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魯迅寫的“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會成為名句,而不是病句呢?

遊走在機械的線條裡




這是病句嗎?來分析一下:

1、非病句

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

單看這一句,以通常的眼光來看有點囉嗦。但是,當你看完全文就可以理解了它非病句。

2、文章的主題

這篇文章是《秋夜》,文的主題是描寫高怪寒冷的夜裡的棗樹。夜晚光線不好,發現一棵棗樹又發現一棵棗樹,從邏輯上看是合情合理的。棗樹是本文重點,所以文章開頭也由棗樹展開。

3、深層含義

文中的棗樹含義是什麼?一是,一棵棗樹指作者自己;二是另一棵棗樹指和自己有一樣目標的人。所以在魯迅看來,兩棵棗樹是有區別的。

4、時代不同

現代人單看這句確有病句的嫌疑。想象當時的社會,魯迅這篇文是寫給誰看的。當然是看懂他文的人,尤其是和魯迅有同樣思想的人。

所以說,“明白人”都能看懂這句話。他們不僅不會把它看成病句,反而看成妙句。這大概也是它變成名句的原因吧。



作者用《秋夜》當武器,用冷峻峭拔的語言,著力渲染蕭瑟森然、幽遠清寂的秋夜氛圍。在這冷寂深邃的意境中,既蘊藉又強烈地表達了一個既彷徨又執著的孤獨的求索者的心緒。

棗樹的枝杈“死命的”刺向寒冷高怪的鬼魅秋夜,寒月嚇的蒼白,鬼魅的寒夜瑟瑟發抖。


表現了作者與“志同道合的人”的堅定和不畏艱難的滿腔熱血。

在此,深深地感謝這些勇敢的人。因為你們,我們才有美好的生活環境。


紫藤講故事


我是寫代碼的,有一些寫代碼的經驗可以先分享一下。

一般來說,為了實現某種功能,都會有一些通解,例如要求你得出從1加到100的和,並且顯示出來,這時候會有哪些做法呢?一個通解是寫循環,我用偽代碼寫一下:

數字等於1

如果 數字小於等於100

那麼 和等於和加數字

數字加一

輸出和

這是一個會循環一百次的條件判斷,是一個無可挑剔的解法,不僅可以算從1加到100,從1加到10000也是可以算的,任何一個有代碼基礎的人都能寫出來,這是一個通解。

但是,如果用高斯算法,這個問題就有另一種解法

數字等於100

和等於(數字+1)*(數字/2)

輸出 和

沒有循環,只需要做幾次計算便可得出結論,省時省力,我們把這看作為一個妙解

在某些極為特殊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這麼寫

輸出5050

這樣一來,程序都不用做任何計算,都可以直接輸出通常情況下至少需要很多步計算的結果,雖然這樣的寫法會有很多問題,例如如果要求你求從1到1000的和,就完全錯了,而另外兩個卻可以得出正確結果。但是那又怎麼樣呢?在要求的情況下,它是得出了需要的結果的,我們把這種事實上並沒有解決問題,只是某種情況之下的權宜之計,叫做hack

從語言文字的角度來看,沒有語病的句子是通解,頗有文采的句子是妙解,而魯迅的這句話,是hack的句子

有的人可能不太明白,我用程序做比喻所想講的意思,在這裡再解釋一下,寫一句話,不管這句話寫得好不好,都是為了表達一個意思,那麼,只要把意思表達出來了,不管這句話是如何表達的,都可以看作是達到目標了,而在不同的情況下,某種特定的方法,是最好的,卻不一定是理論正確的


貓匆匆


說實話,最不願回答這類的問題。

上學時,拿這幫文學家的幾句話讓你理解,還要理解成老師滿意的理解,最後全班理解得連標點符號都一樣。


之所以不是病句,是因為沒毛病。

1棵棗樹+1顆棗樹=2棵樹

數學上沒毛病,連單位都沒有錯。

一共就兩顆棗樹,一棵是棗樹,那另一顆肯定也是棗樹。

邏輯上也沒毛病。


之所以會成為名句,因為在魯迅的文章裡,這句是我們看了一眼就記住的句子,然後立刻就風靡全班。

那時寫作文要湊夠字數,終於找到法寶了。

寫寵物的就寫“我奶奶養了兩隻狗,一隻是大黃狗,另一隻也是大黃狗!”

寫玩具的就寫“媽媽給我弟弟買了兩個玩具,一個是變形金剛,另一個還是變形金剛!”

