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國土資源廳以前任廳長“提籃子”問題為鑑開展警示教育

9月10日,一則新聞的發佈引發了不小關注:湖南省委、省政府發佈《關於禁止利用領導幹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提籃子”謀取私利的規定》,明確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利用領導幹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實施“提籃子”行為。“提籃子”在湖南方言中,指領導幹部利用職權或職務上的影響,在一些領域充當中介,居中斡旋為他人獲取利益的行為。

幾乎在規定發佈的同時,一場嚴肅的警示教育會在省國土資源廳召開。會議以案為鏡,全面剖析廳原黨組書記、廳長陳三新案件。陳三新的落馬,很大程度源於其熱衷於“提籃子”,幫人承攬工程。

“還在給老闆站臺打招呼、為親朋好友‘提籃子’嗎?”出席會議的省紀委常委、省監委委員王前良的連番提問振聾發聵。結合新出臺的“禁令”,一場覆蓋全省國土系統的整治拉開大幕。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在通報陳三新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時,省紀委監委第八紀檢監察室負責人介紹,陳三新利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通過直接給下屬打招呼等方式,為親屬“提籃子”承攬工程,為他人在承攬礦業權評估業務、辦理探礦權證、申辦相關資質等方面提供幫助,單獨或夥同他人收受鉅額財物,涉嫌受賄犯罪。

在會議現場,參會的黨員領導幹部注意到一個細節,陳三新在“提籃子”時,有所謂的“原則”與“高招”:認為靠得住、不會出賣自己的人送的錢物,自己才收;把收受的錢財存入他人賬戶代管;收受他人所送車輛並登記在他人名下……

一名幹部在會後說:“‘提籃子’看起來巧妙,代管財產看起來隱秘,只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任何違紀違法行為,在黨紀國法面前,都將無處隱藏。”

對案情抽絲剝繭,不是為了看熱鬧,是為了築牢防線。“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一名廳領導表示,以陳三新案為教訓,自己更能深刻體會到“廉潔是福,腐敗是禍”的人生哲理。

“寧願聽罵聲,不想聽哭聲”

把陳三新從一名普通的地質勘查隊技術員,培養為一名正廳級領導幹部,組織付出了極大心血。陳三新跌入深淵,組織、個人、家庭都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以案明紀,就是要讓國土系統的黨員領導幹部明白一個道理:唯有及時糾錯、警鐘長鳴,才能亡羊補牢。

“寧願聽罵聲,不想聽哭聲。”省紀委監委駐省國土資源廳紀檢監察組組長唐新民說,今後我們一定要抓好監督執紀問責,持續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嚴肅查處與中介服務機構搞利益輸送,在土地徵收中弄虛作假、貪汙挪用等問題。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王一鷗坦言,不僅要確保全系統2.9萬名幹部職工受教育,更要做到讓“關鍵少數”吃良藥。王一鷗說:“全系統要迅速傳達會議精神,立即開展全面從嚴治黨專題教育活動,按照抓思想從嚴、抓管黨從嚴、抓執紀從嚴、抓治吏從嚴、抓作風從嚴和抓反腐從嚴的‘六個從嚴’標準,進行全面部署。”

警鐘接連敲響,傳遞強烈信號

9月6日,全省環保系統警示教育視頻會議召開,通報省環保廳原黨組成員、副廳長謝立案。

2個工作日後,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再到省國土資源廳,結合陳三新案開展警示教育。

警鐘接連敲響,用意不言自明:省委、省紀委監委反腐敗決心堅定、態度鮮明,釋放出反腐敗鬥爭必須堅定不移抓下去、不會變風轉向的強烈信號。

“環保系統謝立案、國土系統陳三新案,都是委機關近期辦結的要案。”出席警示教育會的省紀委副秘書長彭宏偉表示,省紀委監委在提高辦案質量的同時,更注重考慮如何實現案件辦理的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紀效果的統一。

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赴各單位開展警示教育會,看似“一樣的配方”,卻是“不一樣的味道”。以陳三新案為例,省紀委監委要求,在其先後工作過的三家單位都要開警示教育會,黨員領導幹部要把工作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自己擺進去,對照檢查,堅決整改到位。

王前良說,“亡羊補牢”要補好思想之“牢”、制度之“牢”、責任之“牢”,一把手要切實擔當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班子成員要落實“一崗雙責”。一把手對班子成員等黨員幹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親自談話提醒,定期分析研判政治生態,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省紀委監委要求各派駐紀檢監察組要充分發揮派駐機構的“探頭”作用,省紀委監委機關負責日常聯繫的監督檢查室要進一步加強日常監督,打造與派駐機構同向發力的監督網絡,形成“1+1>2”的監督合力。(記者 龍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