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練好調查研究基本功

中國紀檢監察報文章:

也許,機遇不會出現在前進的路上,但返回不是我們的方向。 ——長期新

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基本功。

站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為什麼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應當如何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汲取調查研究的養分?如何合理使用調研方法,提高調研科學性和效率?

本刊特邀請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李志勇教授就相關問題做系統解讀。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要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推動全黨崇尚實幹、力戒空談、精準發力,讓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任務落下去,讓惠及百姓的各項工作實起來,推動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生根。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有許多重大任務和舉措需要合力推進,有許多問題需要深入研究。必須找準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深入一線調查研究。

注重調查研究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論

“原則不是研究的出發點,而是它的最終結果”。調查研究不僅是認識世界的方法,也是改造世界的方法。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科學,它不是從抽象的原則出發,而是從活生生的社會現實出發,通過系統調查和周密研究得出結論的。一切從實際出發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要求,調查研究是貫徹這一要求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研究必須充分地佔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探尋這些形式的內在聯繫。”這是馬克思從事革命事業和研究工作一以貫之的工作方法。早在1842年到1843年,他對摩塞爾河沿岸地區貧苦農民物質利益進行考察。這一考察不僅促動他轉向研究經濟問題,而且對他的世界觀產生了深刻影響。為寫作《資本論》,馬克思研究過1500多種書籍和檔案文件,深入到工廠、農村進行考察,對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狀況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系統全面的考察和研究,使他“在整個世界史觀上實現了變革”,發現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資本主義產生、發展、滅亡的規律,從而使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奠定在堅實的科學基礎之上。

恩格斯“拋棄了社交活動和宴會,拋棄了資產階級的葡萄牙紅葡萄酒和香檳酒,把自己的空閒時間幾乎都用來和普通的工人交往”,深入實地開展調查研究。經過為期21個月的全面調查研究,恩格斯寫出了《英國工人階級狀況》。這一著作是社會主義文獻中罕見的調查報告的傑作,受到馬克思的高度評價,並被列寧稱之為“是對現代無產階級狀況的最好的描述”。

列寧提出“觀察的客觀性(不是實例,不是枝節之論,而是自在之物本身)”的思想,要求“從事實的全部總和,從事實的聯繫去掌握事實”。他從當時世界資本主義和俄國實際出發,在大量的調查研究基礎上寫出了《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在十月革命勝利之後,列寧多次強調,“調查研究工作對工農政府來說是迫切需要的,因為調查資料將成為蘇維埃政權建設的基礎。”

注重調查研究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必然要求,是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科學方法。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不僅指明瞭調查研究的重大意義,提出了調查研究的一般方法,而且在實踐上樹立了光輝典範。

“調查研究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得失成敗的大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重視調查研究,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做好領導工作的重要傳家寶。調查研究不僅是一種工作方法,而且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得失成敗的大問題。”

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我們黨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不斷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勝利的歷史。

民主革命時期,我們黨通過調查研究使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找到了中國革命正確道路。

毛澤東同志是黨內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開創者。1925年至1933年,他就通過密集調研,寫出《中國佃農生活舉例》《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永新調查》《寧岡調查》《尋烏調查》《興國調查》《長岡鄉調查》《才溪鄉調查》等調查名篇,為找到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毛澤東寫了《反對本本主義》《關於農村調查》《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關於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等力作,系統總結了他的社會調查思想。

這些調查研究,使毛澤東形成了關於中國革命的許多重要理論,也大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調查研究思想。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黨通過調查研究,初步探索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

1956年,毛澤東歷時兩個月,先後聽了34個經濟部門的工作彙報,聽取國家計委關於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彙報,寫出了名篇《論十大關係》,對當時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需要處理好的重大關係問題作出了科學分析。

上世紀60年代,毛澤東三次號召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在毛澤東的號召下,中央領導同志帶頭深入基層搞調查,留下了許多調查研究的精彩篇章。比如,1961年5月周恩來的河北省武安縣伯延公社調查,1961年4月至5月劉少奇的湖南省寧鄉縣和長沙縣調查,1961年6月至7月陳雲的上海市青浦縣小蒸人民公社調查,1961年4月至8月習仲勳的河南省長葛縣調查,等等。這些調查研究,對走出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推動政策調整,發揮了積極作用。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時期,我們黨通過調查研究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改革開放決策前後,中央派出一批批代表團出訪各國,鄧小平同志對出訪活動提出明確要求,要求他們在訪問中廣泛接觸,詳細調查,深入研究一些問題。他親自赴美國、日本訪問。通過大量出訪活動,拓展了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思路,對改革開放的醞釀和啟動產生了直接影響。

1978年9月,鄧小平同志在北方四省一市通過調查研究形成的“北方談話”,提出了“迅速地堅決地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重大命題。上世紀80年代,他通過調研,先後提出了“翻兩番”“小康水平”“三步走”的現代化建設藍圖。1992年初,鄧小平視察南方,提出了社會主義本質、“三個有利於”判斷標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一系列重大命題。這些調查研究及從中誕生的科學理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闢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緊緊圍繞改革發展大局深入調查研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要統攬“四個偉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著力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適應新時代、完成新任務、解決新矛盾、開啟新徵程,對調查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緊緊圍繞新時代黨的建設重大問題進行深入調研,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要圍繞黨的領導在一些領域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的具體表現及成因展開深入調研。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要針對黨面臨的複雜的執政環境,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複雜因素,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以及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開展深入調研,提出破解之策。

要緊緊圍繞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問題進行深入調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認真瞭解把握人民群眾的需要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在滿足人民對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期盼上,在滿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上,察實情、出實招、做實事、求實效。要認真研究各地區、各部門、各領域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具體表現,在破解社會主要矛盾中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要緊緊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進行深入調研,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前進。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各方面建設的具體任務。譬如: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如何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如何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如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如何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對這些重大課題,要結合實際,細化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調查研究,落實落細,使黨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地生根。

要緊緊圍繞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重大戰略進行深入調研,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的攻堅戰,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譬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何堅定實施七大戰略?如何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全面深化改革,如何進一步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籬?如何把各項改革措施真正落實到位?全面依法治國,如何在理念層面、政策層面、實踐層面落地?如何進一步推進科學立法、公正司法、嚴格執法、全民守法?全面從嚴治黨,如何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如何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如何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等等。這些課題,都需要到實踐中去找答案,都需要做艱苦細緻的調查研究。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要更加堅定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要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還面臨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唯有全黨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才能完成新時代賦予我們黨的歷史使命,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前進。(李志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