的《解放宣言》,宣佈南方叛亂州的奴隸徹底解放。

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聯邦政府開始實行反種族隔離校車制度,這種制度其實是為了消除公立學校中的種族隔離所設置的,美國聯邦政府希望在公立學校中,不同種族之間的兒童也可以接受平等的教育。在實行校車制度之前,美國學校中的種族隔離狀況非常嚴重,甚至在美國的一些州中,他們制定了強制把黑人兒童和白人兒童分校的法律,這種學校種族隔離制度在美國很多地區成為了合法的存在。這種看似隔離但平等的法律制度,實際上表現的就是一種人種上的不平等,為了消除這種隔離制度所帶來的對社會等各個方面的消極影響,當時的美國聯邦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相關的法律措施來進行制止和改善,但可惜的是,這些法律政策在進行實施過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阻礙,儘管這些措施對一所公立學校中的種族隔離狀況產生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他們在實施過程中也只是消除了法律意義上的隔離,並沒有消除現實中實際意義上的隔離。

1917年聯邦政府的反種族隔離及“黑白分明”的校車制度

種族隔離時代的老照片


20世紀70年代前學校種族隔離的建立

在1917年聯邦政府的反種族隔離校車制度得到認可實施之前,美國大部分地區的學校種族隔離都成為了合法化的存在,這種法律意義上的學校種族隔離制度在美國南方以及周邊的其他州都是普遍存在的。當時甚至有18個州制定了把黑人和白人兒童強行進行分校的法律,除了這些州級政府自己制定法律了進行種族隔離之外,一些地區的學校以通過會議制定並實施了學校種族隔離制度。這種種族隔離制度之所以成為合法化的存在,主要是因為這項制度是依靠在1896年聯邦最高法院是審理的一個案件中所確立的一種分離但公平的法律為依據所制定的。其實美國的這種學校種族隔離制度最早是在黑人自己的要求下建立起來的,在早期北方黑人相對比較少的情況下,一些生活在北方的黑人兒童在學校之中會受到白人兒童的歧視和敵意,而且因為黑人的社會地位相對比較低的原因,當時的黑人兒童所遭受的一切歧視和欺負都是需要默默忍耐下來的,所以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受到歧視和傷害,當時的黑人主動要求為自己的兒女設立一個單獨隔離出來的學習系統,而這就是最早時期北方學校種族隔離制度建立的開端。

1917年聯邦政府的反種族隔離及“黑白分明”的校車制度

校園裡就按膚色分三六九等


南方建立學校種族隔離制度的原因和北方有一定的差別,但是本質上的原因還是相同的,南北方之所以建立這種種族隔離制度,還是源於當時美國的白人對於黑人的一種歧視和欺壓。只不過南方建立這種學校隔離制度還有另外的原因,因為相比起北方寥寥無幾的黑人奴隸來說,當時南方的黑人數量非常多,所以當時適齡兒童也比較多,為了能夠讓這些即將上學的黑人兒童得到上學的機會,當時的政府就選擇建立了一部分的學校讓這些黑人兒童能夠得到受教育的機會。而於此同時,在公立學校之中一些白人拒絕為這些黑人兒童納稅,相應的當時南方的一些學校對於黑人兒童的排斥力度比較強。在白人的排斥以及黑人兒童數量的增加情況共同作用之下,當時的南方州政府紛紛選擇了進行學校種族隔離制度。當時建立這些制度的政府認為自己這種隔離制度並沒有違反聯邦政府的規定,畢竟他們認為自己實施的這種分離但平等的隔離制度是有法可依的,他們認為這是一項於雙方都有利的政策。這種學校種族隔離制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出現在公立學校的,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私立學校對於黑人的容忍度比較高,這隻能說明當時生活在美國地區的所有黑人都沒有足夠的社會地位和錢民供自己的子女去上私立學校而已。

