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縣這個村曾有過兩位名人,你都知道嗎?

嵩縣這個村曾有過兩位名人,你都知道嗎?

嵩縣這個村曾有過兩位名人,你都知道嗎?

嵩縣田湖鎮程村因兩程故里而聞名。這是宋代理學家程顥、程頤兩兄弟著述和講學的地方,距洛陽市區約70公里。村東有“兩程故里”石坊,始建於明英宗時;村中有兩程祠,古碑林立,古樹參天,是歷代紀念兩位先賢的地方。

兩位曠世大儒 創建宋代洛學

嵩县这个村曾有过两位名人,你都知道吗?

細想一下,程顥、程頤兩兄弟若能活到今天,都已近1000歲了。人當然不可能活這麼大年紀,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時隔近千年,還能被歷史牢牢地記住,被後人時時提起,足可證明兩程的人生具有非凡的意義。

嵩县这个村曾有过两位名人,你都知道吗?

事實上,兩程雖然生前已頗有名氣,但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仕途並不順利。也正因為屢遭貶官,兩人才得以長期在洛陽講學授徒,著書立說,並開創當時人稱“伊洛之學”的洛學。

嵩县这个村曾有过两位名人,你都知道吗?

史載程顥、程頤兩兄弟相差一歲,分別出生於公元1032年和公元1033年。他們師從北宋哲學家、理學開山鼻祖周敦頤,認為萬物由道而生,君主要治理好國家,必須“行以順道”,被稱為伊洛學派。

嵩县这个村曾有过两位名人,你都知道吗?

兩兄弟中,“大程”程顥又稱明道先生。他天資聰穎,幼年熟讀儒家經典,10歲即能寫詩作賦,24歲便考中進士。這樣的人,卻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不得宋神宗重用,在洛陽講學10餘年後,公元1085年,一代大儒程顥因病在洛陽家中去世。

嵩县这个村曾有过两位名人,你都知道吗?

“小程”程頤又稱伊川先生,其命運比兄長也好不了多少。他“幼有高識,非禮不動”,18歲時便因一篇《顏子所好何學論》而一舉成名,從而年紀輕輕就“四方之士,從遊者日眾”,為他日後成為洛學首領打下了基礎。

因為程頤的學問高、名氣大,在程顥去世後的第二年(公元1086年),他被任命為“崇政殿說書”,當上了宋哲宗趙煦的老師。應該說,這個職位很重要,也夠風光,但他只幹了兩年時間,就因對朝政“議論褒貶,無所顧避”而引起權臣不滿,不得不於公元1088年離開京師汴梁,回到洛陽管理太學分校。

嵩县这个村曾有过两位名人,你都知道吗?

因堅定地反對王安石新法,之後的近20年中,苦難開始頻繁“光顧”程頤。他先是被削職,後又被流放,71歲時還被參著書誹謗朝政。於是,宋徽宗令人審查他的著作,驅散他的學生。古稀之年的程頤只得“遷居龍門之南”,避禍程村,晚景淒涼。公元1107年,他病逝於家中,門生故舊都不敢前來送葬。

嵩县这个村曾有过两位名人,你都知道吗?

好在,這兩位曠世大儒生前雖不得志,歷史卻沒有因此而掩蓋他們的光芒。

先賢遺蹤猶在 兩程故里揚名

程頤去世之後不久,兩程便被“平反昭雪”了,多次受到朝廷追封。公元1455年,明代宗詔封程村為“兩程故里”,並敕建坐北面南五進大院的兩程祠。公元1462年,明英宗又在村東官道敕建“兩程故里”石坊,上有“聖旨”二字,明清時期官員從此經過,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規定。

嵩县这个村曾有过两位名人,你都知道吗?

如今的“兩程故里”石坊仍矗立在程村東約一公里處,雖然看上去古色古香,卻是後來重建的。石坊南北各刻對聯,北邊是“解經遺蹤猶有在,過化尊神澤未滅”,南邊是“定性識仁統物我,存誠主敬一天人”。兩程思想各有側重,程顥著有《定性書》《識仁篇》等,程頤有《易傳》《顏子所好何學論》傳世,這兩副對聯也是對他們人生成就的總結。

嵩县这个村曾有过两位名人,你都知道吗?

當初的兩程祠是五進大院,現在留存下來的有欞星門、誠敬門、道學堂三進院落,後面的著書樓、啟賢堂等尚未修復。欞星門為正大門,雕樑畫棟,莊重威嚴;誠敬門為第二進,古碑林立,古柏參天;道學堂是祭祀兩程的正殿,內有兩程塑像,上懸宋理宗敕封的“理學亢宗”匾額和清康熙欽賜的“學達性天”匾額,兩邊還有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書寫的“伊洛淵源”和“希蹤顏孟”兩塊匾額。

嵩县这个村曾有过两位名人,你都知道吗?

文章由5A嵩縣綜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