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飛宇《青衣》:造成幾代青衣的悲劇責任誰來負

寫戲曲的小說不多,最出名的是《霸王別姬》,還是香港作家寫的。內地裡專門寫有關戲曲的作品不多,大概畢飛宇的《青衣》算的上頭一個。作為一個男作家其實他的幽怨倒是真的不比寫《霸王別姬》的李碧華少,《青衣》的幽怨不會像《霸王別姬》那樣奇幻那樣曲折,本來在情節上來說,《霸王別姬》的情節就非常曲折,而且離我們的的生活比較遠。從時間上看也是帶著一種歷史的味道,但是《青衣》不一樣,這是一個現代的故事,發生的時間離我們也不遙遠,帶著一種親切而世俗的感覺。

畢飛宇《青衣》:造成幾代青衣的悲劇責任誰來負

筆者現在越來越來迷戀畢飛宇、池莉、方方、王朔、畢淑敏的的小說,以前上中學的時候、甚至上大學的時候覺得他們的小說怎麼能比得上那些古典文學界曹雪芹、吳敬梓這樣大師的作品,這些大師的作品有種我們沒有進入過的世界的感覺,但是當代的作家的作品寫的好像都是我們正在發生的世界的故事,並沒有什麼新奇感,甚至有些過於真實了。等了畢業兩三年了,筆者才真正的發現一種奇妙的變化:他們寫的作品就是因為真實而富有都市氣息所以越來越讓我感到親切,裡面的主人公沒有一個人有著極其豐富的經歷,有著極其曲折的生活軌跡,每個人都是比較平凡的人。恰恰就是這樣的小說讀起來真的讓人感受到,原來我們的生活也可以寫成小說。我們這平庸而無趣的生活也帶著一種戲劇性的味道,這是筆者從未有過的感受,下面筆者就大家一起來領略這個不帶奇情、奇遇有些平淡的關於戲曲的故事《青衣》。這樣的故事也許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青衣》與畢飛宇

《青衣》是畢飛宇的一部中篇小說作品。這部小說講述了一個叫筱燕秋的女人的故事。筱燕秋是扮演嫦娥的青衣,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和生活瑣碎的折磨,舞臺上光彩照人的青衣筱燕秋成為一種女性形象的隱喻——包容了世間所有女子的命運,是千百年來女性生存的縮影。筱燕秋一邊是古人“嫦娥”,一邊是一個“現代女性”,這樣的環境導致她們進退失據、無所適從的生存困境和她們困獸猶鬥、尋求自贖之路到底又在哪裡呢?

畢飛宇,《哺乳期的女人》獲首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玉米》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代表作品有《青衣》、《平原》、《慌亂的指頭》、《推拿》等。2011年8月,長篇小說《推拿》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畢飛宇《青衣》:造成幾代青衣的悲劇責任誰來負

我們從上文的《青衣》的介紹可以看出《青衣》的主人公過著平凡而瑣碎的生活,但是她成為了一種女性形象的隱喻,這樣的形象包含了所有世間女人的命運,是她們生存的縮影。那麼造成“青衣們”的這樣悲劇到底責任該由誰來負責呢?這就是筆者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

造成幾代青衣的悲劇責任誰來負?

青衣是中國戲曲中旦行的一種,北方劇種稱青衣,南方劇種多稱正旦。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一般都是端莊、嚴肅、正派的人物,大多數是賢妻良母。我們知道的最著名的青衣要數《蘇三起解》中的蘇三了。

1年齡之罪

青衣年齡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沒有老年,老年就變成老旦了。所以就意味著這個行當對於年齡有著非常苛刻的要求,所以年紀大了就成了老旦了,再也不能唱青衣了。這就是所謂的殘酷,對於女人的殘酷。我們看到的筱燕秋在臺上無比風光,但是她也躲不過這個最大的敵人。《青衣》寫了三個或是說三代女青衣的故事:李雪芬、筱燕秋、春來的故事,她們按照順序是師徒的關係。年齡到了李雪芬很看中筱燕秋,自動退場然後將A角讓了出來,因為李雪芬知道年齡這個東西她是抵抗不住的。可是筱燕秋詩是個非常不服氣的女青衣,她一直盼望著接著演主角,演A角,即使有了徒弟也沒有很好地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她已經40了還要去爭A角,直到有一天春來告訴她不想再學戲了,她收到了電視臺主持人工作的聘書後,筱燕秋為了留住春來才甘心將A角讓出去,最終成就了春來。雖然剛開始的時候,她看似平和了,一直指導著春來,但是後來她發現春來和那個不知廉恥的老闆搞在一起的時候,她憤怒了。她認為真正的青衣還是她,春來不配。可是,她經歷了流產等等身體上的不適,加之春來因為年輕、功底不錯大受歡迎。最後,“筱燕秋穿著一身薄薄的戲裝走進了風雪。她來到劇場的大門口,站在了路燈的下面。筱燕秋看了大雪中的馬路一眼,自己給自己數起了板眼,同時舞動起手中的竹笛。她開始了唱,她唱的依舊是二黃慢板轉原板轉流水轉高腔。”

