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为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刘辩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唯才是举!

小说:为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刘辩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唯才是举!

话说陈宫为刘辩收服黑山军,消灭张杨,北驱鲜卑,击破南匈奴扶持于夫罗之后,又给刘辩出了一道广招天下人才之策。

刘辩对陈宫褒奖、赞许不已,却在这个时候,将他派往兖州,因为外人并不知道是陈宫之策,助刘辩东破黑山西服匈奴。

对于刘辩要陈宫他,前去兖州说州中,推举东郡太守曹操为兖州刺史。陈宫也是诧异不已,主公竟然要他助曹操为兖州之主,莫非是要支持、拉拢曹操为外援?

后刘辩解释,关东袁家势力强大,冀州有袁绍、南阳一带有袁术,兖州山阳还有袁遗,绝不能让他们联合;另外东郡曹操尚心有大汉,唯他能平定青州黄巾,南抗袁术,有曹操在兖州,则袁家断不可能摒弃前嫌,相互联合。

当然,还有更为深远的用意,刘辩未说于陈宫,毕竟历史上曹操杀兖州名士,削弱地主豪强,以致陈宫、张邈反曹迎吕布,是一两年后的事。

即便陈宫已奉他为主,但刘辩如何能直言说出,莫非他有未卜先知之能?

陈宫明白刘辩的用意后,欣然前往,刘辩派数名武艺高强之士,一路保护陈宫。

......

陈宫离开并州,前往兖州之后。刘辩算了算时日,前往豫州颍川的徐庶,也应该回还了。

刘辩并不担心,徐庶一去不返。他可不是历史上的势弱的刘备,也没有曹操以徐庶母要挟徐庶,所以徐庶断不可能离去不回。

果如刘辩所料,又十日之后,徐庶返回了河东,除了带回家人,还带了两个智谋之士,崔钧崔州平,石韬石广原,却并没有郭嘉。

原来徐庶并未见到同郡的郭嘉,据说他去了北方。

刘辩得知情况之后,虽有几分惋惜,却也有几分喜色,徐庶虽未能将郭嘉带来,却也给他带回了崔州平和石广原,这两人也不是普通之辈。

历史的郭嘉,起先去的确实是冀州,可那并不是公元191年末的事。

或许,刘辩与郭嘉无缘,只得日后再看了。

刘辩将崔州平和石广原调至并州,分别为云中、五原的太守。而任徐庶为河东太守,成廉不再为太守,专心负责河东防务。

......

这一插曲之后,刘辩为招募更多的人才,终于提出了“唯才是举”。

他想起了历史上的曹操,他后来所颁布的招贤令,便是唯才是举之策!刘辩自然要抢先一步。

曹操乃是宦官之后,出身也很不好。很多士人全都不愿意投奔他。正是这个缘故,曹操才颁布了唯才是举的招贤令。

自古以来,德才兼备者方能为官。

若是一个人很有才华,但是他自己却是人品不好,或者并不孝顺,都会被认为有才无德。

对于这种人,以往的统治阶级,都不会采用。

曹操唯才是举的招贤令,却是打破了以往择才的标准。只要你有才华,哪怕你人品不好,甚至偷过鸡,摸过狗,都能够得到重用。

正是因为这个招贤令,曹操才能在出身不好的情况下,汇聚了大量人才。使得曹操,能够在汉末诸侯之中,横空出世。

思量了一段时日,刘辩终究还是决定,盗用曹操的招贤令,准备在大汉招贤纳士。

他将田丰叫了过来,对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使得田丰震惊不已。

“主公,自古以来,取才必先考校其品德。主公今日冒天下之大不韪,想要唯才是举,愚以为,甚为不妥!”

“无德之人若居高位,如何能够保证他们的忠心,以及清廉呢?”

刘辩想了一下,仍旧坚持己见,说道:“天下大乱,诸侯并起,贤臣择主而事。”

“吾欲匡复汉室,重整江山,若不任人唯才,如何能够招揽到足够的才能之士,前来帮我?”

“元皓不必多言,你只管帮我起草招贤令即可。记住,唯才是举。”

——

并州各个县城的闹市之中,都贴上了招贤纳士的告示。

很多百姓都围在了告示旁边,听那些识字的人,宣读告示里面的内容。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着千载。”

“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

“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如今,弘农王招贤纳士,求贤若渴。天下无贱业,百技皆为才。只要有一技之长者,不论出身,不计往日之德失,虽养马屯田,工匠医师,皆能攫取。”

上郡的雕阴县城,一个衣着破旧的少年,听到告示中的内容,脸上先是欣喜若狂,而后又有些犹豫。

他是扶风人氏,隶属司隶的右扶风管辖。

少年成年之后,就开始四处游学,增长见识。奈何他出身贫寒,身上盘缠又不多。到了现在,几乎快要露宿街头了。

少年时一个木匠,心灵手巧,也可以说是有一技之长。

依照告示中所说,像他这样的人,也能够的到重用。然而,木匠这行属于贱业,他不知道,自己去招贤馆自荐,会不会被赶出来。

听完那个识字之人,将告示读完。围拢的百姓们,全都议论纷纷。

少年瞅准机会,挤到刚才读告示的那个老者面前,向他行了一礼,而后结结巴巴的说道:“先,先生你好。”

“我,我是一个木匠,不知道王上,大人,会不会要?”

老者看了少年一眼,指着告示说道:“只要有一技之长者,不论出身,不计往日之德失,虽养马屯田,工匠医师,皆能攫取。”

“你身为木匠,若是手艺出众,也很有可能会被看中。”

少年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他再次向老者施了一礼,而后就往城中招贤馆的位置走去。

太原郡,晋阳城。随着这道招贤令的下达,整个城中的百姓,全都沸腾了起来。

特别是有几个医术好的医工,以及善于养马之人被选中之后,晋阳的百姓们,更是有着空前自荐的热情。

一时间,晋阳招贤馆的门槛,几乎都快要被人们踏破。

自从招贤令下达下去以后,刘辩每日都要询问,有哪些人才前来投奔。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虽然三教九流的人才招了不少,但是那些文士,以及历史名将,却是一个都没有招到。

好在并州民风彪悍,随着这道招贤令的下发,有很多勇士前来投奔他。

所以这几次,招贤馆附近的演武场,变得非常热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