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馬鈴薯時如何施磷肥?

李海林177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馬鈴薯屬於塊莖類作物,整個生長過程最主要的就是積累澱粉、蛋白質、糖類等物質。因此,合理施肥及做好氮磷鉀等元素的配比是馬鈴薯增產增質的關鍵。那麼馬鈴薯種植過程中應該怎麼施肥,尤其是怎麼施加磷肥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馬鈴薯的需肥規律。

想要馬鈴薯高產優質,首先要了解馬鈴薯的的需肥規律,按需施加,才能既增加肥料的利用率,又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馬鈴薯幼苗需肥量一般不是太大,到塊莖分化期開始需肥量達到高峰期。馬鈴薯是高澱粉的塊莖類植物對鉀肥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氮肥,磷肥的需求量最小。

鉀肥能夠促進馬鈴薯塊莖積累澱粉和維生素,而且鉀肥缺乏易引起植株矮化、枯萎,甚至引起塊莖黑化影響食用。因此,馬鈴薯對鉀肥的需求較大。同時,硼、銅等微量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馬鈴薯施肥要求重基肥,少追肥。

由於馬鈴薯的塊莖是重要的有機物質積累的部位,因此它比較適合沙壤土,有利於塊莖膨大,同時,農家肥有利於改善土壤通透性,促進馬鈴薯根系及塊莖生長,而化肥施用過多會造成土壤板結不利於塊莖膨大,所以基肥要以農家肥為主,配合施用化肥。

馬鈴薯的施肥要點及磷肥的施用特點。

如何施加磷肥?磷肥能夠增加馬鈴薯澱粉含量和產量,而且能夠壯苗。施加量不足,容易導致馬鈴薯塊莖空心、硬化、不易煮爛等,影響塊莖的品質,甚至減產。一般來說北方的土壤普遍缺磷,因此,要注重施加磷肥,但也不宜過量。一般在施加基肥時配合有機肥,施加五氧化二磷。

具體施加量要根據馬鈴薯的生產量來定,一般生產1000公斤馬鈴薯需要施加五氧化二磷1.8~2.2公斤。另外,追肥時根據馬鈴薯植株的情況,通過葉面噴施0.3~0.5%磷酸二氫鉀溶液50公斤作為根外追肥。

馬鈴薯的施肥要點。

基肥施加量佔馬鈴薯整個生育期施肥量的2/3,一般以農家肥為主每畝施加2000公斤左右,配合高氮高鉀複合肥40~60公斤。後期追肥要注意,馬鈴薯苗期對氮肥的需求量相對較大,一般追施尿素5~8公斤,可以兌水衝施,馬鈴薯開花後一般不再追施氮肥,避免發生植株旺長。後期如果植株出現早衰、枯黃等缺素症狀,可以通過葉面噴施的方式噴2~3次,總量不超過1公斤。需要注意的是馬鈴薯是喜鉀作物,而在平常施肥過程中人們普遍側重施加氮肥、磷肥,導致鉀肥施加量過少,影響馬鈴薯產量。另外,馬鈴薯施加鉀肥時,最好選擇硫酸鉀或者磷酸二氫鉀,避免施加含氯的肥料影響馬鈴薯品質。施肥過程中還要注意平衡施肥,如缺硼肥易導致塊莖龜裂,銅能夠促進植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適量施肥能增加馬鈴薯產量,並提高植株抗旱性。(王)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

馬鈴薯是一種典型的喜鉀,忌氯元素的根莖類作物。在種植期間我們施好基肥,個時期追好肥,對生產出優質馬鈴薯非常關鍵。

基肥和追肥

基肥以農家有機肥為主,有機肥所含養分全面,能夠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疏鬆土質,比較適合地下部分的生長膨大,一般畝施有機肥3000-5000公斤左右為宜。還可施入適量的草木灰,草木灰含有比較多的鉀元素,也可使土壤保水、疏鬆,還有抑菌防種薯腐爛的作用。

馬鈴薯是一種忌氯元素的作物,所以,我們在使用化肥時,無論是基肥還是追肥,都應避開含氯的化肥。氮是莖葉生長,有機物積累,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質,一般前期較多施用;如後期追施氮肥過量,則會造成植株徒長,推遲塊莖的成熟,降低產量,影響品質。

磷元素,具有提高產量和澱粉含量,耐貯藏的作用,從而提高了馬鈴薯的整體品質。磷肥不足時,植株生長不良,易發生腐爛,空心,產量降低。鉀元素可提高馬鈴薯的抗病性和耐寒能力,

另外,還應追施適量的微量元素肥,如硼、鎂、鋅等元素肥,可使馬鈴薯順利膨大,提高蛋白質含量,防治裂果的發生。中後期,植株噴施2-3次磷酸二氫鉀,可防止馬鈴薯早衰,果實優質等作用。

