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股市的確存在“穩賺不賠”模式。長期虧損緣於不懂大數定律!你認同嗎?

與索羅斯同行—牛豐


你炒股9年都掙錢,所以你感覺可以穩賺不賠,第十年興許就把前面九年的錢虧進去了。你買了10支股票都掙錢,其中一隻暴雷可能就貼進去了。你信心滿滿,意氣風發,結果川普一句話就給你一個下馬威。如果趕上一次經濟危機,可能讓你在股市絕望。索羅斯、巴菲特都沒有穩賺不賠,虧損的時候還是得割肉。如果你只看結果,確實有一部分人從股市掙錢,但那只是少數人,這少數人,除了懂技術、懂經濟趨勢,還必須有運氣加身。


最後的輕語28


穩賺不賠的方法真有,而且很多,但很少人能堅持,複利是個好東西,但幾乎所有人都說不可能,因為很難證實,為什麼呢?假設每年成長30%,但本金很少的時候,覺得30%,每天不到千分之一,做起來一點興趣都沒有,比如1萬本金,每天賺10元,因為要生存,不能每天都盯著,而資金量大的時候更容易衝動,比如1000萬的時候,每天賺1萬,更是素然無味,這就是我的經歷。


一生一事一個人


當然我也認為股市確實存在穩賺不賠的模式,要不然也不會在股市摸爬滾打近10年。牛市行情我在而且也賺過很多,熊市行情依然還在而且也虧過不少。經歷的牛熊市越多我越認為股市中確實存在穩賺不賠的模式,但是實際情況是股市中虧錢的人要遠遠多於賺錢的人,在熊市行情中我承認我也是虧損者,但是我更相信我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多數散戶虧錢是因為想賺更多。

身邊有炒股的朋友大家可以問下他們,這些股民朋友中有幾個是願意買銀行股的。就中農工建四大國銀行來說,買他們的股票不算股價的漲跌每年獲得的分紅收益也要高於存銀行所得的利息。如果有一定的投資經驗,買這些銀行股近10年平均每年的投資收益都能超過6%,比銀行的大額存款要高的多,即便是持股不動近10年的年收益也翻了兩倍了。大家為什麼不願意持有銀行股呢?因為嫌棄銀行股漲的慢,但是結果是什麼呢?買漲的快的股票只會讓你虧的更快,並沒有讓你賺的更多。有穩賺不賠的模式你不願意去做,偏想要一夜暴富那虧損的概率大也是正常的。

散戶要想穩賺不賠必須扭轉投資理念。

散戶的投資理念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最大的收益,其實這是賭博思維。在股票投資市場上賭博思維能讓我們短期大賺,但是這樣的概率太低且不能持久。能在股市中獲得穩定收益的必須是那些有正確投資理念的投資者,比如要知道股票的長期盈利靠的是價值不是炒作,要知道股票投資講究的低買高賣而不是意味的追漲強勢股。知道這些那麼投資理念就會轉變,就知道買股票的時候要買那些有業績支撐的優質股,就知道熊市行情才是最值得投資的時候,而牛市行情則是兌現盈利的時候。就不會再去追高強勢股,就不會再去頻繁的更換手中持股。


投資觀


股市確實有穩賺不賠的盈利模式。我現在就在使用。就以12月一號到今天為止,我用100萬本金,做了四千八百萬的成交額。21天資金使用率翻了接近五倍,盈利總資金的百分之十一。這一切都得益於盈利模式。

我準備在2020年,用這套盈利模式獲利100萬以上,相信的人可以關注我,因為我每天都會把每天的盈利或虧損在微頭條上發出,讓我的粉絲見證我的操作過程。

世界上的奇蹟都是人創造的。你只有相信有這種穩定盈利模式存在,你才可能去探索發現它,努力追求它,只不過這個探索太艱難了。我本人愚鈍,也是經歷過十年實戰,不斷學習研究才達到今天不管牛熊都能穩定盈利境界的。

