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柔性引才”首聘十院士任科學顧問:避免成為空架子

9月7日,江蘇省無錫市政府在全市召開的科技創新與人才大會上,宣佈聘請10位院士擔任無錫市的科學顧問,聘期三年。

無錫官方稱,這是無錫市首次聘請科學顧問,表明這座位於長三角灣區地理中心的城市希望通過“柔性引才”加碼創新的決心。

無錫市科技局局長孫海東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介紹,這10位院士與無錫企業都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在無錫重點發展的電子信息、智能製造、半導體、新材料、物聯網等領域享有權威,其中5位院士長期在無錫生活工作。

“聘請科學顧問,一是希望可以為無錫重要科技基礎設施、重大研發平臺和公共決策等方面起到智庫的作用,二是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為企業作技術顧問。”孫海東說。

這10位院士分別是:

陳左寧,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超算領域專家,曾參與領導世界最快超級計算機之一——“神威·太湖之光”的研發工作。

吳有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船重工集團第702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

許居衍,中國工程院院士,微電子技術專家,長期從事半導體工程科技開發工作;

王廣厚,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和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王會軍,中國科學院院士、挪威技術科學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氣象學部主任、氣候與氣象災害協同創新中心主任;

丁漢,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華中科技大學無錫研究院院長;

徐芑南,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船重工集團第702研究所研究員、“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總設計師;

劉文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機所首席科學家、原所長;

潘復生,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陳堅,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聘任儀式上,10位院士受邀坐在主席臺第一排座位——按照大多數的情況,地方黨政領導通常坐在首排。“這是無錫市委市政府的專門安排,體現了我們對人才的尊重和科技創新的渴求。”孫海東表示。

無錫市首次聘請科學顧問,代表著中國最具智慧的一批大腦加入,究竟會給這座矢志創新、但本地缺乏知名高校和人才資源的城市帶來多大程度上的改變,尚有待觀察。不過,無錫市委市政府已初步想到了如何不令“顧問”流於形式。

“外界可能會懷疑,這是否是一個長效機制?”孫海東坦言,他也理解這種擔心,但他更持樂觀態度。原因有兩點,一是“這些院士本就與無錫當地企業合作緊密,許多院士的成果轉化就是放在無錫的企業”。孫海東介紹,無錫的“院士工作站”已達到151家,位列江蘇全省之首。

其次,政府會建立專門的機制,比如通過舉辦一些重要活動,如人才交流洽談會、科研成果洽談會、物博會,以及定期開展交流活動等,為院士、企業與政府之間溝通、發佈最新思考和成果搭建平臺。

此次受聘的潘復生院士就表達了相似的看法,他認為平臺和機制正是關鍵所在。

“如何避免科學顧問成為一個空架子,切實發揮作用,這確實是一個很難的問題。”潘復生院士對包括澎湃新聞在內的媒體表示,“領導需要真正重視起來,首先是要有一個平臺,有了平臺之後怎麼操作,那就需要有良好的機制。”

此外,政府顧問應當有針對性,“不能面面都顧”,而是在擅長領域當顧問,揚長避短。

“更為重要的是,如何用顧問連接其背後的資源?”潘復生說,顧問往往不只是一個人的想法,而是一個團隊的思考與建議,“如果顧問做的更實,不僅帶來院士工作站,還可能帶來產業化項目,助推地方產業轉型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