從那時起我們班裡的東西都是一對一對的。

老師說我們這些句子重複、囉嗦,我們就拿魯迅的這句話來懟他。好像老師也很頭疼。

直到古龍橫空出世,我們的作文全部改成一行一行的寫。沒有了段落,作文很容易就寫到了下一頁,看起來內容多了不少。


“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

這句話很有畫面感。

一個遠景,我家門前兩顆樹,看不太清是什麼樹。

鏡頭逐漸推進,

第一棵樹,棗樹。

鏡頭慢慢劃過,繼續往前推進。

第二顆樹,近景,還是棗樹。

很有畫面感,這就是我的感覺!


寄暇學宮


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看似重複,甚至一般人認為,這有什麼?分明是囉嗦。分析這句話,不能離開魯迅的人品,思想和文章要表達的主題,更離不開時代背景。

其實,這裡的重複,正體現了魯迅嫻熟,隨意而又手法的高妙風格。

這句話出自魯迅的名作《秋夜》的開篇。《秋天是美好的》。百果飄香,掛滿枝頭,美不勝收。

①魯迅為什麼單單要寫棗樹?喻意是深刻的。百姓有棵棗樹就不錯。棗花雖小,但潔白無瑕,秋天結出果實。棗樹深受作者的衷愛,在於它有極為頑強的生命力,勇敢地與惡劣的生存條件抗爭。棗樹枝幹雖然並不粗壯,但木質堅硬,又有堅利的鋒刺。這一切都是棗樹唯獨具有的優秀品質。棗花在魯迅的目光裡,勝於風花雪夜,更勝於把酒言歡,醉生夢死。


②魯迅是名人,但樸實無華,愛憎分明。在這裡先生是《將自已比做其中的一顆棗樹》。無疑在以平民的身份,冷眼看世界。

③秋天的夜晚卻是寒冷的。《象徵平民的另一顆棗樹》,面臨的氣候一天天要惡劣,寒冷刺骨。秋天過後,還有寒冬風雪冰霜,棗樹的處境將更加嚴酷。意喻百姓生活會更艱難。……

《秋夜》與其說是一篇文章,倒不如說是魯迅先生刺向黑暗社會的一把鋒利的匕首。


匯雁1


我家有兩個孩子,一個是男孩,另外一個也是男孩。這句話有問題嗎?


語言,是人與動物相區分的最為顯著的標誌。人類的語言,傳達的是信息,是情感,是思考,是無數種可能。


記得幾十年前,電話還沒有普及,發電報的費用是按照字數收費的。這個時候我們要用最簡短的詞彙來傳達信息。但是,乾巴巴的文字裡面,可能會缺少很多的信息,比如溫情,比如關心,比如焦慮,比如憂愁。


寫作,不是拍電報。好的作品,讀者讀了會有共鳴。傳達到位的信息,才是好的信息,而不是簡短的信息,才是好的信息。我們現在總是在討論語法問題,但是,我們兒時牙牙學語,並沒有人教我們語法,我們一樣會把話說得很好。語言是為人類服務的,而不是相反。


回到魯迅的作品。那句“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讀起來是不是有種感覺:讓你的心靜了下來,節奏慢了下來呢?是不是讓你的情緒調節到作者所希望的那種狀態了呢?



蘇雷讀書


“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會成為名句,而不是病句呢?

不是病句,也不是因為中學老師教的那樣“此句運用了反覆的修辭手法,指出了讚頌的對象,使讀者有一個突出而強烈的印象”而成為名句。

其實這句話不應該這樣直接的那出來,應該把後面的五個句子連起來:

“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這上面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沒有見過這奇怪而高的天空。他彷彿要離開人間而去,史人們仰面不在看見。”魯迅寫棗樹,只是為引出真正的“主角”——秋夜的天空。這看起來“奇怪而冗餘”的一句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其為讀者安頓一種緩慢的觀察情境,以便讓人細細的體會這奇怪秋夜的天空。


閒者文化


每個人的欣賞境界不同,欣賞的方式也會不同,有些人總會掉入一種謬境,就好比欣賞一幅字畫,總是糾結於哪一個字漂亮,哪一個筆畫寫的美,哪一個字寫錯了等等。

其實,欣賞一幅字畫,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她掛起來,或者拿起來,整體的看,有藝術感,給人以美感,足以。

這就像欣賞魯迅先生的《秋夜》一樣,同樣是漢人,寫漢字,世上卻在沒有了第二個魯迅,能寫出如此的寂寥,荒蕪,孤獨,無助!這樣灰濛濛的語調與描述,勾勒了一個灰濛濛的畫面,如黑白色沒有任何生氣的一一幅舊畫,如陳舊殘垣裡,雪後殘雪裡,冰冷的月光下一具冰冷的屍體,深深的映出一種蒼涼與悲哀,映照這塵世的蒼涼與悲哀。

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沒有見過這樣奇怪而高的天空。他彷彿要離開人間而去,使人們仰面不再看見。然而現在卻非常之藍,閃閃地䀹著幾十個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現出微笑,似乎自以為大有深意,而將繁霜灑在我的園裡的野花草上......