寫這些東西沒有追求利益動機,我自己的賬戶就夠使用了。只不過就是用自己真實的實戰經驗告訴至今還在股市中苦苦掙扎的股友一個真相:股市確實存在穩賺不賠的盈利模式。

不喜勿噴,先謝謝你了。


瘋狂超短實戰家


通過股票改變命運的方式很簡單,等!最近一次牛市在2015年,現在2020年了,猜一下牛市還需要幾年?待到牛市來臨,然後找只基本面沒有太大問題股票一直拿著就可以了,激進者甚至可以加槓桿進行操作,盈利則加倉,一次牛市只要抓住三分之一就足夠你改變命運!



頭狼金油


大數定律是有的,只是很多人還不知道,其實國外已經在用,國內也有發展,只是普通大眾不知道而已,實質上就是大數據統計,找到賺錢規律。

簡單地說,就是利用統計學原理,哪一種方法穿越了牛熊,如果這個方法歷史證明獲勝概率大,盈利能力強,那麼在實戰中可以小資金實盤做。

去年開始接觸策略的,實盤跟著買也確實賺錢了,但是當時跟的策略最近一段時間卻始終表現不好。如圖:

所以近期參考其它股友的想法,對原來的策略略做修改,現在看來效果不錯。如圖所示,目前實盤就跟著這個策略做,兩天持股,第一天開盤價買入,第二天收盤價賣出,如果虧損七個點就止損,獲利超過25個點就繼續持股,直到最高點回落三個點止盈。

目前因為這個策略剛剛修改過,所以後面不知道會怎麼樣,但是因為我目前實盤是小資金,所以不怕錯。

簡單講,這個策略就是按照以往的形態,統計發現這個形態可以賺錢。

有喜歡玩策略的可以加關注,共同探討,共同賺錢。




陳哥說


『阿洪非常認同此觀點』

股市的確存在穩賺不賠模式。

今天看到一位投資者的評論,他說他炒股,選好一支好股票,從來都是等到大跌的時候買,他說他認為好的股票他從來不會止損,越跌越買,買好了,拿好等著上漲賺錢,從來沒失手過,賺多賺少而已。阿洪是非常認同這種方法的,沒有隻跌不漲的好股票,業績非常優秀的好股票,每一次大跌都是買入賺錢的好機會,選一支好股票,大跌分批大買,不跌不買,大漲大賣,這就是穩賺不賠的賺錢模式。但是,這種賺錢模式必須是建立在中長線投資基礎上的,需要有非常好的投資心態,拿得住股票。短線是無法做到穩賺不賠的,炒短線的人,能做到長期下來不虧錢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阿洪有個朋友炒股,只看60天均線,其他的指標一樣不看。他的穩賺不賠模式就是,股價上60天均線就買,股價下60天均線就賣,只做多頭排列向上的股票,沒有這種形態的個股他從不操作,就是以60天均線做波段,股價占上60天均線買,股價破60天均線賣,嚴格執行,穩賺不賠,記住只做多頭排例向上的股票,下跌趨勢不參與,保證穩賺不虧,就看你拿得住股票不,就看你能不能堅持操作紀律。

長期虧損緣於不懂大數定律。

長期虧損的人,不懂指標、不信指標,不知道股市漲跌規律、不知道什麼是好股票,不相信價值投資,沒有好的投資心態,追漲殺跌、頻繁買賣、亂操作,管不住自己的手,不能嚴格執行操作紀律,所以長期虧損。

總之,在股市上,凡是懂一些基礎指標原理的人,只要能堅持一種固定的操作紀律,就像上面說的,股價占上60天均線買,跌破60天均線賣,上漲趨勢,60天均線是向上的,你能嚴格堅持此操作紀律,想不賺錢都難,根本不可能會虧錢,但堅持二字談何容易,股市上百分之七十人虧錢就是無法做到堅持操作紀律。