H,以上簡單總結,希望可以幫到您,謝謝。更多關於無公害種植技術,請關注我和我們的專欄,裡面有更多關於無公害種植的文章。謝謝


鄉土生活園藝


常言說,種好馬鈴薯,施好氮磷鉀。由此可見,磷肥是馬鈴薯所需三大元素之一,對馬鈴薯的根系生長起重要作用。

另外,磷肥對馬鈴薯的結薯也有影響,如果土壤中磷含量過低,就會影響單株的結薯率,最終影響產量。所以,充足的磷肥對高產非常關鍵。

如何施好磷肥?需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沙質土壤中施用磷肥,辦法是將磷肥徹底混合進表層土壤中,然後施入農家有機肥,再用旋耕機混合進土壤中起壟;第二,秋收後一定犁地,否則磷元素就會在冬天固化,使得來年春季種植作物時無法吸收這些營養元素;第三,磷肥首選速溶的人工合成肥料,無論用於基肥還是追肥都有利於作物充分吸收;第四,播種前最好進行一次取土檢測,確認種植田塊各類元素的狀態,如果磷元素含量低,在基肥和追肥時就要充分補足;第五,沙壤土每公頃施150-200公斤磷肥就足夠了,要是粘質土壤或者是磷元素含量特別低的田塊,每公頃則需要施入磷肥230-280公斤。


薯界每天會盡力撰寫有關薯事文章,歡迎點贊、留言、轉發!


薯界風雲


答案:

將畝需磷元素的用量、與氮、鉀肥配合一起於翻耕整地時、一次性集中在基肥中施入,在後續的追肥中、土壤中不在考慮追加磷肥,,缺磷時可採用根外追肥的方式來調整營養結構。

理由:

馬鈴薯是一次性收穫的作物,生育期內所需要的營養元素以鉀的吸收量為最多、馬鈴薯屬於喜鉀的植物,生育期內磷元素的需用量為最少、磷元素在土壤中又容易形成固態磷不易流動,淺層地面施用時利用率又相對較低、所以在種植生產中,要求將畝用磷肥的量可一次性做為底肥全部施入,即在土壤翻耕前,或使用磷酸二銨、或過磷酸鈣,或三元複合肥,再根據使用量的多少、可條施,豐產溝施、或普施漫撒的形式、與有機肥一起撒施於地表,然後翻耕起壟復膜,注意l在施基肥中,不可過於集中、否則會造成肥害影響到出苗率。

馬鈴薯在生產上、主要以施用底肥做為豐收的基礎肥力,盛花期可適量隨水衝施高鉀的複合肥料做為補充,而底肥的質量和數量、在很大程度上又決定著產量的高低,要求在基肥使用適量化肥的前提下、每畝還應施入不少於三至五方經發酵的畜禽糞便、或作物秸稈肥質一起配合使用。

馬鈴薯在生長中、盛花期前後對水肥的需求量較大,可根據植株的生理狀況、來調整追肥中氮磷鉀成分的配比進行追肥、結合利用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根外追肥,即可以滿足馬鈴薯對生長的需求。

謝您閱讀!


劉士志


問題:馬鈴薯種植如何施磷肥?

答案:馬鈴薯種植需要的磷肥量,與氮肥相比要偏少,但磷肥又是馬鈴薯生長髮育期必不可缺少的重要肥分。磷肥對馬鈴薯的根部發育是有非常好的效果的。在馬鈴薯生長髮育過程中,磷肥充足,幼苗生長髮育健壯,能促進莖塊的膨脹和早熟,提高莖塊的品質和耐貯性。磷肥不足,對馬鈴薯的植株和莖塊有非常大的影響。磷肥缺泛,植株生長髮育緩慢,免疫能力低,易發生各種病蟲害。特別是莖杆矮小瘦弱,葉片面積過小,光合作用能力差,長勢極弱。缺磷肥對莖塊的影響非常大,表面看馬鈴薯莖塊沒有特殊症狀,切開後會發現,薯肉常現褐色鏽斑,症狀隨著缺磷程度的嚴重而顏色變深,斑相應擴散,蒸熟時薯肉鏽斑脆而不軟,嚴重影響品質。



馬鈴薯種植時基肥以過磷酸鈣作種肥,氮磷相配合使用,每使用1千克過磷酸鈣可增產馬鈴薯幹物質3千克,只施磷肥,增產1.6千克。基肥用量一般佔總肥用量的3/5~2/3。一般每畝產馬鈴薯1500千克左右,大約需要施農家肥1.5~3噸,過磷酸鈣15~20千克,草木灰100~150千克。追肥一般每畝施尿素5~8千克,過磷酸鈣15~20千克。含氮量高的土地,只追磷肥,不追氮肥。


總之,馬鈴薯在生長髮育過程中,磷肥比氮肥用量少,但是必須充足,否則會影響品質和產量。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鄂東三農


馬鈴薯種植如何施磷肥?

馬鈴薯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有著很好的經濟價值。在馬鈴薯種植過程中,施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會直接影響到馬鈴薯的品質和產量,具體怎麼施呢?磷素能促進馬鈴薯植株生育健壯,可提高塊莖品質和耐貯性,增加澱粉含量和產量,對馬鈴薯增產效果明顯,現在就先來談談馬鈴薯的磷肥怎麼施的。

馬鈴薯施肥遵循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基肥為主,適當追肥的原則。

首先是基肥,一般採用溝施或穴施兩種方法,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和一定量的氮磷鉀肥,具體施入量為每畝腐熟農家肥2000公斤左右,尿素20公斤,磷肥20~30公斤,鉀肥10~12公斤。

其次是追肥,在馬鈴薯開花後,可為馬鈴薯植株補充磷肥,具體施入量為每畝葉面噴施0.3~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50公斤,每10~15天噴一次,連噴2~3次。

以上是我的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交流。如果喜歡,歡迎點贊並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