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拐點,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背後有武漢人民的奉獻!

1月2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數首次出現下降,這讓多日來因確診病例數據上漲而緊張的民眾舒了一口氣。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三位成員鍾南山、李蘭娟、曾光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拐點可能出現,這背後有武漢人民的奉獻。


鍾南山為英雄之城武漢流淚

疫情拐點,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背後有武漢人民的奉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1月28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英雄的城市。


關於疫情的研判,鍾南山得出的結論是:新型冠狀病毒導致肺炎的病死率並不是特別高,但傳染性比較強。他相信新型冠狀病毒不會持續那麼長,“我想應該在一週或者十天左右達到高峰”。


鍾南山非常贊成武漢搞“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強調公共衛生事件必須堅持早發現早隔離。他說,對大多數醫院大多數醫生來說,當務之急是救治病人,儘量減少死亡病例,這是第一位的。


曾光:拐點是武漢人民的奉獻

疫情拐點,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背後有武漢人民的奉獻!


1月29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做客人民日報客戶端,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對話曾光。

1月29日晚,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做客人民日報客戶端,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對話曾光。如何看待疫情拐點將要出現這一觀點?曾光認為,這個判斷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覺得大概這麼說到正月十五,應該看到明顯的成效。”曾光表示,現在是一個時機,第一步一定要把武漢之外的病例迅速控制,“我覺得應該有決心也有這個能力加以控制了”。


曾光介紹,高級別專家組提了建議,一個建議把乙類傳染病列為甲類管理,武漢人不出去,外地人不進來。14天最長潛伏期,6天就有所變化了,過後幾天還要有變化,這個變化對全國的影響是很大的。他說,現在我們戰場分兩部分,一個是武漢以外,一個是武漢和湖北省。所以我想我們這個拐點的出現,就是武漢人的貢獻。


李蘭娟:新增確診病例增加在預計之中

疫情拐點,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背後有武漢人民的奉獻!


1月27日,30個省(區、市)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771例。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這樣的增加在預計當中。她表示,武漢暫時關閉出城通道以前到全國各地的人以及在武漢本地的人,潛伏期到現在正好到達了一個發病期,現在應該是高峰期,這樣的增加一點也不奇怪。

武漢到底要隔離多久?1月25日晚,李蘭娟院士回答央視主持人董倩時說,新發病人明顯減少,甚至新發病人沒有了,肯定可以解除了。武漢畢竟1000多萬人大多數是沒有感染的。


此前,李蘭娟與鍾南山院士等一行6人到武漢聽了有關情況彙報並查看了有關現場。她表示,武漢市衛健委先檢測了所有病毒,對冠狀病毒也進行了檢測,發現有冠狀病毒。這是非常重要的功勞。後來經過國家鑑定,是新型冠狀病毒。能夠及時發現是新型冠狀病毒,對整個社會,對世界有很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