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過大青衣

最美不過大青衣


最美不過大青衣



青衣也叫正旦,是京劇中唱腔最美,扮相也最美的,多扮演端莊正派的青、中年女子,如大家閨秀、賢妻良母或是貞節烈女等。


最愛程派的《鎖麟囊》,程硯秋大師根據自己的嗓音特點,創造出一種幽咽婉轉、起伏跌宕、似斷還續、節奏多變的程派唱腔,一生創作的劇目中,多以悲劇為主,唯《鎖麟囊》以大團圓結局。講的是富家女薛湘靈與貧家女趙守貞出閣日同在春秋亭避雨,貧富相遇,守貞觸景生情痛苦嚎啕,薛湘靈心生憐憫,將裝滿珠寶的鎖麟囊相贈。數年後,湘靈家遭大水,萬貫家財付之東流,為生計無奈到一盧員外家做老媽子,卻意外發現了當年自己贈與別人的鎖麟囊,才知盧夫人就是當年的趙守貞,盧家幫她找回了大水中失散的親人,盧夫人又與湘靈結為姐妹,共享榮華的故事。這是一個溫暖的故事,行善積德、善有善報,青衣,以她獨特的魅力將故事演繹的栩栩如生。春秋亭,兩頂花轎因雨而至,一頂極盡奢華,陪嫁物品無數,另一頂卻是“短花簾、舊花幔,參差流蘇殘破不全”。這時候的薛湘靈家財萬貫,千金小姐,當得知趙守貞的境遇後無半分驕奢與冷漠,《春秋亭》一折且不說青衣扮相之俊美,單說唱腔,“二六”和“流水”唱段充分展示了薛湘靈的善良、大氣、富同情心,尤其是那句“憐貧濟困是人道,哪有個袖手旁觀在壁上瞧”,與小丫環梅香的“咱們避咱們的雨,她們避她們的雨,雨過天晴各自散去”的自私形成鮮明的對比,終以鎖麟囊相贈。及至水災落難流落到盧家當老媽子,陪公子玩耍、朱樓尋球以及大團圓時,青衣或唱或舞、眉目傳神、水袖翻飛,一段《一霎時將前情俱以昧盡》悟盡人生禍福無常,一段找球演員在唱唸舞的同時充分運用水袖的“甩、挑、拋、翻”等多種技巧展示人物心理,真可謂“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盡顯演員功力,令觀眾大飽眼耳之福。

當虞姬頭戴如意冠,披黃色繡花斗篷,腰佩鴛鴦劍,婀娜多姿走向舞臺,雙眉微蹙,面帶愁容,似乎把人們帶到了金戈鐵馬的楚漢戰爭之中,梅蘭芳先生不愧為大師,從聲腔到裝扮再到人物內心,都設計的恰到好處。首先是一段婉轉的“南梆子--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 ”深刻表達了虞姬對項王的愛戀、崇敬又有深深的無奈,楚漢之爭成敗已定,英雄末路,縱然項王曾經意氣風發、勝戰無數,甚至較漢王有百倍兵力,如今卻四面楚歌,迴天無力,只能空感慨“虞兮虞兮奈若何?”為最後一次解君王之憂,虞姬也只有“勸君王飲酒聽虞歌,解君憂悶舞婆娑”持劍亦歌亦舞,似舞劍又似傾訴,青衣一個圓場、一個轉身、一個亮相,都美得讓人感嘆,和著《夜深沉》的鑼鼓聲、京胡聲,時而如千軍萬馬慷慨激昂,時而又如歌如泣蕩氣迴腸,這既是為君解憂又是與君王做最後訣別,從始至終融合劇中人物的情感, 使虞姬感情的發洩與劇情發展緊密地連結在一起, 直到最後悲壯自刎,達到全戲的高潮,悲壯與豪邁的躍然眼前。虞姬有雙重身份,她即是霸王的謀臣,又是愛妃, “面羽則喜,背羽則悲”,一個是絕世紅顏,一個是蓋世梟雄,雙雙在楚漢爭霸的歷史舞臺上共同謝幕。

提起楊家將的女性人物,大概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百歲出徵的佘太君和五十三歲掛帥的穆桂英,也是不少京劇作品的主要人物,如《楊門女將》《穆桂英掛帥》《四郎探母》等,張派卻有一齣戲專門突出的柴郡主這個人物,就是《狀元媒》,戲中的柴郡主尚未婚配、情竇初開,英姿颯爽、巾幗英雄,為保大宋江山在戰場英勇殺敵,卻寡不敵眾被敵所擒。命運安排,小將軍楊延昭及時出現救下了郡主,兩人一見鍾情,郡主贈珍珠衫定終身,終成美眷。張派創始人張君秋先生作為“四小名旦”之一,嗓音“嬌、媚、脆、水”, 將梅派的華麗、尚派的剛勁、程派的婉約、荀派的活潑很好的融合在自己的表演藝術風格之中,適合表現多種人物。《狀元媒》中的柴郡主文武雙全,既是馳騁沙場的女將軍,又是柔情似水的俏佳人。“自那日與六郎陣前相見”唱段,柴郡主頭戴鳳冠,上身著紅緞繡花衣,小立領雲肩,下身三層彩色飄帶綴彩色絲穗,配上雪白的水袖翩翩而動,美得讓人目不暇接,張派青衣唱腔婉轉悠揚,把一個芳心萌動、柔腸百轉、期待美好姻緣的少女刻畫的靈動傳神,觀眾入迷,難免情不自禁陶醉其中,或微閉眼睛輕輕搖頭或打著節拍指尖輕叩身邊的桌椅,如痴如醉……

有京劇才有青衣,青衣之美源於數輩京劇人的心血,源於演員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手眼身法步、唱唸做打舞”,無一不飽含京劇人的心血與汗水,真心希望越來越多的人熱愛和喜歡我們的國粹,世世代代傳承和發揚下去,祝願“Beijing opera”在舞臺上永遠綻放著流光溢彩。


作者介紹:墨竹幽香,70後雙魚女一枚,銀行員工,愛旅遊、愛幻想、充滿正義,富有同情心,從小不乖叛逆,至今本性難移,希望人間大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