畢飛宇《青衣》:造成幾代青衣的悲劇責任誰來負

此時,禮堂外大家都在觀看春來的演出,裡面爆發了熱烈的掌聲,剛剛流產的筱燕秋下身又裡流出來了血。

2女性虛榮之罪

這個世界上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想要當“角”。都想要成為萬眾矚目的一個,這三代青衣都有這樣的願望。好比李雪芬當年也是如此,但是她更理智一些,因為她覺得時候到了,歲月不饒人,春來因為自己的師傅遲遲不讓自己挑大樑而萌生退意,她認為她的年輕她可以從電視臺或者另一個地方謀求出路。而筱燕秋對於青衣的執著,對於A角的執著近乎一種變態。

畢飛宇《青衣》:造成幾代青衣的悲劇責任誰來負

《奔月》早年間成就了筱燕秋。名利卻讓這位剛剛紅起來的青衣感受到一種全所未有的痛快與與放縱。年輕氣盛的筱燕秋的心理開始自大起來,對於老師李雪芬在舞臺上用一種高亢的聲調來演繹青衣表示不滿。她認為青衣必須是那種聲調哀婉而小心翼翼的唱法。就在她剛剛紅的時候,傲慢地她和教師頂撞,終至於用開水燙傷了老師惹了眾怒。筱燕秋的舞臺上的青衣生涯告一段落,她被調去教書了。可以說,筱燕秋那時候的成功就是曇花一席,是她自己葬送了自己的演藝生涯,誰讓她過於自大而不尊師重道呢。如今,她四十歲了還想登臺演繹青衣,接受別人的掌聲與歡呼。她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筱燕秋不惜一切代價,大包小包地吃減肥藥,甚至自己懷孕不自知,流產了也要強忍著登臺。這樣的她為了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不惜一切付出著。當年的她因為拿開水燙老師,收穫著全團人員的嫌棄,如今她想站在舞臺中間再次證明自己才是曾經的“大青衣”。

畢飛宇《青衣》:造成幾代青衣的悲劇責任誰來負


3藝術之罪與金錢之罪

筆者曾經有個大膽的想法,任何事物都是有原罪的。藝術的原罪就是“和現實與金錢不能完美的結合”。所以藝術有時候要向資本妥協,向現實妥協。藝術是歡愉的,同時也極其悲哀。筱燕秋的劇團已經維持不下去了,所以需要有人來贊助。所以象徵著這篇小說中“資本的化身”的老闆就出現了。筱燕秋為了讓老闆可以贊助她出演《奔月》,不惜用身體和老闆交易。出賣了丈夫也同時愧對著女兒,可以說筱燕秋為了成功再次出演嫦娥付出了極大惡代價。根本的願意就是藝術不能完全脫離金錢。

畢飛宇《青衣》:造成幾代青衣的悲劇責任誰來負

那位老闆也並不是因為喜歡藝術而投資的,也只是想靠著這個來傳播個名聲,還有就是得到了筱燕秋的身體,讓她服侍了他。筱燕秋儘管回來洗了很多遍的澡也不能抹去身體的骯髒,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老闆投資了之後,他又把目光指向了春來,春來也為了有個長久的金錢的保障和老闆勾搭在一起了。可以說,筱燕秋一切努力最終自己沒有登臺,反而春來卻失去了那顆追求藝術的心靈而自甘墮落。是啊!藝術在金錢面前從來都要低頭,哪又有什麼辦法,世界即是如此。藝術再崇高如何是好,轉化不成經濟利益便難以為繼,藝術的發展若是全面妥協商業便會不堪,可是不妥協也不行,這個平衡點到底在何處?筱燕秋、春來懷著不同的態度對待金錢和藝術,筱燕秋想追求藝術的夢終究還是碎了。所有人都看到了春來在舞臺上大放異彩,卻不知道真正熱愛青衣這麼藝術的筱燕秋在冰冷的雪夜的街上一個人起舞,身邊只有一個觀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