隻言片語,意境非凡!

這,就是文字的魅力,這就是大師的風範!


相思寺


寫文章,不同人有不同的目的,不同人也有不同的寫法。

目的不同,寫法自然也會有所不同。為別人寫的,或闡述,或論證,行文中總要邏輯嚴謹,為要表達清楚,從而讓讀者讀的明白。也有為自己寫的,你心裡淤積著各樣的情愫,你腦海中飄著各樣的思緒。於是你拿起筆,要把它們理清楚,擇乾淨。

很明顯,《秋夜》屬於後者。

“牆外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還有一棵也是棗樹。”

意識怎樣的流淌,筆下就有怎樣的文章。

文章之美,文章之出人意料,文章之讓人感同身受,關鍵就在於此。

所以讀這類文章,不要進入到作者的思維邏輯當中,只要循著作者的筆蹤,去感受作者的感覺就好了。與他同喜、同輩、同怒、同喟嘆。

也建議大家寫文章的時候,也能夠跳出功利,跳出邏輯,像是拈花那樣拈著自己的感覺,為自己而寫,充分享受寫作的樂趣吧。


信息扭曲力場


“你是養牛的,那我問你一下,你平時都給牛喂什麼呢?”

“你是問黑牛還是白牛?”

“黑牛!”

“玉米和小麥。”

“那白牛呢?”

“玉米和小麥。”

“……”

“那一天都喂多少?”

“你是問黑牛還是白牛?”

“黑牛!”

“五斤。”

“那白牛呢?”

“五斤。”

(−_−#)

“老鄉,有一個問題。我可能沒太搞清楚,就是說,同樣的問題,你為什麼總要我問你兩遍呢?”

“因為黑牛是我的。”

“那白牛呢?”

“也是我的。”

(╯‵□′)╯︵┻━┻


小宇菌OvO


這句話歷經幾十年這句話引起的討論依然不休,足以證明魯迅的魅力。很多人說它是病句,是因為明明說“我家門前有兩棵棗樹”即可,不必這麼繁冗複雜。


一、文學性語言與科學性語言的區別

其實這正是文學。學過文學理論的一定會知道有“科學性語言”和“文學性語言”的區別,“科學性語言”要求的是精確、簡練,“文學性語言”反之,它要求“陌生化”,要求文字的韻律感和音樂美。說“一株是棗樹,另一株也是棗樹”這是文學性語言,說“兩株棗樹”則是科學性語言。

文學性語言因此有時候會無法解釋,也不能用常理來理解,就更要弄懂文章背後的深意。

二、《秋夜》的文章背景

魯迅先生當時作這篇文章的時候,是1924年9月的北京,那個時期的北京不像現在這樣輝煌,那個時候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主義兩者相互勾結統治著中國,在這種壓迫之下,革命的火苗越來越小,社會崩潰幾乎就是時間問題。革命人士相繼退出。這個時候魯迅並沒有退縮,拿起手中的筆桿子寫了《秋夜》,正如上文說到的一樣,魯迅先生用隱喻手法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來呼喚革命人士的爆發。

這“兩棵棗樹”,正如革命人士本身一樣,他們既是一個整體,又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有著共同的意義。放在現在這種社會背景下,這句話當然是病句,但是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和作者內心的感受,就會明顯發現其中有著別樣的寓意。魯迅先生用“兩棵棗樹的目的,就是要讓社會革命人士爆發,不要再一味地後退逃脫,當一個人被逼到懸崖邊的時候,就該反手給社會一巴掌。

三、寫作手法:鏡頭感

魯迅寫這兩棵棗樹用的是一種鏡頭感,就是文章語句是順著作者的眼睛進行轉移的,也就是今天我們常說的“鏡頭感”,轉換鏡頭,看到後院有兩棵樹,拉近其中一棵樹看,原來是一棵棗樹,又轉換視野看另一棵樹,也是一棵棗樹,這樣鏡頭轉換感就呈現出來,如果直接說“我的後院有兩棵棗樹”,那麼這種緩緩的鏡頭體驗感就會完全喪失,就像我們拍照片要聚焦一樣,直接把整個畫面給聚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