感謝閱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喜歡阿洪文章的朋友記得幫忙點贊、評論、轉發,關注農人阿洪,瞭解更多股票操作經驗。

阿洪168


股市的確存在“穩賺不賠”模式,只是大部分人做不到而已。

股市存在哪些“穩賺不賠”模式:選好優質股中長線持有不動!這就是穩賺不賠的最好模式。不管是巴菲特還是林園,都是用的這種模式。

但是,前提是很多人並不懂得如何去選股。像A股中最近就有不少的白馬股出現閃崩,有的白馬股甚至於財務造假,導致退市。巴菲特選股方向就是金融加消費。巴菲特持有銀行股很多年。持有可口可樂很多年。最近轉向科技股蘋果股票。

A股中事實上賺錢的也有這種人存在的。我所瞭解的,一個人持有茅臺十幾年從不換股的,現在也是發財了。茅臺就相當於可口可樂。另一個人則持有銀行和保險股,雖然收益較慢,但是也發財了。可見,A股中確實在存“穩賺不賠”模式。

長期虧損緣於不懂大數定律。意思是A股中大部分散戶喜歡追漲殺跌,喜歡做短線。確實如此,A股大部分個股都是十年不怎麼漲的。很少人會堅定選擇茅臺,手上拿著不好的個股,當然要割肉了。只不過割了一次又一次就變得長期虧損了。這個我是認同的。最好的辦法還是要堅守價值股。


股海重生2015


長期虧損緣於不懂大數定律——這個觀點我是贊同的。

先要聊下什麼叫大數定律。否則後面的話就講不透了。

比如,一個硬幣扔10次,可能會出現7次反面,3次正面。如果我們扔100次會怎麼樣呢?拋1000次、10000次會出現多少正面和反面呢?很顯然拋 1萬次得出的結論會更正確。這個試驗有人做過——拋10000次硬幣的正反面出現比例是1:1,即無限 接近5000次正面和5000次反面。

這個例子講的就是大數定律。其實也就是數學中的概率。

長期虧損是由於不懂概率。

例如,有很多人喜歡股票下跌後死扛不賣。但是考慮過死扛的概率後果是什麼嗎?死扛10次、100次、1000次後最終的結果是什麼考慮過嗎?

不瞭解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股票下跌只會胡亂死扛,早晚的結局就是虧錢!

這就像去賭博,一個人可能會贏1次、10次甚至100次,賭場可能會輸掉一大筆錢。但是隻要你一直來賭場,一直賭下去,你早晚會輸錢。這就是概率不在你這邊。概率在賭場這邊。賭場不怕你贏錢,怕的是你贏了後就不來了。你只要來,早晚會輸掉先前贏的錢,並且虧本。

長期虧損的人的炒股模式從長期來看就是必虧的。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只看到眼前自已是賺的。他們的投資理念、交易方式都是錯的。賺錢對他們來說其實是偶然,交易多年後或很多次後最終總體虧錢是必然。

怎麼樣才能“穩賺不賠”呢?

就是要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和交易模式。要有能經受得住大樹定律考驗的贏利模式。只有如此,才能在長期的交易中最終賺到錢。

如果有的朋友依然不懂,那就記住這麼一句話——天天跑夜路,早晚碰到鬼。


孟可的思想空間


在股市投資十二年,個人認為在這個市場中是存在“穩賺不賠”的模式,只是更多的投資者因為基礎認知、情緒影響,沒有實現盈利,甚至長久處於虧損。對於,股市的確存在“穩賺不賠”的模式的觀點,我們是贊同的。

股市不要往熱度高的板塊衝,要學會挖“冷門”。

股市投資,如果說做的是什麼?其實是:預期。何為預期?就是一個板塊、一家上市公司具有相關業績增長、未來趨勢或者上市公司具有很好業績預期,此等預期能引流更多的資金流入這個板塊、這家上市公司,在資金的推動下,股票價格會出現更高的上漲。

我們反過來思考,如果一個板塊已然處於熱度高的情況,這時候投資者往這個板塊或者上市公司去投資呢?預期確實很好,但股票價格的位置、未來業績的兌現程度,有沒有達到呢?投資,不僅僅要將預期,還要講“落實”。如果一個板塊單有預期,因為預期,股票的價格上漲至很高,但就是財報不理想。這就存在被高估。我們認為,股市不要往熱度高的板塊衝,要學會挖冷門!

