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爸媽,累死也養不出自信的孩子

ID:xdfjtjy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母們卯足勁託舉著孩子。


給他們報最貴的早教班,上最好的國際雙語幼兒園,節衣縮食也要搶一套學區房,哪怕只有四五十平米……


孩子能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固然好,但若沒有一顆自信的心,無論接受的是何種教育,未來都難以獲得幸福。


在生活中,以下三種家庭最容易養出不自信的孩子。


這3種爸媽,累死也養不出自信的孩子


1

忽視孩子情感需求的家庭

TEENS'HOME


著名主持人朱丹,即使站在舞臺的頂端,依舊是個自卑到骨子裡的人。


她對自己沒信心,不敢用成功者去定義自己,對舞臺很恐懼,怕人叫她“一姐”……


很多人覺得難以想象,這麼優秀的人,怎麼會自卑呢?


事實上,這完全可以在她的原生家庭上找到答案。


朱丹年幼時,父親因病去世,她在一個重組家庭中長大。


長期缺少父愛,來自母親的關注也不足,這種被忽視的經歷,讓她心裡的愛和安全感十分匱乏。


正是這種匱乏,造就了她內心深處的自卑。


有臨床心理學發現:童年遭遇情感忽視的人,總愛為別人著想,卻很少為自己著想。他們面對自己時,常常感到失望,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那些被父母忽視,缺乏情感回應的孩子,註定無法與父母建立安全健康的依戀關係。


這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感覺:我是個不被接納的孩子,我的一切都不重要!


孩子嚴重懷疑自己的價值,長此以往,就會關閉心門,減少甚至停止自我表達。


總在沉默中不停地質疑自己,低估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不夠好,所以才得不到父母的關愛。


這種不值得被愛的感覺,是讓孩子陷入自卑漩渦的推手。


2

過分愛護孩子的家庭

TEENS'HOME


“蹦蹦床太危險了,會摔倒,快下來!”

“你不會削蘋果,會割到手的,讓我來。”

“這個太重了,會砸到你,讓我來。”


這種過度保護的場景,在生活中屢見不鮮。


同小區有個女孩的媽媽,就是如此。


孩子小的時候,她帶孩子來玩滑滑梯,總是寸步不離,手隨時護在孩子周圍十公分處。


如果看見有別的小朋友過來,人還未至,她就先阻止:“你等會兒再過來,別撞到我家妹妹。”


她就像那些“直升機父母”一樣,隨時為孩子排憂解難,不讓孩子受一點傷害。
如今,小女孩上幼兒園了。


聽人說,女孩的膽子很小,什麼活動都不敢參加,也不跟小朋友一起玩,總是一個人默默地躲在角落。


這3種爸媽,累死也養不出自信的孩子


社會不是溫室,處處潛藏危機,被保護得太好的孩子,必然會處處碰壁,屢嘗失敗的滋味。


這樣的經歷,很難讓孩子變得自信。


畢竟,他之前所有的成功都是靠父母的幫助才實現的。


離開父母,他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什麼都不行。既無力掌控未來,也無力給自己打氣。


當父母對孩子的保護過了頭,那就不再是愛,而是害,是失職。


3

喜歡否定孩子的家庭

TEENS'HOME


宮崎駿這位動畫界的巨匠,用動畫給全世界帶來了溫暖、感動和愛。可這份大愛裡,唯獨漏了他兒子——宮崎吾朗。


宮崎吾朗自幼崇拜父親,一心想成為像父親那樣的動畫導演。為此,他默默做了很多努力。

本以為會得到鼓勵和賞識,結果父親卻總說他不行,這一度讓他變得很不自信。

但他不甘心,憋著一口氣,終於拿出第一部作品《海地戰記》。

然而,得到的卻是父親更嚴厲的批評和否定。

這3種爸媽,累死也養不出自信的孩子

此後過了4年,宮崎吾朗的第二部作品《虞美人盛開的山坡》問世。

可在發佈會現場,宮崎吾朗再次被父親罵得一無是處。

作為導演,宮崎駿能拿100分。


這3種爸媽,累死也養不出自信的孩子


可作為家長,他卻只能拿兒子打的0分。

同宮崎駿一樣,很多父母覺得教育孩子,就不能讓他飄起來,得時時打壓,才能使之變得更好。

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只會取得反效果。

總被否定的孩子,長期接收到的都是負面反饋,缺乏獲得成功的體驗感。

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變得氣餒、不自信,無法建立自我價值的認同感。

他會深深的陷入自我懷疑中,變得自卑。


心理學家榮格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自童年時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一個自卑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和自己做抗爭。

他們想要卻怕得不到,想做又怕會失敗。在獲得成功和幸福的路上,他們會比別人難上幾倍。

這是所有父母都不願意看到的。

要想孩子不自卑,父母不止要有愛,還要懂得如何去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