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幽州”到“京師”:遼朝之後,北京是如何變成中國首都的?

明末思想家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指出中國在地形上自北而南共有三條龍脈,第一條從祁連山山、賀蘭山進入山西省界,再起陰山、太行山數千裡,經燕山直到遼東為止,稱為“

北龍”;第二條從崑崙山入關中,出終南、過太華、連秦嶺,直到泰山為止,稱為“中龍”;第三條則從橫斷山下麗江、趨雲南、經桂林而入南嶺,再北揚至武夷,直達海岸,稱為“南龍”。

三條龍脈中,每一條都有“王氣”聚集之地,孕育出許多王朝。其中“中龍”興起最早,在上古之時,伏羲都陳、少昊都曲阜而顓頊都牧野;進入中古之後,周、秦、漢、隋、唐定都關中,五代及宋金都於汴梁,直到近古之後,中龍的“王氣”才耗盡。“南龍”的“王氣”較稀薄,故而六朝偏安一隅,宋明兩代也退守至江南而亡。因此,要問近古以後“王氣”盤踞在什麼地方,那麼就非“北龍”環繞的京城莫屬了。

從“幽州”到“京師”:遼朝之後,北京是如何變成中國首都的?

中國山脈多為南北走向,堪輿家稱之為“三龍”

遼國的“五京”建制

北京地區在中古時代曾做過燕國的都城,在唐朝則叫作幽州,是范陽節度使的首府,設有盧龍軍。五代時期幽州一度為劉仁恭父子所據,之後併入後唐的版圖之中。後唐末年,大將石敬瑭為了獲得契丹國的扶持,將幽雲十六州拱手讓出。契丹得到幽州後,改地名為“南京”,開始了對這座城市進行擴建工作,提升它的地位,可以說是北京城的“龍升”之時

《遼史·地理志》記載,遼國共設有五處京都,上京道的臨潢府,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創業之地,最初叫作皇都 ,有丁16萬7200人,多為契丹本族;東京道的遼陽府,為契丹消滅渤海國後獲得的土地,有丁4萬1400人;中京道的大定府,是契丹從奚族手中兼併的土地,地廣而人稀;西京道的大同府和南京道的析津府都是石敬瑭獻給契丹的漢地,僅鄉丁人口就有80萬6700人。而根據《遼史》的統計,遼國共有110萬7300名鄉兵,可知西京與南京就佔據了全國丁壯口數的近79%。其中南京析津府有丁56萬6000人,是全國壯丁最多的地方。

遼國得到幽州後,將其地從府升為京,因在國境之南,所以叫“南京”,民間則仍叫燕京。它的城牆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廣一丈五尺,規模為大都市級別。其中供皇帝居住的大內位於西南隅,曾是唐朝幽州鎮的府邸。遼國的皇帝並不常駐燕京,只是偶爾來此巡幸,所以它還不是真正的都城,但具有成為都城的條件。

從“幽州”到“京師”:遼朝之後,北京是如何變成中國首都的?

遼國時,北京地區從邊關重鎮變成五大京城之一

金朝開始以燕京為國都

遼國末年,東京、上京和中京相繼被女真人攻陷,喪失了三分之二的領土,天祚帝被迫逃亡在外。金國便與宋人達成海上之盟,聯合攻下了燕京。之後城中的人口財寶被金人擄掠一空,宋人所得到的只是座空城而已。不久宋金交兵,三姓家奴郭藥師將燕京獻於金人,當時金國的首都還是會寧府,遠在黑龍江。

到了海陵王統治的時期,為了方便南侵宋朝,他決定遷都燕京。海陵王認為“燕”是列國之名,“燕京”不適合用來作都城的稱呼,於是將這座城市改名為“中都”。從這時候起,燕京城才第一次以近古國都的身份出現。天德三年,海陵王下詔擴建燕京城,模仿汴京的規劃,修建宮室。

根據《金史》的記載,在修築宮殿時,人們發現有兩座墳墓在京城的範圍內,傳說是燕王及太子丹之墓,也有人說是漢朝劉建及劉嘉之墓,皇帝知道後便下詔將墓地遷葬到城外。之後人們又發現城中有唐朝御史大夫劉怦的石碑,也被遷出。從這兩條線索中可以看出,金人對燕京是往

東南方向擴建的。因為在遼國時,這些墓地都在城外,金國的時候才被納入了城中。

海陵王是遷都燕京的第一人,他想通過遷都以及滅宋來實現金朝的華夏正統地位。所以在1157年完成遷都並安定下來之後,便於1161年兵分四路,大舉侵南宋,一直進攻到瓜州地帶才遇弒而死。這說明在宋金時期,天下形勢發生了變化,燕京不再像唐朝五代那樣作為邊關之地,僅具有重鎮的地位,而是逐漸成為北方國家進攻南方國家的根據地,所以被定為北國的國都。

從“幽州”到“京師”:遼朝之後,北京是如何變成中國首都的?

為了方便侵宋,金人將都城從北部遷到中部

元朝為什麼也定都燕京?