這是一家旅遊上市公司2011年-2018年的靜態市盈率數據,從數據中可以得出這家上市公司的合理靜態市盈率估值區間在30倍-50倍。而現在這家上市公司的靜態市盈率為55倍,從這一點的角度講,處於的估值水平是高位,而不是低位。

那麼,這家上市公司現在的投資價值性高嗎?我們認為,現在所處的股票價格對應的估值水平,投資的價值性並不高。這家上市公司因為免稅商品概念而被投資者所追捧,近些年可投資留給投資者的時機並不多,股票價格也是連年呈現著創新高之態。那麼,這種熱門需要更好的應對、選擇以及找時機。只有說找到了合適的低估值與時間時,才能更好的投資盈利於這家上市公司。

雖然這家上市公司常年保持著淨利潤、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的高增長,基本財務情況也很棒,具備很高的價值性。股票價格也是頻頻創新高。但,如果在投資這家上市公司以後,出現了回調呢?心態很容易出現影響,就算是未來能股票價格出現創新高,短期出現的調整,也可能致使投資失敗,投資者承受不了虧損進而選擇“割肉”。

投資,目的是什麼?是為了盈利,是為了回報。既然是為了回報,那麼選擇投資的標的,就需要對比。怎麼對比?上圖是主要行業股息率對比,其中能超過10年期國債的行業有三個:鋼鐵、銀行、房地產。其中鋼鐵板塊偏週期,這個板塊投資難度大,我們認為普通投資者應當規避此板塊。那麼剩下的就是銀行和房地產。

銀行和房地產板塊,都是股市的“冷門”板塊。在A股投資不要往熱度高的板塊衝,需要找到“冷門”板塊,為什麼?因為冷門板塊的估值更加合理,一些優質的上市公司甚至被低估,股息率更高。反之,一些熱度高的上市公司,估值已然很高,業績已然消化,再向上的空間不大。而那些被低估的上市公司、板塊呢?向上的空間存在,向下的空間有限,如果業績穩定、股息率高,是不是很好的投資機會呢?我們認為:是這樣的。

影響投資成功與否的,還有情緒!

影響股市的因素有很多:國際形勢、經濟週期、宏觀經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投資者情緒等。短線影響股市走勢的重要因素就是:投資者情緒。每一位投資者的心理因素不同、對股市的認知不同,所以造成的結果也是不同。上述中對一家上市公司、板塊的高估低估的衡量,並不是每一位投資者所具備的能力。就算是具備此等能力,還需要經歷情緒這一關。


投資,其實很難,也很簡單。如果穿越了心理的森林,就能看到河流,如果無法越過泥潭,也只能深陷。影響投資成功與否的,還有情緒。特別是短期的情緒影響,比如一家上市公司已然處於被低估的狀態,只要主營業務沒有發生重要影響,持有即可,這就需要克服短線心理的障礙。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已然被高估,股票價格還在頻頻創新高,這個時候就需要按住自己的心性,不去貪婪。投資,還需要對應正確的情緒與執行!

總結:我們認為股市確實存在“穩賺不賠”的模式,但這個模式對股市基礎認知以及自己心理情緒的要求很高,更多的投資者做不到。低估優質的上市公司,靜下心來多持有持有,無礙,成功的概率會更大;高估就算是優質的上市公司,需要更長時間的等待,如果沒有業績支撐,下跌是遲早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