1917年聯邦政府的反種族隔離及“黑白分明”的校車制度

黑人有專門的黑人學校,不能和白人共處一室


聯邦政府的一些法律措施的產生

種族隔離制度所堅持的法律基礎是隔離但平等的原則,但是在真正的實施過程中,那些被隔離出來的黑人兒童學校系統其實並沒有享受到那些平等的待遇,而這樣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因為真正隔離而平等的制度根本不存在,這只是那些州政府礙於當時的聯邦政府法律制度規定所使用的一種遮掩手段而已。在步入19世紀之後,受這種種族隔離制度所矇蔽的一些人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子女就讀的隔離學校對他們進行的教育其實是一種劣質教育。這些被隔離出來的黑人子女所接觸到的教師資源、教學設施以及教學質量都比其他的白人公立學校要差的多,大部分的黑人開始逐漸的發現這種隔離學校的教育質量根本無法與白人的公立學校相比的事實,在意識到受欺騙之後,這些黑人開始對當時的學校機構進行抗議。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當時的地方學校委員會作出的回答就是可以開辦新的種族學校,他們會對這些學校的教學質量進行改進,然後再讓這些黑人兒童進入新的學校學習,這樣就可以達到平等的教育水平。他們認為這種改進方法已經達到了完美,可以解決這種平等的問題,但是當時的黑人卻並不這麼想,當時黑人的平等意識開始空前的成長起來,他們開始意識到這種隔離制度看似平等,但實際上這就是一種歧視,這種平等的隔離制度其本質就是一種不平等。

1917年聯邦政府的反種族隔離及“黑白分明”的校車制度

黑人有專門的黑人學校,不能和白人共處一室


不接受重新建立新的隔離學校的黑人開始反思這種學校種族隔離制度的合理性,當時一些教育家認為,這種種族隔離制度的教育實際上就是一個陰謀,他們用這種看似平等的方式,讓黑人在不知不覺間就接受到了劣質的教育,讓他們永遠處於一種知識水平較低的狀態,而也正是這些教育家的言論再一次的激起了黑人爭取平等的意識。黑人開始反對這種學校隔離制度,他們要求子女教育平等的權利,他們反對政府使用這種看似平等實際上根本不合理的制度來敷衍他們。經過當時黑人的抗議之後,這種學校隔離制度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同時,這種學校隔離制度也開始受到所有人的質疑,當時的聯邦政府因此開始制定一些法律措施用來改變這種狀況。

20世紀中期這種反種族隔離在南方學校逐漸興起,當時的聯邦法院在審理完一件比較特殊的案件之後,曾經的隔離但平等的原則失去了原有的法律效力,這個法律效力的消失成為了隔離制度逐漸瓦解的一個開端。當時的法官公開指出,這種實行隔離制的教育設施在本質上就是不平等的,需要進行相關的法律修正來改變這種隔離制度的合法性。在這次案件之中,聯邦政府明確指出在公立學校之中存在的種族隔離制度必須要立刻取消,當然這種取消必須是要在準備完全且相對快速的情況下進行才可以。根據《論美國當代反種族隔離校車制》一文可知:“由於大多數聯邦地區法院法官堅決執行最高法院消除公共學校中種族隔離的判決,到1957年哥倫比亞特區及北卡羅來那、田納西、阿肯色、德克薩斯等邊界州都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種族混合;到1959年,弗吉尼亞、佛羅里達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種族混合;路易斯安那在1960年,佐治亞在1961年也都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種族混合。”因為是聯邦政府所判定的一起案件,所以地方性的政府還是需要遵從這種判決的,不過當時美國各州的自治權利還是比較大的,儘管很多州都實現了種族混合,但是仍然有一些地區選擇堅決無視這種判決。而且這種判決體現的也並不是深層次的平等,它更多的是一種浮在表面上的種族混合。

1917年聯邦政府的反種族隔離及“黑白分明”的校車制度

對於那個時代的社會寫實,Frances Benjamin Johnston的照片就是最好的例證


根據《論美國當代反種族隔離校車制》一文可知:“這樣到1960年,在南方只有南卡萊羅納、亞拉巴馬、密西西比三個州在執行“布朗案”判決方面無作為。但是已經實現的種族混合都是低層次的、應付性的,是一種象徵性的種族混合,與實質性的種族混合相差甚遠。”

雖然聯邦政府要求去除這種種族隔離制度,但是仍然有一些州選擇對這種判決不作為。這樣的判決結果在南方地區形成的影響相對比較大,南方的很多地區都取消了學校種族隔離制度,種族混合的情況也出現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這樣的判決在北方地區就基本失去了原有的效力,北方地區種族隔離制度幾乎沒有出現任何變化,這並不僅僅只是因為政府的不作為,不受聯邦政府所約束的個人行為是這種制度繼續生存的主要原因。

總結

美國實行的這種學校種族隔離制度本質上體現的就是一種種族之間的不平等,法律意義上的隔離但平等原則其本質是相悖的,一旦教育出現隔離體系化就不可能存在絕對的平等,經過種族混合之後的教育體系才算是達到了最基礎的平等。


參考文獻:《論美國當代反種族隔離校車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