成吉思汗在位的時候,蒙古軍在木華黎的率領下攻克了中都,金國被迫南遷,以汴梁為都城。當時燕京的宮室皆為亂兵所焚,所以成吉思汗和窩闊臺都沒有進入中都。直到元世祖忽必烈登基之後,才於中統二年下令重修燕京,此時距離舊城被焚滅已經過了四十多年。在營建都城的時候,忽必烈就住在城外近郊,遇到朝賀的,大臣們都擁擠在帳篷前,喧鬧不已。

至元元年,入住燕京後,忽必烈下詔復改其名為中都,並且開始修建宗廟宮室。整整用了十一年時間,元故宮才完全建成。根據清朝人的考證,元朝的中都與金朝的中都並不在同一個位置。金朝的中都早已被蒙古蕩平,一度還恢復了燕京的舊稱。差不多半個世紀後,忽必烈才在原址的東北邊建造新城。最先修築的是皇帝居住的宮城,之後才逐漸遷徙居民落住在周圍,形成城郭。在至元二十年時,朝廷令侍衛親軍修建外城,擴大其規模,故而都城也便由“中都”變成了“大都”

歷史總是有一定的規律與形勢,在相同的歷史條件下,人們總會做出相似的選擇。當年海陵王將國都城從遙遠的黑龍江遷徙到燕京來,目的是為了接近中原富庶之地,方便進攻南宋,完成一統;忽必烈繼位的時候面臨的也是同樣的情況。蒙古帝國最初定都於大漠中的哈拉和林,在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對抗中,帝國的中心逐漸南移,向漢地靠近。忽必烈在確立了大汗的地位後,仍嫌上都距離中原太遠,所以才遷都燕京,其目的跟海陵王相似,也是為了完成統一大業。

1264年忽必烈定都燕京,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1276年元朝滅亡南宋。定都燕京使國家重心難移,對消滅南宋、實現統一,起到了促進性的作用,這也是元朝定都燕京的初衷及原因。

從“幽州”到“京師”:遼朝之後,北京是如何變成中國首都的?

忽必烈重建北京,是為控制中原、滅亡南宋做準備

明清時期對北京城的營建

燕京對於遼國來說位於南方,故稱“南京”,對於金元來說位於中間,所以叫“中都”,而到了明朝,這座城池又轉換到了國家的北部,最初叫作“北平”,之後才稱“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將自己的根據地設在金陵,之後東征西戰,逐漸消滅了江西的陳友諒,浙江的張士誠,統一江南地帶。洪武元年,朱元璋向南北同時用兵,統一中國。徐達與常遇春在攻下大都後,縮其地為北平府,命燕王朱棣駐守。經過三十餘年後,朱棣才於永樂元年改“北平”為“北京”,開始新的遷都計劃。

在明成祖統治的初期,國家的首都依然是南京,但由於皇帝常年居住在北京,所以北京也被稱為“行在”;直到永樂十八年,朱棣才正式下詔遷都北京,將皇太子與皇太孫都接到北方。他認為北京是自己的“龍興”之地,且靠近大漠,能夠隨時出擊蒙古,因此捨棄了漕運便利的南京,將都城定在了遙遠的北方。

早在遷都之前,朱棣便下令開啟了大規模的土木工程。明朝的北京皇城始建於永樂四年,到十八年時才完工,比元朝皇宮建造的時間還長。當時工程的負責人就說:“

建造北京幾二十年,工大費繁,調度甚廣。”可知明朝的北京並非是在元朝的基礎上進行修繕,而是另起爐灶,大興土木,耗費人力,重新修築了一座宮城。

在明末,明朝的十二陵與許多宮殿都被李自成焚燬。滿清入關時,僅有武英殿可供朝賀。直到康熙八年十一月,太和殿、乾清宮才相繼告成。因此,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故宮有許多地方是清朝修復的。

從“幽州”到“京師”:遼朝之後,北京是如何變成中國首都的?

明朝逆勢建都,後期出現“天子守國門”的現象

從天下形勢來看北京成為近古都城的原因

北京城在遼宋夏金之前,只是作為邊關重鎮而存在,它距離帝國的中心尚遠。秦漢時屬於漁陽上谷等郡,是匈奴經常入犯的地方;魏晉時為幽州,隋唐時為范陽,曾是安史之亂的策源地。在五代與遼宋時期,北京又處於兩國勢力的緩衝地帶,是遼國蠻族接觸中原文明的窗口,所以發展得最快。

金兵南下後,天下形勢大變。彼時南宋已退居江南,而金國的版圖北至漠河、南抵秦淮,北京正好位於中心地帶,具備成為都城的條件。而且金人出於侵宋的考慮,也需要一座進可直抵江南,退可返還東北的根據地,所以才定北京為國都。蒙古人消滅金國之後,發現自己面臨著同樣的形勢,如果把都城定在蒙古高原上,那麼離中原和江南都太遠了,既不適合統治漢地,也不方便進一步南侵滅宋。所以,又重新將已經被自己摧毀的北京修建起來,定為國都。

明朝初年,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結構都已經完全向南方傾斜。而且南方有著大量的漢人,反抗最為激烈。故而朱元璋起兵於江南,定都於南京,將蒙古人驅逐了出去。之後,朱棣以藩王的身份起兵北平,奪取了建文帝的皇位。一方面他的根基、人脈都在北平,另一方面為了出擊北元,所以才將都城又從南方遷到北方,形成“

天子守國門”的形勢。當國家強盛之時,明朝可以迅速出擊大漠;但到了後世,定都北京反而製造了許多困擾,國都於正統、嘉靖年間,先後遭遇也先和俺答的威脅。到了崇禎初年,清兵還一度兵臨城下。這是因為明朝的首都定在邊關地區,沒有處於國家中心的緣故。

滿清入關後,天下形勢又為之一變。他們就像金人和蒙古人所面對的環境一樣,本族興起於關外,為了征服關內的漢人,就需要遷都於北京。北京於中原之地就像屋脊一樣,坐於其上便能俯視天下,可以輕易的征服江南以北的大片平原地區。然後再以中原為蹺蹺板,進攻江南。

總的來說,近古以來,金、元、清定都於北京是處於相似的形勢而做出的最佳選擇;明朝面臨的形勢卻不一樣,但它依然要逆勢而為,堅持“天子守國門”,算是形勢決定歷史選擇的一個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